
图一:一位网友让我拍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
应该是在外工作或打工的一位卜寨村网友。
耽误了多天,今天傍晚,终于抽出了时间。
虽然天气阴沉,图片效果会受影响,但还是去了。
看到这个牌子,这位网友应该是绝对知道的。
我还要给这位网友说一下:今天,我给你讲讲恁村的故事。
恁祖上是山东人,四百多年前由山东移民到了河南。

图二:这是今年2月16日,去南坞乡屯沟村看戏途径卜寨村时所拍。
一个是冬末春初,一个是夏末秋初,可以比较着看看。

图三:这个大池塘,地处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西南角。
拍摄于2011年2月16日。

图四:因为这次天色较暗,图片效果不好,就把以前拍的图片贴出了三张。
这是第三张,拍摄于2011年2月16日,地点在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西北角。

图五:这是2010年11月30日拍的,站的位置是南坞乡政府办公楼楼顶。
镜头拉近后,可以看到卜寨村的房子。

图六:不拉近镜头,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就有点儿模糊了。
卜寨村与南坞村,相距也就二百米。

图七:这是今天傍晚为那位忘了网名的卜寨村网友拍的第一张图。
鄢陵县南坞乡南坞村西头儿的第一个路口,往北走的这条小路,通往卜寨村,人称卜寨路口儿。

图八:卜寨路口儿,就在图中一排白楼的右前方。
我就是站在这一排白楼右侧靠前一点儿的位置拍的上一张图片。

图九:往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走的路上,拍着卜寨村的玉米田,说说卜寨村的历史。
据《鄢陵县地名志》载:卜寨村是“明末,卜姓自山东省巨野县西河子村迁至微山县(欢城镇)卜寨村,清初迁此,村取原名卜寨,今卜姓仍多。”
非常荣幸,我找到了这次山东卜寨村移民的两位卜氏两位先祖。
明朝万历年间,卜氏五十九世卜文忠、卜文节有山东省巨野县西河子村迁居微山县欢城镇卜寨村(《鄢陵县地名志》载为微山县,而我看到《鄢陵县卜寨村卜氏族谱》初稿显示,此次卜氏先祖迁移至山东曲阜,不知哪个准确。有待考证)。后来,卜文节老先生带着家眷来到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而他的兄弟卜文忠老先生则带着家小迁到了鄢陵县马坊乡卜岗村。
今天,鄢陵卜氏后裔分布于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马坊乡卜岗村、陶城乡谷庄村、马坊乡彪岗村。
据山东省微山县卜寨村《卜氏家谱》、嘉庆十九年《卜氏重修庙碑》记载,山东卜氏后裔系“孔子高足卜商公世孙”。也就是说,很那鄢陵县卜氏的老祖宗,是孔先生的优秀学生卜商。

图十:正往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走着,碰见了这两个小姑娘。
我认识,左侧的,是南坞村的小姑娘。
右侧的,是卜寨村的小姑娘。
查查《鄢陵县卜寨村家谱》,这个小姑娘应该叫卜圆沛,为卜氏七十五世。
——这位要求我拍卜寨村的网友也可以给我说说你的姓名,我给你查查你是七十几世。

图十一:进村,路口路西第一家门口儿,俩老头儿正“摆方”。
“摆方”是一种农村常见游戏,一般画横竖五格正方形,双方各执一色棋子(路旁树枝、土块儿、树叶、草叶、树皮等杂物均可为棋子)开战。
有点儿简易围棋的意思。

图十二:不卜寨村路东的一条路小路。

图十三:往里走,是这种现在盖房都少不了的模式儿:堂屋两层四间楼房,两间西屋或东屋平房连着门楼。
没有楼房,原则是,没法结婚。

图十四:路西这一家,直接盖成了五间。
虽然在农村,这所房子盖下来,也得花个十来万。

图十五:这种老式门楼儿,看着也怪美。

图十六:昨天,刚下过大雨,街道上还有积水。
路旁的,是“麦秸垛”。
若是烧地锅,离不了这个引火。
印象里,小时候,麦秸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烙馍时的燃料。
夏天,在农家小院儿,母亲和面烙馍,我负责烧鏊子。
烧鏊子也是个技术活儿,火大了烙馍会干、出现黑斑,火小了,烙馍不起——翻烙馍,正常情况下,应该翻三次身,就熟了,翻多了,质量就不好了。
看见麦秸垛,忍不住就想起了小时候紧张地在母亲身旁烙馍的样子。

图十七:虽不是楼房,但房子、院墙建得非常整齐。

图十八:这小家伙儿本在正站在门口儿断碗吃饭,看到我拍图,转身回家了。

图十九:路旁,遗弃的碾盘。
小时候我见过,磨豆腐用这个东西。
说南坞村禅宇寺的故事,我说伍子胥搬十八个碾盘盖井口儿,就是说这种碾盘。
——伍子胥的力气,比牛的力气还要大得多!

图二十:新盖好的楼房,还没硬化完。

图二十一:荒废的农家小院儿。

图二十二:盖了两间新平房,窗户还是老窗户。
农村盖房,常是能用的废旧材料尽量都用上。

图二十三: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第一个十字路口。
这是站在路口儿往西拍。
记得,卜寨村的村主任卜凡理就住在这条街上。

图二十四:卜寨村第一个十字路口处,这个石磙被埋在地下了半截儿。
这种应该不是石磙。
石磙,是收麦子时打场用的。
这个,是用来碎辣椒面儿用的。

图二十五:小院儿整理得很有感觉。
一棵枣树,解满了小枣。

图二十六:在卜寨村第一个十字路口往东拐,路北,一位老者正在路旁休息。
卜寨网友认识吗?

图二十七: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小学旧址。
《许昌教育五十年》载:卜寨村小学“始建于1964年,曾历经三次搬迁,现址位于卜寨村与赵庄村之间。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当年有五个年级五个班,在校学生近一百七十人,教师十人。”
今卜寨村小学已撤,学生转入南坞乡第一中心小学就读。

图二十八:卜寨村小学路口,有一小庙。
路口人多,不便停留,匆匆走过,拍了一张。

图二十九:卜寨村卫生室。
似乎没啥生意。

图三十:卜寨村委会旧址。
前两年来,还有院墙,现在拆了院墙,看意思是准备盖房子。

图三十一:村委会大院儿我见过不少,老院子能这么用心的,还不多。
正中间:卜寨村委会。
上联:走科技兴农道路。
下联:为人民群众造福。

图三十二:《卜氏族谱——鄢陵县卜寨村卷》马上要定稿,之后,送至郑州印刷成书。
有幸,我把文字资料给拷过来了。

图三十三:鄢陵县南坞乡卜寨村与马坊乡卜岗村同出一门。
四百多年前,卜姓两兄弟从山东迁到河南,一个再北,一个在南。在北,为卜岗村,在南,为卜寨村。
当年的两兄弟,而今,子孙数千,不简单。
就是不明白,那时候,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为啥非得背井离乡跑到河南落户?
除了坟墓里的人知道,现在恐怕谁也说不清。

图三十四:离开卜寨村,过赵庄村,回到南坞村。
南坞村西头儿,看到有人放电影。
说是谁谁紧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
似乎好几年没见过放电影了。
过去拍了一张。
回家,吃饭,贴图,睡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