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一位漂泊在外的新浪网友家在鄢陵县望田镇西刘村,看到我为网友拍家乡,也提出让我拍拍他的家乡,我答应了。刚好,常跟我交流的新浪博友“望田氏” 也是西刘村人。
上周,刚好抽出几个小时时间,骑摩托带着妻儿,去了西刘村。
一路上,都是骑着摩托,让妻坐在摩托上拍,到了西刘村,把摩托停在村口的学校门口,步行,走进了西刘村。
走着拍着,让左后侧头戴白色塑料袋的看到了,冲到我跟前,连声尖叫:给我拍拍!给我拍拍!
给他拍了,他的伙伴也冲了上来。
我让他们往一块儿挤,网上看,在“塑料弟”的感召下,几个伙伴很快进入状态。
刚拍完,“塑料弟”冲我喊了一句“我害怕呀”,跑了。
图二:面对我的拍照,这两位村民很坦然,很亲和地跟我交流着。

图三:我要给她身边的一位小朋友拍图,她说,在家也常用手机拍,没少拍照片。

图四:上一张图片中所说的小朋友,就是这位“光头弟”。
图五:应该是村子的第一个路口,有老太太和妇人闲聊。

图六:巷子口儿,有一简陋的小庙。
也不知道供的是谁。
想必,这间屋子的主人,在神仙界也是吃低保的。
这么寒酸的住宅。

图七:一辆收购粮食的三轮车迎面过来。
现在粮食价格比前些年强多了,一斤小麦能卖到九毛多。
但是听说若是卖到国外,一斤能卖到几十元人民币。
要是中国农民能把自己的粮食直接卖到国外,城乡差距就不会这么大了。
可惜,不可能。

图八:走着,看到路旁一户人家走出一位老人,一手拿了扇子和西瓜,一手搬了小板凳。
老人把板凳放下,坐下的瞬间,我悄悄拍下了。

图九:小过道的路面也整修了,真是挺干净的。
不知道两位西刘村的新浪网友家是不是在这条胡同里。

图十:走着走着,看到了前方水泥路似乎到头儿了。
路的尽头,有一棵大树。
到了路的尽头,再往里走,应该就是庄稼了。

图十一:这条小巷没把路面整修一下,但路况还可以。

图十二:到这儿才看出来,水泥路没到头儿,远处似乎还有建筑。

图十三:到了拐弯处,看到这栋建筑,我说是教堂,因为门楣之上有“主赐平安”四个大字,往里看,楼房比一般家庭的房间多。
妻却认定这是一户人家。
想想有可能,若是教堂,不会整理得装修得这样干净、亮堂。

图十四:一拐弯,竟然还有风景。

图十五:教堂在这里,前边看到的,是一户“信主”的基督教徒家庭。

图十六:过了教堂,隔一条路,是一栋楼,工厂?

图十七:远处还有建筑,当时很意外,没想到村子这么大,还得往里走。

图十八:到了“工厂”大门,看看牌子:堤王育君学校。
应该是一所私立学校。

图十九:透过大门,拍一张这所私立学校的院子和教学楼。
放暑假了,院子里空空的,还种的有玉米。

图二十:与学校隔路相望的,是一个空空的院子,站在路旁的建筑材料上往里看,挂有望田镇堤王村委会的牌子。
就是农村常说的“大队”。

图二十一:看看堤王村的情况吧!
堤王:在鄢陵县城西南29公里处,清潩河东岸。
明初,王姓迁此,因地处清潩河畔,故名,又为当时行政区划河上村的驻地。
村呈椭圆形,南北街两条与东西街三条相交呈格状聚落,村中高周低,壕垣环绕,南北两面曾各有砖窑两座,西有五亩鱼塘,方田林网。
天色渐晚,不但耽误,就没进堤王村。

图二十二:往回走,到了水泥路的拐弯处,拍了拐弯处路旁闲聊的两位老人。
小院儿门口坐着拿扇子的老人说,这里是望田镇堤王村和西刘村的交汇处。
老人的家,属于堤王村,而房子右侧的那棵大树,则属于西刘村,已经长到他的家里了。
这两个村子,也是许昌市鄢陵县的边缘,过了清潩河,就是漯河市临颍县的地界了。

图二十三:往回走,又进了西刘村。
西刘:鄢陵县城南28公里、望田镇政府驻地南5公里处。东与新色村一路之隔,属新色村委会。
清初,刘姓从只乐乡庄刘村迁此,因位于新色村西,故名,今刘姓仍多。
聚落呈正方形,东西街一条贯穿于村。

图二十四:走着,还想,两位新浪网友的家在哪儿呢?

图二十五:这个骑自行车的路人“望田氏”和“新浪网友”认识不认识?

图二十六:本来想把路旁休息的红衣男子拍下来,走近时偷拍的一张太模糊,没法用,就只能用背影了。

图二十七:又回到了第一个路口,路旁的两个女子看到我在拍图,把脸扭到了一边。

图二十八:这位村名应该是西刘村的吧?

图二十九:回到了摩托车的停放处,新色学校,也是新色村与西刘村的交界处。

图三十:离开西刘村,天色渐暗,没走原路返回,而是准备绕道望田镇返回南坞村。
我想着,到了西刘村,村里也有几家饭店,就在村里吃饭,妻说,离家太远了,在这儿吃过饭,天九黑了,还是走吧!
上了大道,不久,看到了边王的路牌。
边王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明朝时,这里叫西胡庄,清初名李庄,清中期,边王二姓从堤王村相继迁此,始更今名。边王村南500米处的漫岗之上,有商代遗址一处,出土有矮足鬲、石斧等。
夜幕即将拉下,不敢逗留,加大油门儿,启动摩托,赶赴望田镇,过了望田镇,还有二十多里路到南坞村。
妻说对了,到了望田镇,天就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