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不知看到了什么,引起了她的兴趣。
这是我首次有意地开始偷拍。日前到村子里拍图片,应该说是随拍。
卡片机的好处,就是人家不容易发现。
忘了说说拍图的历史背景:
公干,到了花都庄园,会议间隙,组织方考虑到参会人员来自全市各个县区,一些人员可能没有参观过与花都庄园一墙之隔的国家花木博览园,作为承办方的鄢陵,就尽地主之谊,让参会的各县区代表到花博园看看。
虽是多次看过,但还是想看看有何变化,就去了。
不错,比往年更好看了。
图二:都是结伴而行,这女孩子,独自徘徊于秋日的暖阳下。
花博园成了她心中的风景,她成了我镜头下的风景。

图三:天挺好的,这位哥穿得严严实实。
图四:我走过来,上岸,转身拍我的身后。
走走这个,也怪有意思
图五:刚走到这里,就听到身后一男子很意外的感叹:“鄢陵咋也‘朱明天下鄢半朝’”?
一听,就知道,这位肯定来自襄城县。
前年,我第一次知道“朱明天下襄半朝”。当时的第一个念头,跟发感叹的仁兄一样:“襄城咋也‘朱明天下襄半朝’”?
为了让这位仁兄了解一下俺这个不是偷来的,我跟他解释:
“明朝时候儿,京城各重要部门里,大多都有鄢陵人任职,就有了这个说法儿。”
图六:广场一周,墙上的雕塑,都是有关鄢陵的历史典故:唐雎不辱使命、晋楚鄢陵之战等等。
这个好,让游客知道一些鄢陵的厚重。
图七:多远,我就看到这个女子扶着老人在欣赏浮雕和历史故事。
图八:走进一些,我蹲下,假装拍花儿,拍下了他们的身影。
图九:我手捧相机,假装看图片,悄悄拍下了他们的又一张图片。
这位大姐刚给老人讲解过许姓始祖许由洗耳的故事。
图十:大姐看到我,对老人说,让他给咱照个像吧!
我自然很是乐意。
连着拍了十来张,我把大姐的相机递给她。
大姐跟老人看过,大姐对老人说:“你看他拍的,比我拍的好,人家懂照相。”
我心里美滋滋地忍不住笑了。
装起相机,大姐和老人满意地继续游玩了。
单独陪老人来赏景的,不多。
向大姐致敬。
我猜,老人有病了,进城看病,女儿或是儿媳带老人看看花博园。
图十一:已过了中秋,花儿依然怒放。
图十二:喷泉哗哗,让人心情舒畅,不知在何处,装了音响设备,播放舒缓的古筝曲。
那感觉,美!
图十三:工作的烦恼,生活的琐碎,暂且搁置不管,放松一下,回去更好地工作、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