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董读水浒之一:从俩作者扯起
(2010-04-09 14:14:22)
标签:
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施耐庵罗贯中周汝昌许昌文化 |
分类: 随笔散文 |
十余年前学历史,水浒作者是施耐庵,不知何时起,加了个罗贯中。
专家说,这两位是师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考证出来的,但就我看,水浒与三国风格迥异,三国为鸿篇巨制,语言有点单田芳说评书的味道,表达时有点冷,而水浒的文字更优美,抒情了许多,文学性更强。
我不明白,两种性格不同的人,怎么合写一部小说。不知是否像今天的一些事,一位作者出了自己的作品,请某位名家或领导指正,名家说两句三,到三句四,作品面世时,署名便成了两个人。
反过来一想,这样就不错了。许昌某位名家,把人家的作品一加工,再改个名字,作品出来,就是他一个人的了。偷了大的,出名了,行了吧?还不行,连小作品也偷,不知根底的基层作者,把作品小心翼翼地呈于他斧正,不久,又成了他的东西在媒体出现。
不要脸的人,有,但能如此不要脸,实在是不太多。
最起码,我不会如他般不要脸。
只是许昌有此等人物吗?断然不是,漯河也会有,开封也会有,郑州也会有,西安也会有,武汉也会有,广州也会有,北京也会有,全国各地都得有。
跑题了,拐回来,继续说。
作者其实不重要,咱看的是小说,管他谁写的。
前段时间,那位老得没了牙的红雪大家周汝昌老先生说:《红楼梦》是曹雪芹和他的老婆合写的。
我是喜欢周老先生的,一身破中山装,朴素自然,看来,一辈子没贪污;两颊塌陷,瘦得比我还厉害,说明工作期间极少公款吃喝;说话,常常会不自禁地笑出来,如孩童般天真,不装酷,不玩深沉,表示,是个真正的学问人;眼神严重不好,牙齿严重不多,猜想,国家的许多特殊待遇都没用,是个好人。
是个好人,还有那么大的学问,就有人说,周汝昌是个大师。我十分不大懂学问,不知道您有没有资格称大师,但以您的知名度,应该是够格了。
占永三十一了,1996年上了个俺河南许昌挺不赖的中专。受过中等教育,那在俺村,也是个文化人儿。可我,没通读过《红楼梦》,为什么?因为您和您的后来者,研究《红楼梦》,好像说书里的事是可耻的,都跑到离《红楼梦》十几里远的地方大谈特谈,说些连我这受过中等教育的文化人儿看不懂也没兴趣看下去的东西,您还让我怎么敢去读《红楼梦》。
在电视上看您给一帮十四五岁的孩子说《红楼梦》,我觉得,您别跟孩子们(包括三十一岁的我)说那么高深,您倒不如说:红楼梦说了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通过故事反映了许多社会现实。
但周老先生弄个曹雪芹的老婆出来,实在是让占永大跌眼镜。
我就纳闷了,周老先生九十多了,您是不是像我去年刚去世的岳祖母一样,老了,老年痴呆了?您的岁数,估计天南海北下乡考证的概率,不是太高,您天天坐家里,能出曹雪芹老婆这等惊世骇俗的话语,有什么意义?
现在,占永劝您,弄点有用的吧!真要是觉得没意思,就在家炒点豆腐,养个仙人掌之类的,歇歇,别老了老了还挤到人堆儿里搞热点话题,那是浮躁年轻人的事。
关键是,我要看的是作品,让我花费许多的精力去研究曹雪芹他老婆,还不如在街头拉个三轮车卖瓜子,不仅自己有零食吃,每月还能给国家上缴十几元钱的税。
这个,是我要说的:与我对话的,是作品,作者,永远无法代替作品。
把《红楼梦》供奉于殿堂,不如让它下乡。基层,更务实一些,基层,才是《红楼梦》的家。千万别再说远离《红楼梦》的话了,不然,读完了水浒,我还是坚决不读红楼。
向周老先生保证,往下,绝不再跑题,只说水浒,不说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