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故事:君子不器

(2017-05-03 09:55:13)
标签:

论语

古典

文化

故事

君子不器

论语故事:君子不器

孔子曰:“君子不器。”

说到“器”,不知你想到的是什么,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只碗、一个茶杯、一把茶壶……总之是一件具体的瓷器。

没有谁想变成一件瓷器,更不要说“君子”了。照这样理解,“君子不器”简直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在我的家乡,凡是不好好上班赚钱的人,认识他的都要说他“不成器”。这样说起来,“成器”应该是一件好事。这样的观点,不仅乡下人有,博学如胡适先生也持有同样的观点。胡先生给青年人做过许多次演讲,据说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青年人,关键要把自己铸造成器!

“成器”确实是一件好事。有一次,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评价他。孔子说他是一件器。他又连忙追问是什么器。孔子回答说,他是瑚琏之器。他听后非常高兴。原来,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民国时期,有一个姓胡的著名将领,就取名“胡琏”,就是 “瑚琏”的谐音。还有,乾隆皇帝的二儿子,被他的祖父雍正取名“永琏”,就暗指他是“瑚琏之器”。据说,雍正的用意是让这个孙子做“第三天子”。

如此说来,孔子这句“君子不器”不是有毛病吗?其实不然。有个达巷党人曾经讥讽孔子说:“孔子真伟大呀!学问广博,可惜没有足以立名的专长。孔子听说后,对学生们说:我干什么呢?赶车呢?还是做射手呢?我赶车好了。”原来,专精一门,是“专才”;专精好多门,是“通才”。“专才”就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就是“器”,而“通才”则不能叫某一方面的专家,就是“不器”。

综上所述,人生在世,先要力争成为一个“器”,行有余力再努力“不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