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观点过好秋天
(2009-08-25 13:23:59)
标签:
健康保健疟疾疟原虫姜片虫 |
分类: 悠久中医 |
(1)疟疾病的防治
民间有歌谣:“八月谷子黄,摆子要上床,十有九人病,无人送药汤”,这里充分反映了过去疟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性。
(2)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未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秋天气候由热转凉、哮喘患者适应不了这种变化,加上花粉、尘埃(煤气、霉菌、冷空气等等过敏因素的刺激而使哮喘发作。
哮喘,民间又俗称“吼包”,是一种反复发作难治的慢性疾病,所以人们又叫它为“老吼包”。此病各种年龄。不同性别都可患,平均患病率约2%,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得了哮喘以后容易反复发作。在病人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反复咳嗽、胸闷、鼻痒、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喘息。因为痰粘稠,不易咳出、往往使患者被迫坐起。严重者可出现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头昏、心跳等症状。发作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天不等。由于哮喘是一种容易发作的慢性病,因此病人在缓解期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首先要避开过敏源:常见的过敏源有风媒花粉(枸树、蓖麻、蒿草等)、霉菌孢子、屋尘、螨、某些生产性粉尘(如棉尘、蚕蛾的粉尘、山药粉,某些洗涤剂及某些化工厂的刺激气体、药品)等;若哮喘病人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就应尽量避而远之。若个别对空气中粉尘过敏的,就需集体动手,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其次要暑天治疗:从小暑至立秋,人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此时予以治疗,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单位发现,缓解期经用温补肾阳的右归丸为主方进行治疗,预发季节性复发之有效率高达90.8%;若再配合补肺汤或玉屏风散以肺肾双补,其效更佳。
(3)便秘的防治
之所以强调在秋天要重视防治便秘,这是因为秋天气候干燥,而燥伤津液,肠道干涩,从而易引起便秘。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粪质坚燥、欲便不得、艰涩不畅的病证。它并非大病,若治疗得当或生活调摄适宜,一般容易痊愈。但若治疗不当,滥用泻药,虽可取效于一时,久则反加重病情。便秘重者,可引起腹疼纳呆、恶心呕吐、烦躁失眠;并易引起痔疮、肛裂、便血等病;由于排便困难而过度努挣,尚可诱发疵气,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的患者,甚至有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的危险。因此,一定不要忽略了便秘的治疗和预防。
预防:首先要饮食有节,因为饮食不节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食物品种选择不当。一般说来,蔬菜、水果及含油脂多的食物,多能润肠通便,可适当多用;而辛辣干涩之品,多能加重便秘,则应少用。其次应注意精神起居:因为精神刺激常可引起气机郁滞,这样就能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使腑气不通,导致便秘加重。因此,便秘病人应避免过度的情志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使直肠的排便运动产生条件反射而按时大便。
(4)小儿秋季腹泻的防治
进入秋季时,有些婴幼儿容易发生吐泻,这些孩子进食即吐,每天还排5~10余次的稀便,好似蛋花汤样,孩子明显消瘦,这种病是典型的季节病,医生们称为“秋季腹泻”。“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不但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而且遍及世界各大洲,是一种世界性疾病。
本病发病猛烈,除应及时送到医院诊治外,重要的是做好护理,因为合理的家庭护理对尽快恢复孩子的健康也有很大关系。在饮食方面,要保证孩子的进食进水量,原则是孩子排多少要进入多少。要注意婴幼儿腹部保暖,因秋季气候渐凉,孩子腹部容易受寒,腹泻病儿的肠蠕动本已加快,腹部若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腹泻不仅不会停止,而且还会加重。预防“秋季腹泻”,关键在于把好“病从口入”关,不给小孩喝生水,坚持饭前便后用流水洗手,讲究哺乳卫生。对婴幼儿来说,应积极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品,它含有很多免疫抗体以及杀菌物质和帮助消化的酶、婴儿不易得感染性腹泻,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若一旦发现病人,一定要早期隔离,早期治疗,防止扩大传染。
(5)秋季要重视脱发的防治
之所以要强调在秋季防止脱发,原因是秋天气候干燥,人们若保养不当,易伤肺气。按祖国医学理论,肺主皮毛,肺气虚则卫外不足、毛发不固。故金秋时节,脱发相对增多,这时如果不注意保养,或盲目用药,将会使脱发加重。
引起脱发不外乎先天遗传的因素与后天的因素。后天的因素很多,所以要尽可能纠正一些不良的习惯以预防脱发:
一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紧张,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用脑过度和长期失眠者,容易过早脱发;
二要少食油腻、辛辣等带有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烟、酒等。避免服药过量及服食有毒物质;
三应注意对头发的护理,每隔3~5天洗发一次,使头发常处于清洁的环境中,少用热水及碱性肥皂洗涤,也少用含氯量高的自来水洗头。
四是平时多做头部的保健按摩,晚上临睡前用头刷将头发刷30下,这样可将头发所粘附的尘垢刷掉,并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生发、固发和增加头发的光泽。
(6)秋燥慢性咽炎的防治
秋天之所以要特别重视对咽喉炎的防治,是由于秋天气候多晴少雨、气候干燥。咽喉炎若在急性期得不到彻底治疗,就会成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为耳鼻喉科常见病。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是咽部干燥而痛、咽部暗红,多由阴虚津伤、虚火上的所致,治宜滋阴清热,清利咽喉。在饮食上应常吃绿豆饮或雪梨浆。绿豆饮以绿豆、青果、乌梅煮汤加蜜经常服用;雪梨浆以大碗盛清冷甘泉,将梨、荸荠、白萝卜切片,浸入水中,经常服用。或以梨、荸荠、白萝卜取汁服用。
(7)姜片虫病的防治
秋天之所以要提出防治姜片虫病,是由于本病的感染多发生在秋季。姜片虫成虫长约3~7厘米,宽12厘米。活时呈肉红色,形似姜片。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等,重者可发生贫血、浮肿和发育障碍等。由于姜片虫病是由生食菱角、荸荠等而感染,因此本病的感染大多发生在秋季这类食物的收获期。特别是在采摘时边采边吃而获得感染的机会更多。对于重症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支持治疗,改善营养和纠正贫血、然后再予驱虫。驱虫药有硫双二氯酚、六氯对二甲苯等。
本病预防的关键是提倡尽量不生吃菱角、荸荠、莲藕,也不要用牙齿啃皮。在生吃时一定要充分洗擦,并用开水烫泡几分钟或在阳光下晒过一天时才吃用。要讲究卫生,不喝生水,接触过水生植物或污水时要洗干净手,防止囊蚴污染。
(8)秋季防病要灭蚊
这是由于蚊子是疟疾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特别是初秋时节,是蚊子活动的“旺季”,也是发生疟疾的高峰季节。对于蚊子来说,其孳生最理想的场所是死水潭、沟、秋季从湿热多雨的夏季过度而来,有不少地方低洼,造成积水不流,成为一潭死水,非常有利于蚊子繁殖。蚊子成为成虫前的卵、幼虫、蛹等三个生活阶段,都离不开有死水的场所。
蚊的种类繁多,全世界共有2000多种。蚊虫喜欢吸血,但只是雌蚊吸血。蚊子不喜欢强光,白天一般不敢出来活动,但一到黄昏时刻,它就从阴暗的角落里,成群结队地飞出来寻找目标,轻轻地停在人们的皮肤上作祟。由于经蚊子传播的疾病较多,故要重视灭蚊工作。一般他说,消灭蚊虫最有效的方法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房前屋时和室内的积水,特别是不流通的沟渠,要及时疏通。对于能够消灭蚊虫的燕子、蝙蝠、晴蜒、青蛙要加以保护,让它们担负起消灭蚊子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