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鲍一周一席谈:先工作还是先考研?
老鲍一周一席谈第三期就“先工作还是先考研”的话题进行了探讨,文字实录如下:
Q:关于考研,从现在社会上的招聘趋势来看,那些好的公司把本科学历压下去,把研究生学历当上投简历的要求,所以如果没有硕士学历可能连简历都投不上,所以考研是必要的吗?
A:关于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学历的发展开始是本科挺好,后来越来越多,然后硕士也越来越多,并开始殃及博士。这个时候,当硕士越来越多的时候,你想想人才市场,有的工作本来是不需要硕士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硕士报名,自然就会有一种“不如我也选一两个硕士来试试看”的现象。这样,本科生的竞争力自然就降低了。社会总体追求高学历的趋势会使更多的人去追求学历。但是,学历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它和一个人的能力不成正比关系,所以这方面不用太纠结。而要去纠结和思考的是:去发展哪个能力?
Q:我现在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感兴趣,而且学的不好,但是如果考别的专业的研我又觉得无论从时间,还是金钱上投入都比较大,对此,我很纠结。
A:如果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的话,我个人感觉不要太勉强去考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因为学的东都让你提不起兴趣,另外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很本科差别并不大,研究生偏向师徒制。这类人先不要去考,直接工作,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个领域,然后再考虑考研,目标性会更加强。
Q:我还想到一种方式,就是3+2工程,但是对这条途径不太了解,那些具体条件,要什么程序才算报到名?
A:关于3+2,它是学校的一项政策,是一个关于辅导员选拔的一项政策。这个可以鼓励在校的本科生。如果有志从事辅导员,也可以本科就做。但这必须是要获得了保研的资格。实际上,这个工程对学习要求没那么高,反而对学生的工作经验很高,最好当过学生干部,助班,是党员,什么学生会主席啊,团委书记啊,这种更适合。这时,你需要了解两个方面的东西。第一是你适不适合当辅导员,第二是辅导员的工作是什么。而且,还有一个你要注意的:你先工作两年,两年后你从一个老师转变为一名学生,这个角色其实不太容易转变!这里,我给你一个建议,先了解清楚再去报,千万不要一时冲动!
Q:关于3+2,我想知道具体的程序是怎样的。有没笔试的?笔试会不会很难?会不会考太多专业方面的知识?
A:首先要去报名,通过审核,然后通过笔试。笔试不会太难。也不会考得太专业,基本上是跟学生工作比较接近的考题,如学生管理。
Q:老师我想问就是当你站在一个研究生的高度,你会不会发现你的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素质的提升会后一种猛然的差别呢?还有就是考研是为了提高个人能力还是只是为了找工作呢?
A:肯定是为了工作才去考研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工作,哪怕去读博士。如果你本科四年了,在读期间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以后你要从事你自己这个专业,想从事技术相关的工作,那你可以选择直接读研。如果你只是想混个文凭,那就没必要。因为一个人的自我提升也好,眼界开阔也好,一定要跟他的主动性有关系。如果你的学习是被动的,一个混文凭的心态,他很难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还有一个关于能力拓展,能力的拓展或者说是眼界的拓展关键是看你跟谁比较。你读研,你的同学工作。三年后的今天,你们之间的差距在哪里,这样比较就有相对合理性。跟自己比的话,你长大了三岁,怎么都会比三年前好的。而对于选择工作的人来讲,他们的眼界肯定比你考研更开阔,提升会比你更快。因为在职场中这是实战!
Q:老师,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具体提升了什么?
A:在我眼里,读研的好处是第一个,你对这个专业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尤其是对某一个领域会特别熟悉。第二个好处是你对查找资料,设计研究方案会比本科生强很多,因为这有一个系统的训练而且还有导师指导你;第三个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这种意识会比本科生要强,因为你在毕业论文中有一点是要求说出你的论文的创新点在哪里,而本科生的要请并不多。所以,在研究生的三年里,你会学会如何去创新,如何做的和别人不一样。这就是区别。
当你掌握了这几点,你以后去工作至少你会拥有一个研究的心态。去探讨问题出在哪里,你会有很多方法,你会去查资料。
Q:老师,能不能这样理解,考研的学生毕业后去工作,虽然在刚开始工资比不上已经工作了三年的本科生,但以后一定就会超过吗?
A:这不是绝对的!我们打个比方吧,一开始,我是本科生,你是研究生,他是博士,在同一起跑线上,肯定博士的工资会更高。这是很正常的,这也是社会对学历的认可。但是本科生有三年经验啊!如果这样比较,我觉得刚开始我比你高是正常的。而对于你以后有没有好的发展,这完全是看你自己的。我不能说你第一年拿3000,第二年就拿8000,这个不好说,这个完全要看你自己如何发展。学历永远只是职业的敲门砖,后面的发展就得靠你的能力了。
Q:老师,我想问一下,我对自己以后的规划不是纯粹的去应聘工作,而是想创业。所以我想问你我是先考研再创业好,还是直接毕业就创业好呢?
A:创业的问题我也谈过,我告诉你,你要创业,你就必须工作,不要去考虑考研了,直接工作。职场的经验比知识更重要!
Q:但是如果我去创业的话,我怕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不能满足。我该怎么办?
A:这个很复杂,创业失败的人太多了,创业很难,所以创业成功的人他是准备了很久,拥有了很多资源和成熟的条件。往往这类人都是在职场上干了好几年,在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有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才敢去创业。所以大学生仅怀着一腔热血说我有个很好的想法,肯定能赚钱。这些想法太幼稚了。
你要在这个领域混熟,了解一定的商业模式,不要觉得自己很聪明,我一定能超越别人,这很难的。往往超越别人的人是站在别人的基础上才能超越的,这是大部分人的道路。
Q:老师我想问一下在职读研意义大不大?或者说在职读研读出来的跟现在的在校读研有多大的区别?
A:这个我刚才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其实学历,特别是在工作了三年后的学历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在职读研虽然他好像跟全日制文凭不一样,但我觉得没关系,一样是在读研。
Q:那么公司承不承认的?
A:承认啊!在职这种是有学位没学历的,也就是说有学位证书但没毕业证书。这样企业也是认可的。
Q:老师我想问一下,就是我现在在三年的读研时间和工作经验两个结果中徘徊,如果老师您是我的话,您会如何选择?
A:如果不清楚就工作吧,我觉得没必要纠结这么久。如果现在很迷茫,左右摇摆,我觉得就不要考虑了,直接工作吧!你想想,现在你就迷茫,那未来三年你也不是还是一样迷茫,何必呢?
Q:老师,我想问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我们女生而言,毕业都已经23岁了,再读三年就26岁。然后你出来找工作,那些单位会不会因为你已经26了,将来很快就要结婚生孩子而有所歧视的?
A:就业歧视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没那么明显和公开而已。而且,在某些职业,会有一定的性别筛选的,肯定有些工作男性更适合,有些工作女性更适合。如护士,是不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啊。每种职业都有它的特点,肯定有某种类型的人更适合去做。
至于你刚才讲的那个问题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所有女研究生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这个又要开始找工作,又要面临结婚生孩子的尴尬年龄,用人单位肯定会有所顾忌的。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还不是最重要。关键还要看你,你的能力到了,别人还是不会错过有能力的人的。我觉得你真有真材实料,单位不会拒绝你,就算你要怀孕生孩子,花了一两年时间,人家有这个时间让你再返回岗位去创造价值。
Q:我有一个顾虑。我很喜欢我现在的专业,但是前几天当我翻开从前所学的知识,我又感觉非常的不踏实。而且现在我有这么一种感觉,就是本专业有些方向,有些课题跟自己想的不一样。还有,我考研需要对这个专业的大方向感兴趣,而研究生却应该比较专一的研究一个方向。所以,我不知道我该如何选择。
A:你这个担心其实很正常,但不必过于担心。正如我刚刚讲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研究生一定要有创新能力,就是做任何事都要有创新意识。然后就是学习能力。想着三年来你所学的无非是这个专业的所有核心课程。但是设想,如果我现在是在自学某专业的知识,例如经济学。我觉得用三年时间,经济学的基本的东西我能掌握。也就是说当你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时,你学任何东西都不晚,也不会吃力,所以,你要的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会问为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别人的观点,要学会反驳别人。这样你对自身的掌握才会更加牢靠。
Q:老师我想问,我的目标是考研,那么有没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网申等其他一些信息呢?
A:没必要。大学生求职应该避免一个盲区。曾经有一个同学问我,到底怎么办?面对很多的选择,很多的事情要不要都参与?你想一下,考研你也参与,公考你也参与,校招你也参与,然后你又都想有个好的结果,这样其他同学会觉得公平吗?凭什么你做什么东西都行呢?不可能的。你做一件事情就行了,最后哪怕失败,享受这个过程,也是有收获的。所以,做好一件事情就好,不要太多心了。
Q:老师,按照我的情况分析,我作为一名工科生,专业技术却并不是很好。而据我了解,我的这个专业以后工作的方向都需要有良好的技术。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去找一个不偏向于技术的岗位,但是我去找别的类型的工作,我心里又没底,毕竟我不是学这个方面的。所以很自然的就想到考研,想把自己这方面的缺憾补上。老师,你怎么看?
A:其实,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概念,从事任何一个职业,他都需要专业。任何一个工作,都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做支撑。所以,要想发展得好,必须要专业,这样才能比别人好。这就是专业和职业的关系。然后我觉得无论你以后从事的职业和你现在的专业是否相关,如果你很喜欢这个职业,就必须把这个职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学好。
而且,这里要注意的是,其实一个人的能力分为三种,第一种叫专业能力,就是那个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第二种叫可迁移能力,就是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啊,自制力等等;第三种是个人品质,包括道德,诚信这些。这些说起来比较虚,但每个职业都需要这些,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例如一个维修工,他需要有很高的专业能力,而对于老师来讲,他的表达能力就比较重要。
所以,按照你的描述,你应该找一种可迁移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工作,来平衡你的专业所带给你的不足。记得,要找到自己的优势。
Q:如何将考研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A:我觉得压力主要来自于失败。其实很简单,转变你的思维方式。我们每个人的追求都很多,如果你追求的东西都有一个好的结果,那你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你一定要记住,目标和结果都很重要,可是,一个人真正的幸福感,成就感不是获得那个结果,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付出。当然,获得这个结果只是对这个感觉的强化。把你的思维方式转到过程中去,让过程带给你更好的体验。
举个例子,现在要你爬珠穆朗玛峰。有两种选择,一是坐直升飞机,十分钟就到;一是自己爬上去。这毫无疑问第二种会让你记得一辈子。为什么呢?是不是那个结果,很明显不是。这一定是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失败,不断想放弃,最后坚持下来了,这个体会才是最深的。
只要你转变这个方式,不要总看中结果。你要想,我付出了,认真学了,结果失败了也没关系,这个过程我收获了什么。我觉得考研能坚持下来就是一种胜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