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怀疑你的可能性

标签:
毕业校园就业职业规划迷茫教育 |
分类: 智看自己: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 |
别再怀疑你的可能性
前途渺茫,请鲍老师帮助!
尊敬的鲍老师:你好!
回复:
看了你的来信,大致有这么几个问题:一、要不要靠自己?你自己骨子里是想独立,不想依靠别人发展的。二、地域选择的问题。三、专业和行业选择。四、什么类型的单位适合自己。
这几个问题其实都是个大而泛的问题,因此我也只能给你一个泛而有用的分析。
首先,你要抓住最核心的问题,这就是专业和行业的选择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能得以解决其它都会迎刃而解。如果当一个人找到了自己要专业的专业领域和未来的职业方向,那么他一定不会混的太差,至少他自己的能感受到那份执着和收获的快乐。如果在此方面有了能力,那么还会老想着依靠你爸你妈吗?如果你有了能力,你害怕激烈竞争吗?你还会在乎什么城市吗?就算在乎也可能不会是因为快慢节奏或竞争激烈之类的原因吧。如果你有了能力,你还会在乎国企外企私企等神马单位了吗?就算有,那也是被一些简单的信息所牵制,并不了解真相。
那么先谈谈你的专业和职业选择吧。你学的是电子专业,我不是特别了解这个专业。但我知道专业首先要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然后可以在这个专业对应的职业中选择一个更加适合自己性格以及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这样的一个定位是比较理想的。但往往实际都是残酷的,要么换个和自己学的没有关系职业,要么在自己的专业对应的职业方向上不知所措······
但职业的选择有时候会受到价值观的驱动,比如说鲁迅弃医从文,不是因为他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而是他知道那个年代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比疾病更重要,这对于一个国家更是这样,因此他依然操笔撰文,篇篇都是脍炙人口。当然写文字也是他擅长的。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在康师傅做了3年的品控工作,纯技术活,然后坚定选择转换工作,幸好去了康师傅的企划部,完了比较坚定地选择了这个方向,不过这两年不幸去了蒙牛!他的这个职业转换都是和以前自己的专业相关——食品专业,然后从技术活转到了策划公关类的工作,其实后者应该更加适合他的性格特征和优势!于是乎这两年的发展有点让人无法估量啦!
对于你来讲,如果电子专业是你喜欢的,那你就好好学专业知识,如果单纯从两个方面来分类的话,即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类工作。你要看看那个更适合你,更能发挥你的优势。如果你属于人际交往较强的类型,可能更适合后者。如果你喜欢思考,喜欢琢磨,喜欢创新,做事严谨,可能前者更适合。当然这都是确定一个方向比较好的方法,不是一个能精确的职业定位工具。不过精确定位没必要,也不现实。
其实你的这番思考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很多人迷茫更多的在于思考自己想干的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到底有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其实这些思考往往都会使得自己处于一个莫名的恐惧和犹豫,毕竟有些事情是难以判断得失的,或者预测一个明确的结果的。其实有些事情是可以能看到一定的未来的,比如说,你报个英语培训班,很可能结果就是四六级过了。比如说,你选择旅游,这个结果就是愉悦了心情(也有可能不是),也会开阔一些视野。比如说,你去选择帮助别人一下,帮别人去饭堂去打个饭,你能感受到助人的一些价值····以上这些都会让你看到一些结果性和价值性的东西,因此选择做的时候会坚决些,做完了也会觉得没太浪费时间。
但是,我们在选择另外一些事情的时候可能就难以看到结果和价值了。比如说,你去追一个女孩子,特别是你觉得对方特别优秀的时候,就会觉得害怕恐惧,害怕失败恐惧被拒绝!比如说,自己可能觉得喜欢不是自己专业的另外一个专业,但不知道如果花时间去学,或者直接转专业会不会不值得,害怕结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比如说,有人选择考公务员,但也会害怕自己是不适合,能不能发展起来····以上这些似乎都更难坚定更难坚持更让人纠结一些!
其实,越大的想法和目标会让人不那么坚定,或者比较新的尝试和目标也会让人不那么坚定。因为这些都是难以达到或者难以看到结果的一些想法。因此,有人就会认为目标太大还是算了,任务太难放弃吧,这个没人做过还是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再开始吧·····于是一次次放弃一次次等待一次次的不坚定,这样的人会养成一些固有习惯,就是“还是先放放,以后再说”。
然而我们会看到,如果这样的话其实也会没有什么结果,因为没有行动。如果去做了,哪怕失败,至少比只等待要好,至少你得到了一些失败的体验和经验。以后会更加大胆,会减少自己的失误概率。还有就是大目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分解大目标。最近我公布了自己要写本书,但有学生就有质疑,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师什么?质疑原话为:看过读大学读什么、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你的这些书后才知道都是一些傻屌的人写的傻屌书。上辅导员的傻屌职业规划课的时候我很想问:您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年辅导员怎么还是辅导员。哈哈,我不以为这是什么,或许这就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一句抱怨罢了,只不过希望他自己能自我悟道!其实我有这个想法,并不是一下子就有的,而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提问和咨询更加的激发了自己,让学生的问题更加系统的得到呈现,能触动一些人。还有就是自己喜欢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会想着回有什么样伟岸的结果,什么畅销,什么签字售书之类的。就是朝着自己精神领域的小目标去前进,就像我自己开设公选课《大学生生命动力和领导力》不是为了那一点点少的可怜的课酬,而是觉得喜欢就是觉得有意义。所以我开始了我行动了!或许这就是成长,这就是“不积小步无以至千里”。
梦想就像内裤,不需要经常给人看,别人也不需要经常看!还有就是不被可笑的梦想不是一个值得奋斗的梦想!于是一起干吧!哪怕自己想要的极其的小极其的被人看不起!
不管怎样,先开始你头脑里你想到的那些专业知识,那些专业领域,那些职业领域!不了解就去了解,反正比你在宿舍上网,上课玩手机要好很多,不要患得患失,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这个世界上找自己的可能性!职业规划也就是帮你找到自己的可能性!
如果可能性找到了!至于地域就不是问题了,你可以选择离家远近的问题,远一点可能让你更觉得家温暖。要不要靠家里,如果职业方向和家庭资源有互补那就更好,给个催化剂和靠人是两码事。至于什么类型的企业,就看看不同类型的风格是不适合自己!这个你可以得到答案的!比如国企太行政,外企靠能力,私企挑战大·····
先搞定核心问题吧!问题只能一个一个解决!每个人都不是垃圾,而是放错位置的宝贵资源。做自己,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