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创业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考研事业职业个人成长职业困惑教育 |
分类: 直看职场:就业指导和职场分享 |
有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更有助于大学生求职,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频繁换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定位好自己的职位。其实就是分析好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投递简历之前,大学生们应该认真分析一下用人单位具体的应聘条件,看看这些信息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及自身的兴趣能力是否吻合。如果是抱着“随便找到一个先做着,不行再换一个的心态”,对自己和公司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一、职业定位
毕业生简易职业定位法:职位研究。举例:如在智联上搜索保健食品研发岗位。
岗位要求如下:
①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食品、生物、药学类等相关专业;
②有志于从事研发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刻苦钻研精神,爱岗敬业;
③工作作风严谨,思路清晰,具有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
④两年以上相关产品研发经验,有产品注册经验者优先。
一般招聘广告里的职位要求不会特别具体,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内容框架,是毕业生写简历的最好模板。所以,简历屡投不中或者不知道如何写简历的同学可以参考招聘公司的职位要求,把自己符合的优先列举出来。用思考综合测评加分的头脑来思考这个,寻找尽可能与研发相关的经历和实践:)
二、分析职位
根据招聘启事,分析HR的“显性需求”(启事上公布的)和“隐性需求”(职位应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没有公布)。所有的用人需求都能够按照需要被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应聘者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行业知识
2.技能:应聘者所需要的相关技能,通用能力
3.潜质:应聘者所需要的相关的才干、气质、品质以及发展潜力。
比如上面的招聘启示:
1.知识要求:较好的专业知识,最好对口专业。
2.技能包括:实验技能、文献检索、研究分析、数据处理、人际沟通、团队建设、提升方案。
3.潜质: 创新力,把握市场动态与方向、责任心、积极乐观、承担压力。
知识部分:
这部分只能读书、上课、琢磨了!除非你不要研究,从事与对专业要求不高的职业:)
技能方面:
大部分工作要求有工作经验,其实就是在要求有相关的技能。技能有一个学名,叫做“可迁移技能”,也就是说。你的很多技能方面的东西,可以迁移到未来新的工作去。
比如说,如果你在学校有组织活动,那么你就拥有了“组织开拓、配合、团队合作能力”也许你还可以有一些“人际沟通”。如果你在学校参加过一些老师的科研项目,甚至写过论文,甚至发表,那么这就表明你有“研究能力”啦:)
潜质方面:
潜质其实才是企业选择的重要考察内容,就是你是否特别匹配这个职业的发展要求。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什么发展潜质,那么你一定会换,会跳槽,除非你有问题:)如有没有与企业相关的气质,有没有做研发的有没有细心,有没有创新的灵感力等等。这些都在面试环节要重点考察,在你的简历自我评价里面不管怎么写的不算。
企业面试只能评价你的行为,因此学会利用以前你的经历和实践。如果你需要进入上述一个公司的研发部,你能做一些什么行为呢?
说说你自己的对研究的观点,然后讲一个小故事展示你自己的势力。你可以在压力面试的时候积极乐观、能够承担压力。也许你应该在很多小事情上面主动承担责任,并且把这件事情做好。最起码的,你应该好好收拾自己喝完的水杯,给前台小姐一个谢谢,然后回家来封感谢信吧!
求职需要研究,不是海投,不是面霸!
三、面试后不能忽略的事情
很多人面试后就不知道要干什么,傻等,苦等,然后老是忍不住想打电话给企业询问情况,结果还是放弃了。我有一个学生,找工作屡屡受败,但她始终坚忍不拔,令人感动。有一次,她面试后,感觉不好,认为一定又要失败,但这次她还是坚忍不拔,后来她还是觉得应该要感谢企业给她面试,而且这次面试是最久的。于是她发了一条短信给了面试官。不料,第二天,她接到公司通知要她参加下一轮面试。结果,被录用了!可能是HR很少收到这样的短信,一下子备感温暖,再加上可能心情不好,就更加觉得这个短信珍贵:)其实这样的短信至少能反映面试者的有心和感恩之情!这样的员工,忠诚!
所以面试后是有一些事情不能忽视!不觉得拍马屁,就感谢人家一次!举手之劳而已。另外,就是要研究失败的原因,无论是简历还是面试,还是职业匹配等,让自己减少弯路,增加企业的效率,有必要有的放矢!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blovelin
【“鲍”来问题,点石成“金”】每天至少回答一个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咨询,@鲍金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