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挑战九鼎山(下)
| 分类: 旅游随笔 |
徒步挑战九鼎山(下)
离开黑龙池,走到缓平的草甸边沿,便是下山坡道了。这里位置高,视野相当好。只见茫茫云海就在眼前翻涌,与蓝天白云和青绿大山融为一体,壮阔无比,大家争相抢拍留影。
接下来便是穿林下山去白龙池的行程了。
很快,我们就进入第一片杜鹃林了,这里的杜鹃树很有规模,树大林密,怪树多多,简直可以跟贵州的杜鹃树媲美了。遗憾这里的杜鹃树开花步调不一致,少见开花,或花期已过,只有蔫沓沓几朵,色泽也过于清雅,一点不鲜艳。更多是或大或小的花苞,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开,是什么颜色,或者全是嫩嫩的叶苞,形状也酷似杜鹃花苞。这就奇怪了,贵州的杜鹃花开在四月,现在都到七月了,还没有开花的迹象,看来要看杜鹃花盛况,还得去贵州。
林中的路也不好走,路上全是泥巴、石头、杜鹃树根,唯一的好处是,林中阴凉不晒。我们走了很久才走出杜鹃林,见到一片草甸,这里仿佛更加湿润肥沃,草茂花艳,大家随便坐在路上、草丛里休息,有的又忙着去花草里拍人像照。我呢,早已累的没丝毫拍照兴趣了,所以整个下山路程都只有寥寥几张空镜头。
听人说,下山一共要穿过5片杜鹃林,每一片走完都有草甸灌木相间。
草甸有大有小,不同海拔高度上,各种各样的野花,花开正好。去了九鼎山,才知道山上山下的野花面积之大,估计要以数十万亩来计。种类也特别多,还长得肥嘟嘟的,可能跟土质和湿度、阳光有关。
在这里,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高山野花,遗憾大多叫不上名字,它们无需播种与施肥,就能自顾自地越长越多,越开越美,进而造就出绝美的高原花海,惹人怜爱,让人留恋。大家热衷爬九鼎山,也大多因为这里壮观的高山花海,是其他任何地方望之莫及的!
后面的几片杜鹃林,我以为跟第一片差不多,觉得难度不大,可能走起来比较轻松。谁知走过以后才知道,每一片都很大,总也走不到头。这些杜鹃林,路也超级难走,连马都无法通行。
路上,全是乌黑的粘泥,走在上面湿滑费力,容易溜跌。随着坡度越来越大,时有树根树干横在路上,绕不开,只有迈大步翻越,或抓着树枝小心翼翼地向下滑行。路窄、坡度大,人又多,简直无处下脚,走不动,没速度,只有一路慢慢耗着。
路上有些安静,大家都不怎么说话,都只专注脚下的路,即便这样,还不时有人滑跤犯险。
走在这样的路上,谁都是一身泥巴,鞋子更是没鼻子没眼了。我的白裤子真是遭殃,裤脚裤腿全是泥巴,路途摔了一跤,屁股上也全是泥,由于时常坐在草地休息,有时拍照,回家后才发现裤子上还沾有红色、蓝色花青素以及青草汁,好在大家都彼此彼此,见惯不怪,只有回家洗了(回家后,我用尽了各种洗涤方法,最后还是肥皂管用,基本洗干净了)。
梳理一下行程,我早上5点出发爬山,8点左右到达黑龙池,然后下山,直到10点半才走到白龙池停车场,也用了5个多小时。
看时间尚早,我又去了下面一公里外的白龙池,此处海拔3240米,说正好与山顶的黑龙池遥相呼应呢。
还没到湖边,只远远一望,就看见一个不大的蓝色小湖,比黑龙池小得多(最长约300m,宽180余m),水质清澈,蓝幽幽的,湖前是平坦宽阔的人工草地,然后是天然草甸,四周树木高大,植被茂盛,加上蓝天映衬,风景也很美,只是我已懒得拍照了。
……
至此,我算是走完了九鼎山行程,只等着乘车返回了。
爬过了九鼎山,见到了自然、原始的雄山异水以及高山花海林木,还有云海星空、雪山幽壑,虽然难度很大,累得直想打退堂鼓,但我终于坚持下来了,不仅仅是挑战九鼎山,更是在挑战自己!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无论到哪里,都不愿做攻略,总喜欢那些未知的遇见,然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感受。所以这次算是误打误撞选择了九鼎山,要是事前知道难度这么大,我肯定会知难而退。
无知无畏而往,满载惊喜而归,虽累尤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