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挑战九鼎山(上)

分类: 旅游随笔 |
徒步挑战九鼎山(上)
夏天的九鼎山(6至8月),真有种无与伦比的美!
肥美的高山草甸,漫山遍野的野花,茂密的高山杜鹃,唯美的日出日落,变幻无穷的云海,若明若暗的雪山,夜半苍穹的星星……你都可以尽情欣赏,甚至完全融入其中,或许,你会发现,你多么有幸,能如此近距离亲近它们、欣赏它们!
当然,绝美的风景并非轻易可见,非经历一番艰辛,方能如愿,唯有亲历,才最有感触!
九鼎山,位于阿坝州茂县,至今没有开发道路,只有顺着先前驴友踩出的路印,徒步丈量,登高而至,现在徒步可达的高度是3600—3700米。
从夫妻树附近到立立爬,大约5公里,属弯转缓坡水泥路、机耕路,旅游车送我们半道下车(因为堵车),我们走了近3公里泥路。好在一路可看花赏山间云雾,加上刚开始的兴奋,也算轻松。
走到号称“驴驴趴(驴都得累趴下)”的立立爬,才算开始正式爬山,立立爬到鸡爪棚帐篷区,大约5公里,爬升高度从2900多米到3600米。
这段路真的有些梦魇,一直在说不上是路的路上行走、攀爬。路非常陡峭、泥泞、多石子、和不规则石块,有时想停住休息一下,都无法将任何一只脚放平,只能斜站着借力登山杖,方能站稳。有时实在累了,大家就随便找处草坡或泥地,一屁股坐下,完全顾不得裤子是否会弄脏。毕竟大家不是空手爬山,背上都有个大背包,吃的喝的用的(牛奶、水、零食、雨具、衣服、充电宝等等)全部装备都得带上,有的还是大登山包,带着帐篷呢,毕竟山上不具备提供的条件。
我的背包也是有史以来最重的一次,虽然精简又精简,还是越背越重,举步艰难。
这次恰遇周末,一路上,徒步的驴友特别多,估计当天有上万人上山,一路差不多是走几步就停住等一等,也多亏人多休息充分,爬起来才不算特别累。
周末徒步,是现在年轻人最喜欢的时尚活动,所以一路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有的还带上孩子。看着有些只有几岁的小不点,真的让人心疼,虽然最终也爬下来了,但我觉得这种难度和强度不一定能达到锻炼小孩儿心智的目的,反而可能会留下遇难事害怕、退缩的阴影,至少等孩子上中学以后再带,才会产生战胜困难的成就感。
当然,实在爬不动了也可以骑马,不过费用高(上山800,下山600,半途停下一般收500以上),骑在马上也害怕,毕竟山高坡陡路窄。但是,骑马的还真不少,尤其快到山顶的半段,因为实在爬不动了,又进退不得,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大把花钱了!
一路上,大家越爬越高,前后都有长长的一串队伍,依山路弯弯曲曲,看不见头尾。
不过,难虽难,险虽险,一路的景色确实相当霸气养眼。近处是碧绿的草坡,草儿肥壮,蓝白黄紫的花儿争相竞开;远望,连绵的大山高低错落,云烟四起,或飘浮山间,或弥漫幽谷;天空没有云彩,高远而空阔……
站在山坡上,放眼一望,山体庞大,视野辽阔,心胸也随之磅礴起来,让人不自觉涌出“壮哉,祖国山河”的慨叹!
我们12点30分开始爬“立立爬”,后来大家差不多都走散了,我到山顶平台(实际是不太平坦的山脊),已是下午6点10分了,居然用了5个多小时。
这个平顶山头叫石门坎,大家跟我一样,以为到终点了,都停下来休息,补充些能量。没想到,山的另一边依然是峡谷高山,我在一山崖处瞭望一番,继续开路。不同的是,在必经之路旁,有一处开满野花的低平大草甸,黄色、蓝紫色的小野花遍地都是。道旁斜坡,高山植物大黄橐(tuo第二声)吾很多,像瓜叶,却是叶大如草帽,太惊人了!我赶快停下来拍几张图片,毕竟我们明天不走回头路了!
跟着人流继续前行,很快又是坡路,两边都是杜鹃林,只有叶,没有花,没草甸好看。好在山不算高,路也比较缓。但这段路下雨积水难干,道路更加泥泞难走,时不时有马儿经过跟我们争道……
走得太久了,又累又饿,又下起了雨,心里便有了畏难的怨气,“怎么这么远,还要多久才到啊”!下行的赶马人说,快了快了,翻过这座山就到了。
好不容易到达山顶,前方,帐篷可见,却还很遥远,估计还得走个20—30分钟。好在目的地一直在视野里,走的又是更加平缓的草甸路,上上下下满山坡的野花在雨中娇艳迷人,脚下虽然湿滑难走,却有些庆幸,自己在最难走的立立爬没有下雨,否则,徒步爬山会更加艰难。
终于走到我们的帐篷区附近,已有先到的队员在等待接应了。我先找到自己的帐篷,放下背包,换下湿衣服,再各处转悠。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