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切的麦田

(2024-06-16 10:17:48)
分类: 生活散文

亲切的麦田

初夏的暖风,吹熟了田间的麦子……

“走,麦田打卡去!”

绵阳游仙仙鹤镇,有成片成片的麦田,规模大,居然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早已在网上传播开来,趁今年麦黄之际,我们也赶着去蹭个热度。

选一个好天气,我们说走就走,驱车而往。走了近一个小时,顺着水泥路缓坡向上,很快就有麦田进入视野,再往前,视野里已是黄黄绿绿一片!

多么亲切的麦田!真的久违了!瞬间,勾起了我那些远去的童年记忆……

似乎很多年了,我家乡已少见麦田,大家都改种油菜了,毕竟油菜是经济作物,油菜生长周期短,收割早,易变现,收割之后正好赶上种玉米、红薯,可以让土地最大限度发挥它价值,一举多得呢!

可是,我的童年记忆里,小麦似乎占据了心灵很大空间。

我家乡是丘陵,没有大平原那样平坦宽阔的地理优势,土地都是依地形小块分割分布的,本不适宜种小麦,但水田少,缺细粮(稻米、小麦)山地似乎都可以种小麦,于是小麦就种得多了。

每年九月,小麦下种,春天,浅浅的小麦渐渐长得越来越绿,这时,地里最先冒头的便是花生豆芽(头一年是花生地)。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事,便是去挖那些胖胖的花生豆芽,可以带回家泡泡菜(没油,其他吃法都不好吃),越嫩越好。有时,拔起的豆芽下面,还有一粒没有发芽的花生,我们便用泥手剥开直接吃了,心里那个高兴啊,简直像捡到大宝了,没法言说!

随后不久,小麦地里便会长出一种杂草,我们叫燕麦。那个年代,需要采青积肥(把各种野草青苗泡进粪池沤肥),我们便再次走进小麦地里,把那些很像小麦的坏家伙统统拔掉,谁拔得多谁得表扬!

随着小麦越长越高,地里又长出一种野草,我们叫锯锯藤,我们会小心地进去拔,一定不要把小麦碰断了……

到四五月,小麦便开始抽穗、扬花、灌浆,慢慢开始饱满成熟了。那年代,最强烈的就是饥饿感,尤其春天,几乎没啥吃的,度春荒是每年最难熬的时候……印象中,有这样的情形,还等不及小麦黄,我们小孩子就会偷偷在田边摘一两支麦穗,用手搓出青青的麦粒,直接生吃充饥,这也是从一些大人那里学来的,没办法,饥饿最是六亲不认啊!

于是,我们急切地盼小麦黄,黄了就可以割麦,然后就可以有一顿饱食了。

新麦磨成面粉(记得那时磨面还是牛拉石磨),或做一个大麦饼,或包一顿包子,或吃个擀面条,最不济也要吃个面疙瘩汤,虽然一点不白(麦麸残留太多),但闻着、吃着这些久违的麦香味食物,已经相当满足了!

小麦收割之后,我们小孩子还会去地里拾麦穗,这是不用交公的,积少成多,以后可以和分得的小麦一起磨面粉,谁拾得多谁就最有出息,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呢!

剩下的麦草,也很宝贝,待彻底干透,就在生产队的晒坝边,码成圆柱锥形麦草堆,等农闲时,再挖掘它的价值。长得粗壮的麦草,取出,轧掉头尾,可以卖往收购站造纸,剩下的还可以分给社员作烧柴,草木灰还可以作肥料,简直做到了物尽其用!

我们小孩子也高兴,晚饭后,大人在晒坝边吹牛聊天,我们就在麦草堆里穿来钻去藏猫猫捉迷藏,完全不顾及麦秸秆上的灰尘会让我们浑身发痒。记得,那时远近各村会不定期放坝坝电影,我们总是欢天喜地,邻近各村我们都会去,无论看过多少次,从不觉得重复厌烦,每次还早早赶到,也总是喜欢跟小伙伴们在麦草堆里疯玩,直到电影开始!

……

我记忆中,小麦只跟我们的温饱相关,无论是青青的麦苗,还是黄黄的麦田,都只是有关庄稼,饭都吃不饱,眼里是没有风景这一说的!

不过,如今回想起来,似乎时间把所有的苦都过滤掉了,剩下的全是美好!有时真的庆幸,我们这代人的经历,真是苦辣酸甜,一样不少!饿过饭,吃过苦,见证时代变迁,赶上了国强民富,丰衣足食的好时代,与新一代最大的不同,是特别懂得惜物!

至于麦田风景,是近些年才有的概念,网上有很多诱人的麦田风景画,我一看,确实震撼人心,去麦田拍人像照,更是近年来的一种时尚!

我一直有个误解,以为只有东北、华北那些大平原才有麦田风景,虽然心动却遥不可及,只能看看别人的图片。殊不知,近在咫尺的麦田也可以满足我愿望了,虽然规模太小,不可同日而语,但能换个角度去看看我心中的麦田,也是一种机缘吧。

……

我正思绪飘忽间,同伴已领着我们开车绕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停车观赏麦田风景的地方。

一下车,就看见路边有人正在拍照,身后便是黄黄的麦田背景,夕阳下,温暖耀眼,与远处的天地、村庄、树木,还有水田融为一体,让我觉得熟悉又陌生……

随后,我们深入田埂,走进麦田,眼前的麦田似乎突然变得广袤起来,风过处,听得见麦穗摇曳轻触时的沙沙声,似大地的呼吸,风里杂着青草味儿和淡淡的麦香,瞬间让我们陶醉!

我们在麦田里各种欢喜地摆拍,当时不觉得,回家一看照片,真的很好看,没想到颇具乡土味的麦田还能拍出如此现代时尚的效果,心中不禁大喜!

后来,我们在当地热心老乡的指点下,又去了一处更美的地方,那才是网红打卡地,在一个山顶上。其间,我们被一路标拦住了,多亏一老乡开车带我们前往……

一下车,一地金黄扑入眼帘,我们吃惊不小,仿佛一脚踏入了梵高的油画里,这是在展览艺术大片吗?

确实,这里地势开阔平坦,面积很大,中间一条水泥马路,正好停车路边观景。由于位置高,这里的小麦黄得更透彻、齐整,远远一望,麦田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微风吹过,麦穗轻轻摇曳,似乎有了生命的层次,希望与丰收同在,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好,很是治愈,我们的心都变得柔软了……灰黄的天光,淡淡的麦香,大地显得格外宁静、祥和,一棵树,一根电杆,一湾池塘,几间老屋,似乎都是极美好的存在,与麦田相映成趣,一幅自然天成的乡村图画,就在眼前!

遗憾的是,天色渐晚,拍照效果不佳,我们只能留下镜头之外的无边诗意,披一身麦香回家!

其实,生活中最简单的快乐,不在乎诗和远方,因为,当下有这么美的麦田,这就足够了!

看到这些亲切的麦田,我只想说,赶快相约去郊外田间吧,看麦田,闻麦香,拍美照,不负大自然,不负好年华!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亲切的麦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