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在路上——翻越折多山

分类: 旅游随笔 |
风景在路上——翻越折多山
一月(8月)之中,竟然三次翻越折多山。去色达回程,我们翻越了折多山。去稻城亚丁,基本算是原路返回,所以又两次翻越了折多山。
折多山,海拔4298米,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有“康巴第一关”的美誉!
折多山是汉藏两地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才算上了一级阶梯,真正进入了高原地区,川西高原实则是青藏高原的延续部分。
折多山是川藏公路318路线的必经之地,“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
印象中,一直都是弯道坡路,长达40.5公里,无论上行、下行,都需要1个多小时,容易堵车,遇见堵车时,时间会更长。
不过,改建后的川藏公路已不复往日的艰险,都是高规格柏油路,平整、宽敞,看起来非常新。比翻越二郎山那条老路,不知好了多少倍。只要控制好车速,在上面驾车的体验感应该相当不错!
但是,由于坡道太长,时不时就看见路边有私家车停在路边,支起车盖散热。如果遇上冬天,有冰雪,估计开车还是很有些难度系数。
人们口口相传的“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虽然如此,能翻越折多山,仍然是一种难得的经历,有无高反,折多山就是一种检验了,加之一路的风景极美,让你能快速感知海拔落差达1800米的山景,随着高度的上升,不同的自然风光会让你应接不暇,精神振奋。
记忆中,一路碧绿,十分养眼。山底多高大茂树,山间为密密实实的大小灌木,很多很多的沙棘;大山高处,多为一望无际的坡地浅草,贴地小野花开得正好;到山顶,植物越来越少,时不时就看见裸露的山体……
而且,高原气候瞬息万变,色达返回,山那边还是阴云满天,翻过折多山却是一派蓝天白云,阳光下似乎草儿更绿,花儿更艳,树叶更亮了。稻城返回时,恰遇雨天,雾笼山头,如仙气般氤氲,飘缈,有时又弥漫沟谷,极富动感。加上位置高、山体大,山谷又深又宽,有种辽远、磅礴的气魄……这是在其他地方绝对看不见的景象。
折多山顶,还有个观景台,三次经过,我们仅停留一次。
这里有宽阔的停车场,有海拔4298米的标志石,有形状不同的藏式白塔。顺着梯级路上行(大约100米),可以到高处的大木塔。道路两侧栏杆,挂满了层层叠叠的祈福锁和鲜艳的经幡;山顶,也许因为风大,高大的木塔上面,早已被五颜六色的经幡裹住,完全看不出形状和材质了。再往前一点,有折多山云海观景台,这里观景,视野自然是超级好了,天气好时,还能看见远处的雪山呢。
遗憾下雨,时间有点紧,我没有上到最高处,就在观景平台四处观望、拍了些远远近近的空镜头。不过,我能短时间内三次经过此地,而且没有任何高反症状,也算很幸运了!
翻越折多山,来去都得经过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全国首座“大熊猫主题文化”网红打卡点,你完全想不到,它竟然是一个服务区——天全服务区。除了高速服务区功能,还围绕“熊猫家园、G318国民公路”主题进行打造。服务区前,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造型笑迎八方游客;几处“318此生必驾”打卡牌,似乎不拍个照,心里还过不去;各种美食超级诱人,居然还有著名的“猫屎咖啡”入驻;很多的拍照点,不仅配上诱人的文案,还提供拍照道具,比如吉他;室内室外,游客都很多,十分拥挤,像个热闹非凡的集市……
高速服务区,原本是供出行者短暂停留的地方,但天全服务区这波神操作,确实称得上创意十足,既赚了眼球,还传了口碑,又是翻越折多山第一站,不得不令人耳目一新,委实难忘,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