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之行(2)——秦岭面目(原)

(2018-09-19 19:31:44)
分类: 旅游随笔

北京之行(2)——秦岭面目(原)

2014-08-19 07:28:26|  分类: 旅游记忆

读高中学地理时,我对秦岭复杂的地形地貌就唏嘘不已。

自古以来,出川的通道就为秦岭所阻,交通很不方便,影响了四川的发展,建国后修建了宝成铁路,出川终于方便了。知道宝成铁路修建很不易,有很多隧洞,但从来都是纸上感知,毕竟没有多少实感。

前几年,也曾坐火车经过秦岭隧洞,但都是晚上,除了隆隆的火车声,窗外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待天亮时火车早已过了秦岭,所以对秦岭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这次火车来去经过秦岭时都是白天,让我有机会把秦岭看得比较分明了。

说实话,这个秦岭隧洞工程真是浩大,若干个隧洞,若干座桥,有的隧洞还很长很长。火车一会儿隧洞进一会儿又隧洞出,反反复复若干次,过这段时断时续的隧洞差不多要半天多时间的感觉,手机也基本没信号,准确说是出隧洞有,刚有信号却又进了隧洞,立马又变无了。所以火车过秦岭,最明智的做法是不用手机,因为既没效果又费电,还不如睡觉或等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风景。

我查了一下资料,吓了一跳:全线隧道304座,延长84公里,大、中、小桥1001座,延长28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7%。全线最长的是新会龙场隧道,4245。修这条铁路真是创举,从此再也不会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感慨了!

秦岭铁路沿线都是山地丘陵地形,山形时有变化,都显得很美。既不像北川平武那样高大、尖峭、突兀,也不像云南那般宽广、低矮、扁圆,特像我家乡的青山,看着很亲切。尤其夏季,满山被郁郁苍苍的绿色植物覆盖,看着它心里有种格外清凉的感觉,虽荒无人烟,却让人清晰地感觉到它有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时不时还有深深的沟谷穿越,青绿的小河潺潺流向远方,跟我们四川山水很相似,有时我都怀疑这就是家乡的景致了。每当列车进入隧道,一股股凉飕飕的冷气就迎面袭来,我曾反复试探是哪里来的冷风,但终究无果。

窗外有不断变换的美景,车内有阵阵宜人的凉风,只要不是硬座,其实坐火车也是很惬意的事,甚至还有比飞机更自由的空间,还能听到大伙儿天南地北闲聊的种种有趣的话题,旅途也并不枯燥寂寞!

也许从小在山区长大,我对大山更有感情吧,过了秦岭,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反而让我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了!

 

 

寒江钓雪

我的第二个目标就是秦岭,因为它将中原大地与川中平原隔了开来,不仅是地理上还有历史上,我想感受这种人文历史分界线的奇特。

2014-08-22 11:13

sdqabc

到处在破坏生态,

2014-08-20 14:29

徐徐清风

传说中的秦岭

2014-08-20 06:15

无辞

过去也乘火车经历过不少隧道,可跟这秦岭来说几乎是小巫见大巫了。

当年这规模的工程真是伟大,多少铁路施工人员的付出,向他们致敬。

2014-08-19 17:49

阿德

有一年我从重庆坐火车到武汉,也是这个情景,隧洞隧洞还是无尽的隧洞。那是车慢又是硬坐,十几小时,坐的屁股痛脚肿。

2014-08-19 08:45

恩畔

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