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岳》备课手记(原)

(2018-09-14 13:42:39)
分类: 教育及诗

《望岳》备课手记(原)

2016-12-08 19:26:40|  分类: 教学资料

     导入:略。

(一)、识作者,知背景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 ,他被称为诗圣。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背景: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解文题,反复读

解题:,望到了什么?从哪个角度望的?望的目的何在?(学生探究后试答,存疑不订正)

充分读:读准,读熟,读出节奏。(师范读正字,学生反复读,划节奏读)

正字:如何?夫:fú,虚词,表惊奇赞叹,没什么实际意义,只是加强语气。

            云。,通假字,层叠之意。

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初感知,识文意

参照书下注释研读,进一步探讨解文题提出的问题,老师参与,解疑订正。

明确板书:

一二句:   高峻雄伟                          (遥望)——惊叹

三四句: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近望)——赞叹

五六句:   心胸激荡,痴望忘归      (细望)——热爱

七八句:   登极顶,抒壮志                          ——表意愿

     距离:    ——

     时间:    ——

     抒:       喜爱、热爱之情

小结:整首诗无一字,却全是向岳而望

的距离       ——

的时间       ——

突出对泰山(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四)、抓词句,析重点

我们对这首诗已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作更深入的具体赏析。

要求:找出自认为写得精彩的诗句,或自己喜欢的诗句,深入赏析鉴别

方法提示:

1、理解句意

2、抓动词或极富表现力的词

3、分析词语的含义

4、指出修辞或独特的写法并具体化

5、分析句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引导点拨。

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集中、聚集之意。用拟人,写出了上苍将一切神奇、秀丽的景色都聚集起来赋予泰山了。

划分之意。用拟人,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隐天蔽日的形象。

这两句诗表达诗人对泰山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五)、析名句,明主旨

反复理解朗读后,老师提示:主旨句一般指诗中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自由赏析。

主旨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仅仅看到了自然界的众山小吗?除了赞叹泰山,讴歌大自然,还可以从作者的志向、追求作深入的思考。

学生讨论后点拨:

作者24岁写这首诗,当时非常年轻,意气风发,他心中有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

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知道,此处杜甫的望岳也是指他的政治理想的。

泰山的高大——代指诗人志向的远大

会当:一定要。表明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凌绝顶:可以高瞻远瞩、俯视一切

小结:本诗以入题,赞叹泰山高大,讴歌大自然的神奇秀丽。希望凌顶而小天下,以抒雄心壮志。 以泰山的高大和诗人的志向远大比较,衬托诗人志向远大。

主旨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瞻远瞩,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六)、能举隅,善运用

练习:分析回答

1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乍一见泰山,惊叹夫如何之余的揣摩之景。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这一景色。(20字以上)(2分)

     2、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字好在哪里。(3分)                                                                                       

     3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当” 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七)、拓展:走近杜甫,理解杜甫

其实,比起李白的浪漫豪迈,杜甫的一生只有青年时代有过豪壮情怀,他的一生都在贫病忧苦中度过,他处于社会底层,也最能领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尽管自己很不幸,但他却是一位最具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

 

朗读博客自创文《忧苦诗人杜甫》

 

 

 

 

 

2017-01-20 10:21

普天乐

精耕细作,探幽入微。学习,欣赏!

2016-12-21 09:36

欣欣然

来听姐姐上课了哈

2016-12-09 07:46

冯君瑞

我也要来听课哈!

2016-12-09 09:07

 茶香悠悠 回复 冯君瑞

哈哈?,要的!

2016-12-09 02:07

听雨枯荷

来听听课,好像坐在教室里!

2016-12-09 06:52

 茶香悠悠 回复 听雨枯荷

哈哈?谢谢捧场啊!?

2016-12-08 20:37

太阳花

姐姐真是个认真的好老师

2016-12-08 20:42

 茶香悠悠 回复 太阳花

哈哈,这个你也看啊?谢谢妹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