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专家——王新月教授简介

标签:
民生开讲青岛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中医专家健康养生讲座 |
分类: 专家简介 |
主要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急症组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炎症性肠病全国协作组组长,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
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规律与机制研究:
1.中医药调整胃肠功能和修复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2.比较不同治法及相关功效中药方剂,对以免疫损伤为核心病理过程的溃疡性结肠炎的多环节作用特征,探讨提高粘膜溃疡修复水平、调衡机体免疫反应,以降低复发率的中药择时治疗思路。
3.比较不同性味、不同品质中药配伍在影响胃肠功能及修复胃粘膜损伤方面,所表现出的功效特点。
4.酒精性肝病的中医病机特点、演变规律及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
5.酒精中毒及酒精依赖的病理特点和中医药的治疗与戒断作用研究。
科研与获奖: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于炎症性肠病肺支气管病损出发的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研究。2.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络通的研究。3.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临床评价与优化。4. 国家科技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论治的规范化方案研究。5. 国家科技部中德合作课题-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于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课题2项。中医药不同治法、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规律与作用机制分析获得2006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医药解酒保肝理论与作用机制研究获得2002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写的《医学博士信箱--胃与肠道疾病》获200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奖一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5部。
教材编写情况:
主编:《中医内科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双语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国际中医药从业人员考试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名著名篇临床导读--内科病证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副主编:卫生部“十一五”高等中医药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内伤杂病临床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