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栩周教授,现任国际眼健康联合会主席,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会长。兼任培黎大学中医系教授,意大利中医学院、米兰中医学院、法国巴黎达芬奇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研所针灸学院客座教授,意大利养气功研究会名誉会长、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美容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马栩周教授受家庭熏陶极深。青少年时期,即常随父(当代著名武术家、养生学家马礼堂先生)出诊,不分昼夜,时常为抢救垂危病人,进行气功针灸和气功点穴按摩,医疗气功的神奇效果和父亲马礼堂老师的敬业精神使马栩周教授感受极深,下定决心向父亲学习,也要用毕生精力去从事气功医疗的研究和实践。
大学毕业后,跟随父亲从事医疗工作。在此期间,接触了大量的奇症怪病,极大的丰富了她的临床经验,为日后的气功医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父逝世以后,马教授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整理了父亲生前全部著作,从而加深了对中医养生学理论的理解和针对性的应用。在此期间,她着重选择了眼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进行研究。
众所周知,眼科的难题众多,特别是眼内科,诸如青光眼绝对期、退行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的眼底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及弱视、远视、近视、眼球震颤等,这么多的令人头痛的难题,目前眼科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而在世界上,还有上百万即将或已经生活在黑暗中人。中国的医学宝库是无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医学宝典《黄帝内经》上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又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以及后来的许多医学典籍,都把眼睛和脏腑联系在一起。因此,她认为研究眼病,首先必须在培植脏腑真气、疏通经络上着手。依赖祖国医学的这些原理,结合运用父母发明的健身锤,对患者进行全身性的整体调理,以改善眼部微循环,治疗各种疑难眼病,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马栩周先后出版发表的著作有《正宗马礼堂养气功》、《马栩周眼病捶疗法》、《养气健目功》、《六字诀洗髓金经辨证施治》等,以及论文《六字诀对冠心病的治疗》、《六字诀对肝病的治疗》30
余篇,共百余万字,丰富了医学气功的内容。她曾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中多次讲授老年养生方法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应用青少年健目操在广州署前路小学创办了无近视的班级。它不但能治疗包括近视、远视,散光、斜视等眼病,更对眼球震颤,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绝对期,退行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疑难眼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十几年来,她走访了欧、美、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很多患者因她摘掉了眼镜,更有视力欠佳或将失明者重见了光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体育报〉、〈香港大公报〉、韩〈国东亚日报〉、美国〈世界日报〉以及〈武魂〉、〈健康与科学〉等20余家媒体作了转载或报道。

北京国际爱眼中心:朝阳区白家庄东里23号C座19D
邮编:100026
电话:010-65901622
传真:010-6590162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