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2013-04-02 15:52:38)
标签:

崂山

与民同乐

孔席墨突

杏花春雪

文化

分类: 如如善美

清明踏青,重阳登高,是传统文化中有关登山的,有个成语“孔席墨突”,意指孔子和墨子的勤劳,席子没有坐暖,烟囱没有熏黑,又去别的地方。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言明孔子是登山爱好者。墨子是墨家开山鼻祖,据说是爬山痴迷者,墨家弟子常以爬山强弱论英雄,春秋时墨家与儒家同为显学,秦汉后墨家化入儒道等家。儒家讲仁者爱人,墨家讲兼爱,殊途同归。

崂山东拔沧海,气象万千,峰峦涧壑,别开生面,崂顶海拔1132.75米,是中国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上第一高峰,崂山方圆四百多平方公里,群峰逶迤,山海相接,自有文字记载起,世外仙客、仁人志士、达官显贵、山民樵夫之体健者,莫不以登崂山而观沧海为乐境。秦始皇登崂山因其艰劳而始称劳山,唐玄宗慕其仙而称辅唐山,李太白在崂山餐霞食枣,宋朝文豪苏东坡,在诸城任职时没来崂山,竟让黄宗昌为之搦笔惋惜。

近代科技发展,修车道至山下,为登崂山带来更多便利,早在德人统治胶澳时期,特意在崂山开辟16条登山路线,倡导德人及市民爬山,开近代崂山野爬之先河,周至元《崂山志》中,载有明朝官吏陈沂、明末清初名士顾炎武、民国教育总长傅增湘的崂山游记、序记,孙中山先生曾在1912年金秋游览崂山登上崂顶,可惜没有留下游记,现今只见到一张题字照片。看来爬山,尤其是爬野山,实为古今爱山者之绝大爱好。

今年清明前夕,三月三十日,天色欲雨欲雪的,我与众山友从仰口上山,路口显眼处,有省府的森林防火通告,还见本地防火封山的横幅,至大水渠,见环坡车道已修好,是很好的骑行、防火通道。崂山方圆不大不小,早出晚归,驴行一日,恰到登山健身的好处,防火与爬山,实际是个并不矛盾的问题,古人和前辈都已解决的事情,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却成官民纠纷的难题,匪夷所思,不知是进步还是退步。孟子曰:“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自然之美,美在自然,有时快乐很简单,同乐而乐,境界也。

笔者以为,崂山与别山不同,崂山耸立于大海之滨,为半潮湿海洋性气候,崂顶之上,半年左右时间有雪,随意从海上飘来一块云彩,都可能化作山雾山雨,滋润万物,加之溪涧遍布,尤其东麓、南麓,大小河流、大小水库,举目皆是,崂山的新生花岗岩地貌,峰石高耸,南北东西纵横,山险径幽,迷人心扉,高崖深壑,林石相隔。北麓、西麓靠近居民区,三标山、青峰顶一带草坡较密,可加强防火举措,小崂顶、河东村、长岭村一带有防火道,可很好利用,防火期内增强巡防,一些水石较多山地的防火等级可调整,不必因噎废食,将全民登山健身的自然环境,变成难为自家的牛角。

很多年前,浮山还不在市区,那里有设网捕鸟的,不少鸟儿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虽然多是候鸟,也受世界公约的保护,后来登浮山的市民多了,鸟网就没有了。08年爬山,见石门山一带有很多网鸟的,驴友见到鸟网就破坏,爬山的人渐多,鸟网也没有了。以前去小崂顶,因那里溪涧水少而很少去,几次去都发现捕鸟的大网,驴友见到就动手,不用号召,自发的,有次我和队友从网上解救了一只花翎黄喙的小鹰,将它放飞,听说那样的小鹰在外面能卖两千块,近来去小崂顶的驴友多了,鸟网也不见了

有一年四月中旬,我陪石家庄来的同学到崂顶游玩,遇漫天大雪,山林银装索裹,喜称梨花雪。上周六,西方复活节前一天,刚从仰口上山不久,天空飘落零星的雪粒,开始不以为然。上午十时许,大队人马至庙岭口,小憩,等候后面队员,这时,天空飘下大朵大朵的春雪,继而雪密,片刻竟至山林莽白。本想去河谷午餐,见飘雪意浓,便冒雪返回庙岭口,经右边山道去白云洞,白云洞的玉兰花正在含苞,我去青龙石上看看,雪后石头湿滑未深入,后来独上白虎石,远眺雕龙嘴河谷和水库,春雪滋润,烟雨迷蒙,好似一个陌生美丽的江南女子的梦境。

从白云洞沿新修的石阶路至雕龙嘴村,村头山坡有大片的茶田,翠绿油然,海影波光,三月烟雨,如梦如幻。见山脚坡口,一树树生动的杏花绽放,粉白如翼,映山映海,杏花春梦,似睡似醒。春鸟的身影,在迷蒙的天空飞逸,春鸟的鸣叫,是湿润而柔软的,春鸟的笑容,潜伏在春天烟雨中,仿佛生命中无形的邂逅。感叹春天的美意,看不到的比看到的更多,想不到的比想到的更多,这么多的春雪降临,似乎又有孤独的惆怅,了无遗憾也非春天的全意,有时,更多看不见的春色,已然潜入更多的梦里。

宁静的小山村,可能从明朝时就有人聚居,海边那棵几百年的老榆树,我曾在某个春天去看望它,在这个春雪迷蒙的日子,海水中也有春雪溶化后的碧影。因了这杏花绽放的烟雨,我把这场春雪称为杏花雪。美丽的杏花雪,和崂山春迟的杏花有关,爬山也是如此,我到崂山来,又从崂山去,春山春水,千树万蕊,春山屮屮,春水潺潺,春花醉人,春雪飞梦。曾有一位仙子,相约了诗友,在天心池把盏赏月,曾有一个人,回忆野爬崂山的故事,讲给前生后世的爱山者,你的梦,我的梦,杏花春雪的梦,崂山之恋的梦。

 

2013/03/30

 

附录周至元《崂山志》记载的德人登山路线和2009年笔者近年走过的几条穿越线路

 

德国人十六条登山路线

号路自大崂观东入九水逾太和观蔚竹庵而达滑溜口北,越没日岭西经白云洞东降至海滨龙嘴南抵华严而至
    号路亦自大崂观起北经窝村东行以达土堑岭折而东南行抵滑溜口,由口直南上登巨峰复西南下折而东与十四号路交复东南上经天茶山前明霞洞越聚宝峰至太清宫此路为西北东南纵贯线两端煞费攀缘中途以道出岭颠转成平坦
    号路由大崂观南升儿石屋沿桑家涧过泻云瀑道出赤不拉崮下折东南过官劳石屋柳树台希望岭东上巨峰东南向下经铁瓦殿越海门涧东北行过上清宫越仙桃盆岭下抵太清宫而止此路亦为西北东南之纵贯路,与二号路成人字并行线
    号路由王子涧南行至北坡折东北行经大圈子与五号路合抵明道观止此为中部之横贯线升降不甚艰险
    号路由滑溜口东行过明道观循那罗延山之阳抵海滨而止此为东部横贯线攀跻维艰然风景幽邃
    号路由土堑岭正东行经塘子观太平宫抵海而止此乃东北之横行线所经溪谷峦峰皆称秀美
    号路由巨峰西南行而西而南过迷魂涧循凉水河东岸而行抵大河东而止此为中部之迂回短线路平坦而风景秀丽
    号路由土堑岭南行经蔚竹庵东南行抵二四两路交处而止此为北部之纵贯线蔚竹庵以南景物较佳
    号路由东窑东北行过大河茶涧西岸东北行逾桃花坡上太守大圈子截三四两路交叉处以达鱼鳞口之源头岭上与八号路合次为西南部之纵贯短线始终皆沿涧行故风景绝佳
    号路由柳树台东北至太和观折而北逾土堑岭沿炮车河至炮岗子折东至萧旺循东海路南抵太清宫再由宫西逾梯子石清河至烟云涧西北达登窑而至。次为环崂一大迂回线乃诸路之最长者
    十一号路由官老石屋东行过老君台双石屋沿内九水抵鱼鳞瀑自此攀崖南上与九号路合次为中部之纵贯短线
    十二号路由河东村北行与二号路合乃十六路之最短者
    十三号路九水东行过好涧地折北经席山之阳截十六号路东北行逾牧舍复东北过北坡折而东而东北逾狼山之阴东经大圈子与九十一诸路会此为中部横贯短线所经多小村落景致又异
    十四号路由东窑东行过砖塔岭东北行逾森林公司紫英庵口沿漩心河而下过望海岭以达华严庵此为西南东北之直贯线路直且平虽屡降其陡不觉其劳
    十五号路由柳树台东行过三号路折而东南与三号路合此为柳树台与大圈子之沟通线线亦甚短
    十六号路窑沿北涧东岸北行过牧舍截十三路西北行抵九水庵而止此为东窑九水庵间之纵贯线

 

2009年笔者走过的三条经典大穿越线路

1、发烧驴友级三顶穿越:仰口-庙岭口-绵羊河谷-滑溜口-山门-五岔-北观景台-崂顶坎门-紫英庵口-石缝-天茶顶-天泉-烟袋锅前-鸡石口-鸡石山-大流顶-天门后-南天门-天门涧-流清河。

2、强驴级五顶穿越:流清河-将军槽-天门后-大流顶-鸡石山-鸡石口-天泉-天茶顶-石缝-紫英庵口-崂顶坎门-五峰仙馆-黑风口-柳树台-青峰顶-慕武石-大石村-鹅涧-小崂顶-汉河。

3、超强级五顶四瀑穿越:流清河-将军槽-大流顶-鸡石口-化化浪子-上清宫-龙潭瀑-明霞洞-天泉-天茶顶-紫英庵口-崂顶坎门-五峰仙馆-黑风口-潮音瀑-蔚竹庵-飞龙瀑-观崂水库-飞云瀑(泻云瀑)-青峰顶-大石村-小崂顶-汉河。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与民同乐话登山(附《崂山志》记载德人登山路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