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征途》
(2025-01-31 11:21:02)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原创诗词杂谈 |
分类: 诗集 |
静夜生闲愁,
倥偬数十秋。
孤军开肇域,
饮马漠北头。
霜风蚀劲骨,
壮志断难收。
山河何锦绣,
寇血褐貂裘。
立马顾千州,
烽烟九霄柔。
心祭袍泽骨,
泪酎醉箜篌。
释义:无有战事的营寨,夜是静谧与温润的。没有硝烟、嘶吼与裂帛的声音;没有焚烟、汗臭与血腥。这短暂的真空般的独处,必定是无尽的松弛与放飞思绪的。如同濒死的人会在脑海中走马灯式的回放一生影像,几十载戎马倥偬也历历在目、涌上心头。为了家国决然孤军踏上征程,开疆扩土一直到饮马漠北巨湖。即使一路征战的劲风霜雪磨砺着少年傲骨,但纵任鬓发成霜、肤裂沟壑,一往无前的志向却决然不改。重新踏上征途,看着沿途的锦绣山河春光烂漫无尽爽朗。而低头看看身上的铠甲外御寒的貂裘,已经被敌人的血沾染得凝团结缕,色也成了没有光泽的黑褐。莞尔一笑,在马上回望征伐就手的千州城畿,随风飘向的烽烟已经化作柔云轻浮,更多的不是感慨与庆幸,而是轻松与舒爽。再转头望向前行的方向,却有酸楚涌上鼻腔,举一杯浊酒和着滴下的泪洒向四方吧,祭奠那曾经休戚与共的兄弟班的战友。他们曾与我并肩浴血,此刻却留枯骨在曾经的路途。而胜绩与荣光并不是仍旧前行的我执念心头的,反倒是过往每一次攻城拔寨每一次化险为夷每一次势如破竹时的豪迈与激扬,才是留存在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今夜若仍未近战事,仍有难得的休憩。那必定唤一场箜篌乐舞,不为自己的享乐,而是用慷慨与疯张的情绪,去掩盖悲伤与怀念,去掩盖痛惜与柔肠,去犒赏下一次杀伐前的疲惫,去唤起决绝与勇往再踏征程。
袍泽:源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兰白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首诗讲士兵出征的故事,歌颂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袍"和"泽"(通襗)都是古代的衣物名称。后来,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