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雪》
(2024-02-11 23:44:25)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原创诗词杂谈 |
分类: 诗集 |
天幕霄霭隐重关,
风刀敛刃欺胆寒。
弦作悠悠卧龙吟,
旌幡十里三军还。
释义:大雾迷茫,似是天降帷幕。重楼难觅,颇肖云遮雄关。天昼若将暮,风凛冽而无声息,如同大战前刀还鞘、马裹蹄、旌旗卷、兵藏甲胄。越是眼前这般平和,越有令人心惊胆寒,踟蹰不前的不安。想必春秋时楚军伐郑,叔詹应对以空城计,城门洞开,街市如常,人流如织,楚相(令尹)公子元登高远望,却见城头隐现旌旗甲胄,半遮半掩,就是类似今日这将雪前大雾迷茫的萧杀之氛围吧。当年公子元疑之有诈,暂令三军(左、中、右)按兵不动。待探报混入城中得知并无埋伏转而回报时,却惊闻援郑之齐、鲁、宋三国大军已近。为退兵时不被郑军追而掩杀,营寨皆留,旌旗依旧。人衔枚、马裹蹄,连夜顺利撤军。以空城计对空城计,疑兵对疑兵,实古人之大智慧。而今日之雪未必不落,也许明晨高楼凭窗一望,如同楚军兵退后留下的遮天蔽日十里旌旗、帷幄,一夜好雪覆压目力所及而成苍茫腊色。雪落混沌去,映寒满目清。终于不再有三鼓而不出击的恐慌与惊惧,亲证草木非晋军迎战,风声鹤唳非王师追击。我就能体会当年叔詹城上凭上下盘旋之飞鸟而断言:“楚军已退。”的自信与安然、轻松与舒畅了。
霄霭:雨雪前的大雾。霄 (形声。从雨;肖声。) 霄,雨霓为宵。--《说文》
雨霓为霄雪。--《国语·齐语》。注冰雪杂下者谓之霄。”--《淮南子·原道》 霄霭而晻暖。--王逸《鲁灵光殿 》
敛刃:归鞘不露锋芒。
卧龙吟:后世诸葛亮西城再演空城计,所奏之琴曲。据说司马懿听曲中中正平和、清微淡远,毫无惊惧与杀伐之意,思忖再三,明知不诈而退兵。
旌幡:泛指旗帜。唐·雍陶《赠金河戌客》诗:“戌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唐·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诗:“烟雾未应藏岛屿,凫鹥亦解避旌幡。”
前一篇:《折》
后一篇:2024年0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