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2023-07-23 18:22:23)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原创诗词杂谈 |
分类: 诗集 |
远影深沉入裀褥,
近抚腴腻犹膳犊。
若非贪欢清凉酎,
华胥驰骛猎金乌!
释义:神马鬼天气,热到人茶饭不思,衣衫尽湿。大早上起床,就看到床单湿出了巨大的人形,而自己的身体不但像是上岸许久的无鳞的鱼,湿滑黏腻且吹弹搔抓皆可糜破。亦如同那已经被蒸熟端上宴席,诸侯招待巡守的王的礼食牛犊。此刻只是看着外形完整,而其实酥烂脱骨,绵软肥嫩。就连那蒸烹后的原始的牛的熟香,似乎也正在我鼻息萦绕。传递着已经放弃抵抗,牺牲献祭后毫无腥臊戾气的美味与涅槃。这人间真的是太难了!原以为两餐一宿,片瓦遮头已算是容身立命了。而无情的人群和无情的天地,都竭尽所能的展演它们的能力,炫耀它们的手段。直逼迫着我再辛苦些、再卑微些,直到我心甘情愿、卑躬屈膝的交出我的命和我的魂灵,去向它们谄媚和屈服。怂人也有那么点硬性,没被千锤百炼到碎如齑粉,就仍然是我自己的主!欢喜在这样竹笼瓦釜中蒸煮一般的天气里,喝着冰镇醇厚的酒,享受那冰与火之间无可描摹、无可比拟的曼妙欢愉;喜欢那醇酒入喉、入心、入魂后的畅爽与迷醉,分不清人间或是仙境,往昔抑或未来,尘土还是浮云;欢喜那种确定和踏实的魂灵,清醒的操控着飘摇和凌乱的身躯和脚步,用最深沉和顿挫的心音,呼喝出满腹牢骚与恣意谩骂。彼时清凉在胃、在头脑、在魂灵深处,只是假借着焦糊酥烂的躯壳,去释放那愤懑的燥热与暑气了。但凡有一朝我不喜欢这种存在与矛盾,清醒与昏沉。那只消梦中跨上我的天马,驰骋在玄天境域,找到那令凡人恐惧和苦楚的金乌,将它一箭射落。天域人间,哪还有敢令我不爽的存在?!
远影:远远的影子。近影小而远影大,这里指将床单汗湿出巨大的人形,犹如夜里灯光后巨大的影子。
裀(音因)褥:指褥子上铺的床单。
腴腻:暴汗后身体黏腻如龙头鱼的丰腴、嫩滑、胶黏、油腻的触感。清光绪《揭阳县续志》说佃鱼又称“孱鱼”,说它“身柔骨软,鳞细口阔齿多”,“孱鱼无骨,腴腻如膏”“孱鱼”即龙头鱼。
膳犊:招待天子的最高礼节餐食。这里指夏日濡汗,身体有蒸熟的牛犊的味道。《礼器》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
清凉酎(音纣):冰镇后醇香可口的美酒。榨槽以出酒。屈原《招魂》:“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王逸注:“挫,捉也……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捉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挫糟即压糟、榨糟之类。
华胥:梦境的意思。《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於华胥氏之国。
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黄帝
既寤,怡然自得。”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或作梦境的代称。 宋 王安石 《书定林院窗》诗之一:“竹鷄呼我出 华胥
,起灭篝灯拥燎炉。” 清 黄遵宪 《寄怀左子兴领事》诗:“十载勋名辅英簜,一家安乐寄 华胥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四处都是愁城?何处是 华胥 国境?几次想,仰我三尺长剑,令我魂儿飞升!”
驰骛:搜寻中的有方向和目的的驱驰。《汉书·音义》直骋曰驰,乱驰曰骛。
金乌:太阳。三足乌又称三足金乌,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黑乌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是金光闪烁的"红光",故称"金乌"。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之一,金乌形象原是二足,西汉后期演变为三足(详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足金乌),因为不同于自然中的乌鸦,加一脚以辨别,三足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鸟名,为日中三足乌之演化。三足乌亦称"踆乌",居于日中,有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