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尽》

(2022-08-16 23:35:58)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原创诗词

杂谈

分类: 诗集
疾风万里荡秋歌,
蜃气蒸烟立摧折。
无寐不意悯林蝉,
棂窗影舞梦娜婀。


释义:疾风鼓荡,如奔袭万里而来。传达着秋的凉意和音声,让人一下子从濡暑的烦闷中解脱出来。白日里仍处处蒸腾扭转的热浪,使人喘不上气、湿透了衫、晕眩了天地而产生各色幻觉的濒死,一瞬间尽皆如被摧折、被冰覆、被贯通般清醒和活力了。似乎一下子就可以听到枝叶的摇荡,幡幔的鼓卷,也看得见云的行走和热浪的败退。难熬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夏,终于在羲和(给太阳驾车的神)炫技后重归了循环造化,让几近涂炭的万物生灵得以喘息修养。这样爽朗的夜,却依旧没有倦意。听着耳边风声鼓噪,感受着如同山罅深河的清凉。那种如被拯救和如释重负的轻松和脱力感,让身心都失去了平静与倦怠。如同目视着刚刚逃脱的深涧与激流,即使脚下是可知的坚实和满脑的空白也仍需要大口的喘息和颤抖。风摇曳着树影飞叶,在我的窗上演绎着犹如月宫歌舞般的盛大与美好。而我却不被这婀娜曼妙的舞姿所吸引,怜哑声的鸣蝉、风败的残荷、将行的新雁.......希望早些入梦安眠,享受这新秋的舒爽和霓裳醉舞的无状吧......

歌:风的声响,也有如歌美妙的意思。

蜃气:亦作“蜄气”。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史记·天官书》:“海旁蜄气象楼臺,广野气成宫闕然。”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遥望海中,若二人像。朝视沉浮,疑诸蜃气,夕復显晦,乍若潜火。”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会母》:“谩委蛇 淄青 道,万里晴光重照,会见波恬蜃气销。” 何其芳 《画梦录·炉边夜话》:“在那辽阔间也许有长春的岛屿,如蜃气所成的楼阁。”

蝉:宋诗人晁补之的《季夏即事》红葵有雨长穗,青枣无风压枝。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

娜婀: 犹婀娜。纤长柔美貌。 汉 陈琳 《迷迭赋》:“立碧茎之娜婀,铺綵条之蜿蟺。” 唐 元稹 《红芍药》诗:“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娜婀。”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黄开元 , 湖北 人,本优伶也,颇娜婀有姿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空》
后一篇:《中秋无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