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神仙立领
神仙立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36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境由心生》

(2022-04-05 18:59:14)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原创诗词

杂谈

分类: 诗集
花本无意香示人,
人枉陶然花报恩。
东风从不识阿谁,
谁借东风赋春文。

释义:花并不是具备人性的生灵,并不会对生长和开放赋予什么意义。感知了温度与润泽,被时节唤醒,自然会萌发盛放。而养花与咏花的人,给了它拟人的情愫,似乎花的娇柔艳色,并不完全是自然的造化,更是在回报养育或者是报答知音。如同诗文中的东风不识桃花面、桃花依旧笑春风,虽然是一种借着拟人手法去表述情怀,但总归给事物之间定义了绝对的关联与因果。然而,花也罢,人也罢,东风亦或是春,原本没有必然与因果的关系,各自是独立且本来的存在而已。只是借此来表达心境、意境的人,用它们当做因由与借口,生造出关联与密切、情怀与恩典、生命与升华的。这世间的一切,总被玩弄文字的人用作假借、虚拟与夸大,表述的却是他自己内心想要诠释的无关的本来。被当做绳索、阶梯、蹬踏,于花、于东风、于春而言,想必也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悲哀吧。但如果成就出的那诗赋文字,能给人间传递出温暖与柔情,被掰开了、揉碎了、化作齑粉的本身,也算是不枉存在的意义了吧。

枉:曲解。

阿谁:唐宋时期口头语言,也常用作禅林语。意即‘谁’。‘阿’字乃发语词,其音为‘屋’,对人亲匿之称多冠以‘阿’。我曾做过深究,唐代诗词中,文字口语等多以陕西方言古语发音,基本雷同现今陕西话‘沃’,一般人想不起比较捻熟人的名字,多会说‘沃’谁(sei)。魏晋以后,其风尤盛,或冠于名上,或冠于字上,或冠于姓上,如三国志所载吴国吕蒙有‘吴下阿蒙’之称,乃至于俗呼小儿常称阿某,故‘阿谁’即为‘谁’,乃‘何人’之意。于禅林中,常用来转指佛性,如‘他是阿谁’、‘阿谁话断纸’,均为参究公案时之口头用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云》
后一篇:《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