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行简记:格根塔拉草原

(2012-07-16 13:26:36)
标签:

内蒙古

草原

格根塔拉

蒙古包

经济

旅游环境

建筑

摄影

观其澜

杂谈

 

初夏时份,我去了内蒙古四子王旗的格根塔拉草原。

于我而言,草原是极富魅力的土地。儿时曾经看过电影《鄂尔多斯风暴》,虽说黑白电影难觅草原风光,但影片中的福晋、王爷、蒙古包却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北京知青姜戎的小说《狼图腾》,展现了当代草原自然式微、物种减少、人类精神雌化的镜相;草原歌王腾格尔那苍桑的歌声和音色能使人陷入深沉而又难以表白的情怀之中,震撼心灵不能忘却;蒙古民族当年极为广袤的疆域版图,人类世界为之震惊,这个南北征战、强悍的游牧帝国又如何衰落?曾经的北京知青张承志在内蒙古生活多年,他的散文随笔犀利洗练刻画了蒙古民族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以及产生的似乎不可撼动的凝聚力量。蒙古民族以其地域、文字、人口、历史,在华夏民族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波音客机冲出湿热的云层向北飞去,透过机窗我看见雾蒙的长江。此时的南京进入了初夏的雨季,湿热的云幔笼罩着江南,雨水和高温交织着轮番袭人,江南如同一个硕大的桑拿房。我庆幸可以短暂离开湿热的江南,去投身到有着蓝天、白云的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的怀抱。客机降落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凉爽的清风、清透的视野、湛蓝的天空使人精神为之振奋。当晚,我们住宿在呼市创美戴斯酒店。

从呼和浩特市去格根塔拉草原,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上午,我们的旅行车沿省道前行,一条高速公路与我们较为狭窄的省道平行。我颇感奇怪,为何不走高速路。导游告之:这条高速是单向车道,返程走高速,并说:车途经武川县、四子王旗乌兰镇才进入格根塔拉草原。我们离开呼和浩特市,远远就看见连绵的山脉,导游小于介绍说:这就是阴山。“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芒,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黄口小儿都会背诵的古代诗词就讲述这个地域昔日的风光。星移斗转,桑海变迁,九曲黄河在这里优美地呈几字型转了个弯,这块地域称之为河套地区。有着“塞上江南”美称的河套地区如今仍然是水肥地美,呼和浩特满大街都有“河套王”的酒广告。但是,今天阴山北麓昔日的草原风景已经成为历史的定格,人口和气候的变化使这里没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我想,这是人口和气候变化的结果。唐宋时期边塞诗人王之唤、王昌龄时代的阴山下,一是人口稀少,冷兵器时代部落间的战争是人口减少的重要手段;二是草地广袤,人均草场资源配给丰富;三是降水丰富,气候适宜,草场茂盛。

我曾经两次途经玉门关,那是古代的边防重镇,丝绸之路的要道。如今在那不毛之地的戈壁上,低矮的玉门关没有想象中的壮美,甚至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商贾驼队的集散地,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玉门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关隘旁特别展出了一块城墙的断面,人们惊叹的是:玉门关的城墙竟然是土和芦苇交替重叠堆砌而成。大唐时代玉门关的环境想必是水量丰沛,芦苇茂盛,在这古丝绸之路的要道,镇守边关的将士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巧妙地修筑了城池。倘若唐代的玉门关是我们当今看见的戈壁地貌,想必守城的将士和商旅将无水可饮,军事关隘的选置也会贻笑大方。古代文学的诗词意境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人们云游四方、浪迹天涯的旅途,有了文学、历史、自然、人文的追溯、比兴和关照,“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阴山山脉蜿蜒起伏,沿东西走向一字排开,山上多是低矮的灌木,少有树木。这里是昔日的古战场,我想起唐代边塞诗中的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刀光血影、马踏沙场、和亲征战、戍边屯兵,疆域版图的血刃拼杀,一部华夏史有多少笔墨记载了阴山的历史故事。我不得而知。   

旅行车越过阴山,就经过武川县城,车辆穿城而过。此时感觉光照强烈,阳光洒在建筑物上令人眩目。出城北行,就是无垠起伏的草原,在湛蓝的天空下白云舒卷,风光无限。虽说,现在政府大力推行“退牧还草”的政策,但是草原上的草儿还是那么稀疏,梦中如茵的草原相距我们是那么遥远。

车到了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就在旗所下辖的乌兰镇。名不见经传的四子王旗现在已名声鹊起,因为这里是中国航天中心飞行器的着陆场,神州系列的飞行器都是在这里着陆。旗所在的城市街心花园有以航天返回舱为形状的大型园林绿化景观,当地人以此而自豪。

在格根塔拉草原腹地,在悠悠的白云下,可以看见远处散落的白色的蒙古包群,这些都是接待旅游者的度假中心。我们的目的地到了。旅友们来了精神,为之振奋,车载电视关闭了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的播放;导游拿起话筒介绍起令人乏味的导游词。旅友们个个洋溢着兴奋和期待,太阳帽、防晒霜、户外服、照相机,女士们甚至于戴上了手套和防紫外线口罩,大家全副武装——防晒。从呼和浩特到格根塔拉草原,我们经过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

格根塔拉草原接待中心的建筑物有三层楼高,内设可供千人进餐的宴会大厅、舞台和若干用餐小包间、小卖部、奶茶店,整个接待中心清洁有序,无羊擅味道,难得见苍蝇骚扰,服务员衣着蒙古族的服饰,服务管理训练有素。我曾经去过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不想草原上苍蝇群飞,甚至于有牛虻叮人,进餐时众人招摇摆手以驱赶令人厌恶的苍蝇。两相比较,格根塔拉草原的管理的确上了水平。

“让开,马来了!”手持对讲机的服务管理人员大声地招呼游人。我们看见一队手持三角旌旗飞驰的马队奔来。原来这是来了贵宾,马队作为迎宾前导车在前面引路,后面有几辆豪华小汽车。看来是入乡随俗了。服务员沿红地毯列队迎候,手持兰色的哈达。小汽车停在红地毯旁,先下来一位貌似秘书的年青人,他和接待中心的管理人员经过简短的交谈,年青人这才打开车门,车上走出一位体格壮实的中年人,其皮肤较黑,短寸头发、脖子粗短,服务员迎上去献上了哈达。有游人说:是煤老板?。

我们居住在草原的战车蒙古包。所谓战车蒙古包,是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外形设计成蒙古民族成吉思汗时代的中军战车,有车辕、车轮,车上设置一蒙古包。其实,这就是独栋别墅,只不过外观设计成战车蒙古包的形态。整个区域大约有60余栋建筑,而且现在还在建设中。

战车蒙古包是个双人标间,独卫,一桌两椅,无电视和网络,室外有一小露台,透过净洁、硕大如墙的落地窗可看见满目的蒙古包和蓝天白云,倒在床上可见如同苍穹般的蒙古包对称的美丽圆顶和支撑棱条。

我们同行的旅友不乏有专业的建筑师。我们不免对战车蒙古包的建筑创意评头论足。一是外观古朴;二是内部现代;三是抬高基础,远离地湿;四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战车蒙古包排列整齐,有小径相通。我住宿在七排1号。“这就是我们远方的家,仅仅住一天的家。”旅友们兴奋地在各自的蒙古包前留影拍照。

草原上的活动大都是:骑马、射箭、喝奶茶,欣赏蒙古摔交和马术表演以及篝火晚会。旅友或骑马、或射箭,各取所需,自得其乐;有的还在蒙古包里打扑克,他们说:草原精彩的是清晨和黄昏。

夕阳开始西斜,阳光没有那么强烈。旅游者来到小河旁的广场,观看草原的固定表演项目:摔交和马术表演。蒙古族彪捍黝黑的小伙如同铁塔般,他们身着皮质的摔交衣,膀粗腰圆。蒙古式摔交与日本的相扑相比较,运动员都是体重超人,但是,日本相扑按运动员的体重而分等次,可蒙古摔交却不分重量等次。

摔交和马术表演赢得旅游者的鼓掌和喝彩。蒙古摔交注重技巧,虽然运动员膀粗腰圆,可是对手似乎用“四两拨千斤”之力而搬倒对方。马术运动是蒙古民族的强项,年轻的姑娘小伙在马背上倒立、叠罗汉,翻转自如。

夕日的余辉抹红了天边,草原迎来了美丽的晚霞,温度也感觉凉爽宜人,接待中心的广场有许多游人在平台上看草原风景。我们徜徉在草原上,微风扑面、余辉映照,绿色草地上不知名的小花,红色、黄色、白色临风摇曳怒放。旅友们大都默默地散步,尽情在享受大自然的美丽,照相机镜头在捕捉最后的一抹光影。

夜晚,月亮还没有升起,草原星空灿烂,篝火燃烧了起来。景区的演出团队以民族歌舞奉献给远方的客人。马头琴声声悠扬、蒙古长调宽广婉转,在篝火的映照下,许多兴奋的游客加入了安代舞的行列,围绕篝火尽情欢跳。

明月升起,苍穹深邃。宛如银盘的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泻在格根塔拉草原上,感觉月亮是那么地亮、那么地清晰。

游人散去,篝火的狼烟在微风中升腾飘荡。

静谧,还是静谧,静谧的格根塔拉草原入睡了。明天,格根塔拉草原又将迎来灿烂的朝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