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区宇俊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意为第八章,依照佛法获得解脱自然段。“七宝”意为七样宝物,即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和码瑙,但诸经对七宝略有不同的解释。“四句偈”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解释为经文后面的四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有人解释为求佛道的人,进道功程分为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这一段经文的大意是说,佛祖问须菩提:须菩提,依你说怎么样?假如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金银财宝来作布施,这个人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所谓福德即是不具有福德的自性,所以您才说为福德多罢了。佛祖又问:须菩提,如果再有人在这部经中受持,乃至于四句偈等和别人讲解佛法,他的福德更胜过用所有财宝布施的那个人。为什么呢?须菩提,一切的佛,以及诸佛的真知卓见、大彻大悟,都是靠这部经得到的。须菩提,所谓的佛法,其实等于不是佛法!
世间万物本是空,福德多少亦是空,全部只不过是众生感官之下的产物,并不是实际存在于宇宙之中。没有感官,何来万物?没有万物?何来福德?假如众生没有视觉,那么还有色彩吗?假如众生没有听觉,那么还有声音吗?假如众生没有嗅觉,那么还有气味吗?假如众生没有味觉,那么还有苦甜吗?假如众生没有触觉,那么还有物体吗?这些产生色声香味触的器官众生都没有了,那么还有世界吗?世界尚且没有,又何来福德不福德呢?福德如是,佛法亦然。不过为了表达上的需要,福德还是要说成是福德,佛法还是要说成佛法,不然的话,佛祖怎么表达才能够让众生明白他想说的义理呢?
(转第九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