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东阳龙
浙江东阳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13
  • 关注人气:3,2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练太极混元功的心得和体会

(2015-05-10 04:47:37)
标签:

中丹田

两手

丹田

开合

下丹田

分类: 太极內功

习练太极混元功的心得和体会

习练太极混元功的心得和体会  

转贴

 

    本人习练过多种保健功,好多时都是虎头蛇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时有打麻将的习惯,多年来都没有好好地坚持练习,到最后一无所成,今年的五月,发觉自已的习惯一下只改变了,晚上不再想麻将,不想到娱乐场所,晚上只有一件任务:练保健功,就是跳完舞后都要定时定侯习练,对这气功,越练越入迷,个中的乐趣真的无法言语。

开始时练“朱砂掌”,初练有气感,手掌整天都红润,后来气感不现了,加上运动量太大,停练了。

跟着改练“真气运行法”,哪功法最妙的在于呼吸和意守的方法,初练气感强,本人最不喜欢这功法是静功,练习时想入睡,精神不易集中,加入呼吸和意念的使用不当,有走火入魔的感觉,七月初停练了。

之后我不断去找一种有导引和练气作用,又能活动四支和安全的功法,现在终于锁定“太极混元功”。这功法简单易学,我习练时对它作了小小的改动,主要是加入了“真气运行法”里的呼吸意守精华,本人练时的感觉很好。

下面是“太极混元功十二法”的原文和视频,有体会的地方我加以注释:

练功后常看看这文章,对内功的修练有好大的帮助:“心意混元太极功夫修炼秘诀”)

(真气运行法的呼吸与意念
  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

注意:记得呼气时是注意呼气,不是运气和意守

另外要领会这句话: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力自然到的内家修炼法则。练意不练气,练气不练力。练力则断,练气则滞,练意则通,贵在精神。所以说练拳是行气,而不是运气或憋气,是意气运动而不是力气运动

一、 降气洗脏功

降气洗脏功是调解三焦,去浊留情,滋养五脏,松气松身的功法。

[动作]

1、无极站桩:两脚平行同肩宽,立身中正,周身放松;
2、两手上举:两手领臂自体侧两旁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
3、两手下按:上动不停,两手经脸前、胸前、腹前下按,回到无极桩。
如此反复升9次后收功。

[意念]

1、身心虚静:用三性归一法内想丹田,内视丹田,内听丹田,逐渐达到身心虚静,物我两忘的无极之境,静站片刻;(三性是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三性合一是真性)

2、引气上行: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引气上引;

3、降气洗脏:意气不停,引大自然混元气由头顶性宫进入体内,自上而下地缓缓下降,顺两腿一直降达两脚涌泉。

[要点]

1、无极站桩时,虚领顶劲,下颌内收,头正项竖,舌抵上腭,闭口合齿,胸空腹实,松腰剑臂,脊柱竖直,沉肩坠肘,松腕舒指,松胯圆裆,膝脚相对,周身放松,中下不偏,神形虚静,忘却呼吸。

2、动作舒展放松,节奏和缓连绵,只用心意不用力。

3、身形姿势须随心神意念的上升而渐渐伸展,随心神意念下降而微微下沉,上下相随,周身一家。

4、降气路线以体内为主,体表为辅,两手配合导引,内外合一地、绵绵不断地逐渐降气,同时内外协调一致地松气松身,一直松降到脚底涌泉。

5、呼吸顺其自然。(这里我改用真气运行法的呼吸和意念方法)

[提示]

降气时,要意想大自然混元之气与体内混元气合二为一,似雾露一般自上而下地涓涓流淌,如水汽一般由里及表地沐浴全身,有通体透明,极其舒泰的惬意感觉。
若某脏腑器官有病,降气时意念到达该部位处,稍停一停,然后再随意念引导从脚步梢,头梢排出去。

[作用]

1、清洗脏腑,舒通经络,洗骨风气髓,去浊留清,滋养五脏,平和六腑,调解三焦,固本培元。
2、松气松身,伸筋拔骨,筋肉离骨,骨节松开,肌肤放松。
3、培养松沉劲,稳固桩功,兼练太极十三势的按劲、中定劲。
4、若津液满口,可随降气分三次咽下,以意送入丹田内,可灌脏润身,滋养真元。

降气收功法:外形动作与降气洗脏功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眼神心意引气降到中丹田,而不是降到涌泉,降气收功每次做三遍。


二、三元吐纳功

三元吐纳功是修炼先天元神、元气、元精,培养先天混元气的功法。

所谓三元是混元之体的分灵之谓。一指先天元神,二指先天元气,三指先天元精。一而三,三而一,三元合一归混凝土元。

三元各有收藏,分布在人体三丹田内,上丹田是先天元神之窍,称为“上元窍”,位于两眼眉之间深处祖窍内;中丹田是先天元气之窍,称为“中元窍”位于脐内神阙穴之深处;下庆田是先天元精之窍,称为“下元窍”,位于前阴与肛门之间会阴穴的深处。

三元吐纳功分上元、中元、下元,依次修炼。最后归到中丹田“三元合一”。

1、上元吐纳功

[动作]

1、提手上抱:两手上提环抱于脸前,指尖相对,手心朝里;
2、先收后放:两手先向里轻轻收拢,再缓缓向外松放复原。
如此反复收放9次。

[意念]

1、静守上丹:用三性归一法,静守上丹田片刻;
2、先纳后吐:眼神心意引祖窍极为轻缓地向内吸纳,然后自然向外放松吐出。

[要点]

1、以眼神心意的收放、吐纳为主,两手辅助导引,内外合一,松缓连绵;
2、意念活动要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不要追求祖窍的感觉。
3、忘却口鼻呼吸,纯任自然。

[提示]

通过意视(睁眼、闭眼均要意视)、意想、意听的收敛、放松,逐渐体验神形虚静,无物无我,惟有一点元神忽隐忽现,“虚而灵,灵而通,通而变,化而空,空而飘缈“的感觉。

[作用]

1、主练先天元神,同时使思虑之神自然静定。
2、兼练敛神、聚神。
3、兼练太极十三势的绷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2、中元吐纳功

[动作]

1、合手前抱:接无极式,两手自然下移环抱于腹前;2、先收后放:两手同时先向里缓缓收拢,再缓缓向外松放。
如此反复收放9次。

[意念]

1、静守中丹:用三性归一法静守中丹田片刻;
2、先纳后吐:眼神心意引肚脐极为轻松地向内吸纳,一直吸到后腰命门,这叫纳;再缓缓地自然放松出来,这叫吐。

[要点]

1、以眼神心意的收放、吐纳为主,两手辅助导引,内外合一,松缓连绵。
2、向内吸纳是有意识导引的,外呼是自然放松形成的,意念上要吸纳到命门后丹田。
3、不要故意瘪肚子鼓腹,追求形式上的腹式呼吸。
4、忘却口鼻呼吸,在意不在气。。(这里我改用真气运行法的呼吸和意念方法)

[提示]

“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哼哈二气就是丹田内先天混元气自然地一呼一吸,这是先天混元气发动的标志。因此,丹窍的内吸是有意的,而松呼是无意的。如同钟摆的原理一样,先用手推一下,以后就听任自然。练到一定火候,自然发动。

[作用]

1、主练先天元气,同时使呼吸之气自然调和。培养先天混元气,气满丹田自充实。。(这里我改用真气运行法的呼吸和意念方法)
2、神气组合于丹田,有炼神作用。
3、气为劲之本。内气充足则内劲自然浑厚,功力自然增强。
4、前后吐纳疏通任督二脉,气通经络,周流全身。
5、强壮命门肾气,有利精气转化。
6、培养太极十三势的绷劲、挤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3、下元吐纳功

[动作]

1、两手下抱:接上式,两手下移托抱于小腹耻骨前,手心朝上;
2、先提后放:两手同时向上缓缓提收,然后缓缓向下松放。
如此反复提放9次。

[意念]

1、静守下丹:用三性归一法静守下丹田片刻;
2、先纳后吐:眼神心意引会阴极为轻缓地向上吸纳,一直吸到中丹田,这叫纳;再缓缓地自然松放到会阴下丹田地,这叫吐。

[要点]

1、以眼神心意的提放、吐纳为主,两手辅助导引,内外合一,上下相随。
2、吸纳时由会阴下丹田吸纳到中丹田,松呼时由中丹田松放到会阴下丹田。
3、会阴内吸的同时,微微用意提肛、提尾闾。
4、忘却口鼻呼吸,纯任自然。

[提示]

意念头上感觉下丹田与中丹田相连相系,内想下丹田的一缩一伸,内视下丹田的一提一放,内听下丹田的一纳一吐。久之,逐渐体验下丹田的跳动伸缩、热胀充实,体验“膀胱如汤煮”,先天元精化气上行,阳气上升腾的内景。

[作用]

1、主炼先天元精,同时使交感之精自不泄漏。培养先天混元气。
2、产生更多的精液,这是“活子时生阳”的反映,有利于炼精化气。
3、有助接通任督两脉(会阴是任督两脉交会之处)。
4、培养太极十三势的绷劲、按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三元合一:

三元吐纳功依次修炼完毕,最后都要回到中丹田,上丹田的先天元神向中丹田收,下丹田的先天元精也向中丹田收,如此三元合一,温融相抱,静守片刻,收功结束。

三,三丹采气功

三丹采气功是修炼三地人三才合一,采收天地混元气,培养先天混元气的功法。
三丹采气功按上丹、中凡、下丹采气修炼。

1、上凡采气功

[动作]

1、提手上采:自无极始,两手缓缓自体侧分开向前上方搂采;
2、收手下按:上动不停,两手缓缓向里收回,经脸前、胸前下按至腹前,然后放松。
如此反复采收9次

[意念]

1、采气收气:眼神心意领两手采收天地混元之气;
2、降气归丹:由祖窍上丹田进入体内,下降紧入中丹田。

[要点]

1、采收时,眼神心意与两手配合一致,由远而近地边采边收,源源不断地进入中丹田。
2、采气收降到中丹田后,略停一下,此为气伏丹田,然后放松,再做下一个采收。
3、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这里我改用真气运行法的呼吸和意念方法,后几个功法方法一样)

[提示]

意想天地混元之气由祖窍上丹田进入体内,与先天混元气混融相抱,神气相合,天人合一,浑然一气。由上丹田降归到中丹田的过程中,要意想气的下行,意视气的下行,意听气的下行,这叫神气有意下降,精气自然上升。

[作用]

1、培养和充实丹田混元气。
2、加强吐故纳新,增多血液中的氧气,提高蓄氧能力,调动肺泡,增强肺活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脏腑功能。
3、兼有炼神之功,通任脉之功。
4、培养太极十三势的采劲、按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2、中丹采气功

[动作]

1、两手前采:两手自体侧分开缓缓向前采收;
2、合手回收:上动不停,两手缓缓向前腹前收回;稍停放松。
如此反复采放9次。

[意念]

1、采气收气:眼神心意领两手:采收天地混元之气;
2、拢气归丹:由肚脐直接归入中丹田内。

[要点]

1、采收时,眼神心意与两手配合一致,由远而近,由外而内地边采边收,绵绵不断地进入中丹田。
2、收归到中丹田后,同样略停一下,气伏丹田,然后放松,接做一个采收。

[提示]

意念头上要将天地混元气全部采收归入中丹田内。丹田犹如蓄水池一般,只蓄不泄,这叫“蓄丹田”,天地混元气与丹田混元气混融相抱,浑然一气。

[作用]

1、培养和充实丹田混元气。

2、丹田的收放带动了腹部鼓荡运动,使隔肌的升降幅度增大,使腹肌的伸缩强度增大,增加对肠胃按摩,加强消化器官的活动,促进肠胃蠕动,增加了胆、胰、胃与肠的分泌液,增加了消化能力和吸收营养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排泄、排浊能力。

3、培养太极十三势的采劲、中定劲和混元桩。
3、下丹采气功

[动作]

1、俯伸下采:两手向羊下方俯伸下采;
2、提收转前:再缓缓向后上提收到命门,然后自后引向中丹田,稍停放松。
如此反复收采9次。

[意念]

1、松气松身
2、采气提气:眼神心意领两手采气上提至会阴下丹田;
3、转气归丹

再由会阴提过尾闾,转气到命门,向前贯至中丹田。

除了上述练法外,还有另一种练法:即由前阴直接采气提收到后丹田,由外肾到内肾。

(女子用意采气由子宫口进入体内,再转气到命门,向前贯至中丹田。或由子宫口直接采气提到后丹田)。

[要点]

1、采气提气时,会阳内吸,提肛、提尾闾。
2、转气归丹后,同样要略停一停,气伏丹田。然后松气松身,接做下一个提收。
3、忘却口鼻呼吸。。(这里我改用真气运行法的呼吸和意念方法)

[提示]

下丹采气功是由会阴下丹田采气转气归入中丹田,松气时仍松到会阴下丹田,或由前阴直接采气至后丹田,这叫炼精化气,采气还原。
意气合一地转气至命门;由命门贯至中丹田。

[作用]

1、能够多生精液,炼精化气,还精补脑,营养骨髓,增加骨密质强度。
2、添命门之火温养能中精水,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性命双修。
3、接通任督二脉,有助周天循环。
4、兼练混元桩。

三丹采气功的内景是:由上丹田采气到中丹田,由下丹田采气到中丹田,由中丹田的前后采气而归一。结束后要回到中丹田意守,将采收的天地混元气与丹田混元气相合成一气,天地人三才合一。静守片刻收功。

四,收气归丹功

收气归丹功是左右收气归入丹窍的功法。

[动作]

左搂右抱,两手轮换 自无极始,左手先由外而内地搂抱合于肚脐,然后换右手由外而内地搂抱合于肚脐。如此两手轮换,左搂右抱36次后,静守丹田片刻收功。

[意念]

左右收气全凭心意用功、静心想着收气,静心看着收气,静心听着收气。

[提示]

左右手交替收气,如同在空气、水中游泳一般,气水随两手臂的缓缓划动而潺潺流淌,不断地向漩涡之中心——中丹田涌入。

[作用]

气聚丹田,充实丹田,培养和壮大丹田混元气。

五,双手开合功

双手开合功是动中求静,修炼三焦,舒通经络,调和阴阳的功法。
双手开全功分上开合、中开合、下开合而依次修炼,分别与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相联系。
上开合、中开合、下开合的外形动作均相同,区别只是双手开合的高低位置不同。因此,不分列说明。
分列说明。

[动作]

1、两手相合:自无极始,上开合两手合于脸前,中开合两手合于腹前,下开合两手合于裆前。手心均相对;
2、先开后合:两手先徐徐向两侧拉开,再缓缓向内合拢。
如此上、中、下各反复开合9次后收功。

[意念]

1、意守劳宫:上、中、下开合之前,均要意守劳宫片刻;
2、意开手开:眼神心意领两手徐徐相开,对应的丹田也随之相开;
3、意合手合: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相合,对应的丹田也随之相合。

[要点]

1、待意守劳宫产生气场热感受后,再进行开合操作。
2、要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地开合、即眼神心意、先天混元气、两手和对应的丹田也同时开合,开则俱开,合则俱合。
3、以丹田为中心,开时由丹田向外开,合时由外部向丹田合,择其中和之道运行开合。
4、开合动静全凭心意用功,心有所感,意必致动,意行气随,形随意动,以心意支配开合,由开合贯穿心意。
5、双手的开合又与胸腹的开合相配合,协调一致。下开合时还要与裆、胯相配合。
6、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提示]

静心想着开合,静心看着开合,静心听着开合,合时静,开时亦静,静中生动,动中求静,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气、神、形浑然一体,开时大而无外,合时小而无内,不知我之为手,手之为我,似在空气中游泳一般,神形连绵似水流,实天机自然开合,气机自然流动。

[作用]

1、意气开合练意,容易增长内劲。由丹田开至两手,由两手合至丹田,反复传运,反复开合,越练越足,越练内劲越大。

2、开合调和阴阳,舒通手三阴、三阳经,调解三焦,平和六腑,康壮五脏。

3、开合沟通任督,一开气循督脉上行,一合气顺任脉下降。开合往来,百病皆愈。

4、开合荡摩刚柔。开则气运肌肤,合则剑气入骨;开时紧(意气相对紧),合时松(意气松),一松一紧,一充一敛,刚柔相摩。

5、开合动中求静,心意贯注于开合之中,心不散乱,神不外驰,杂念不起,容易入静。

6、开合即为拳经,动静相兼,体用兼备,太极虚灵绷劲自然而生,随意所至。

六、劳宫旋转功

劳宫旋转功是修炼气指梢,调和阴阳的功法。

{动作}

1、两手相合:自无极始,两手相合于腹前,手心相对;
2、正转旋掌:两手以劳宫为中心,沿后上前下的立圈,交替转掌18次。然后换转动方向。
3、反转旋掌:再沿前上后下的立圈,交替转掌18次。

[意念]

1、意守劳宫:意想两手劳宫之间渐生一团气球;
2、转气旋球:眼神心意领两手劳宫先正转气球18次。再反转气球18次。

[要点]

1、待劳宫间生出一团气球感应后,再进行旋转操作。
2、用眼神心意转气旋气,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手合,尤须心静,心静才能意气相合。
3、忘却口呼吸,纯任自然。

[提示]

转掌旋气揉球的同时,眼神心意领两手暗暗与丹田混元气连通起来,意想手中气球与丹田气球浑然一体,内外合一地同时旋转。

[作用]

1、使微循环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多,改善微循环功能和神经末梢,保养两手肌肤。
2、调整改善与内脏相关联的器官和机能。
3、具有气贯指梢,气通充筋的作用。


七,日月旋转功

日月旋转功是修炼胸腹开合折叠转摩心、肺两脏的功法。

所谓日月,是借天之日月比喻人的心、肺两脏。心为三阳之太阳,肺为三阴之太阴,心肺主明则阳盛,气化正常,十二宫康;主不明则阳衰,气化不足,十二宫危。

[动作]

1、抖手摩掌抚两胸:接上式,两手先抚两胸片刻,再同时抖动两手,并快速磨擦两掌心,然后贴抚两胸,如些反复操作三次;

2、先逆后顺两手旋:两手抚胸后,先沿上、外、下、里的圆形路线缓缓地旋转9次;再反方向,沿下、外、上、里的圆形路线缓缓地旋转9次。

转毕,两手自上而下地顺胸腹磨擦三次。然后抱守丹田静想片刻收功。

[意念]

1、抖气摩热熨心肺:两手抖动产生气声场,再磨擦产生热量,然后将两手的气场热量熨敷渗透至胸腔内的心、肺两脏;

2、内外合一旋日月:眼神心意引两手气场与胸腔内的太和元气混融相合,内外合一地同时旋绕转气,荡摩心肺两脏。

[要点]

1、两手产生一定的气场热量后,再进行旋转操作。若三次还不行,可适当增加次数。
2、队了内外合一旋摩转气外,还要周身一家开合旋转,即应与胸腹开合折叠相配合。
3、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提示]

人之胸腔,宛如混天仪。胸前任脉的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巨阙等穴,都有是人体虚灵主要部位,尤其膻中穴是气会之穴,又称上气海,故拳径有“太和元气胸中化”,“运化全在胸腹腰间“之说,养浩然之正气,运太和之元气。

[作用]

1、改善和增强心肺两脏的生理功能,提高心肌和血管的弹性,加速血液循环,加强吐故纳新,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载氧能力。

2、具有太和元气冲开八脉的功能,使任脉更为平顺,冲脉更为通顺,督脉更为健顺。

3、使上体更虚录,下体更沉实。

八,单腿提降功

单腿提降功是修炼单腿轮换提气气通经络的功法。

[动作]

外下内上,轮换提降

自无极始,两手先顺左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左腿内侧向上提收,然后转顺右腿外侧向下俯伸,再沿右腿内侧向上提收。如此周而复始、左右腿轮换提降9次。

[意念]

降气提气,左右循环:眼神心意引气由中丹田出发,先顺左腿外侧阳面足三阳经向下缓缓降气,降至左脚心涌泉后,再沿左腿内侧阴面足三阴经缓缓提气上行,经会阴下丹田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由中丹田出发转顺右腿外侧阳而足三阳经向下缓缓降气,降到右脚心涌泉后,再沿右腿内侧阴面足三阴经缓缓提气上行,经会阴下丹田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行循环降气提气。

[要点]

1、两手向下俯伸时,腿身随之下蹲;两手向上提收时,腿身随之升起。同时配合转腰、坐胯。
2、以眼神心意的提气降气为主,两手随意念辅助导引,内外合一,上下相随。
3、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手、腿合,以意行气,以气运腿,沉着、通顺。

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提示]

下丹田主练步法。提气时,由会阴下丹田进入中丹田,会阴微微内吸,提肛提尾闾,到中丹田后要稍定一定,以便气伏丹田。降气到脚心涌泉时,应气贯足底,转腰坐胯,踏地踩实,细心体会脚趾自然而然地、抓地、落地生根的内景,细心体会虚腿、“三节松断”的感觉。上提时,静心体察大地的反作用力与劲起于足的相互关系,静心体察腰隙虚实转换的契机。

[作用]

1、舒通足三阴、三阳经、平和阴阳,健脾胃,平肝气,舒胆,壮肾,增强脏腑机能。
2、可防止或推迟“人老在腿”的提早发生。
3、修炼会阴下丹田,有利接通任督两脉。
4、在虚实转换中培养太极十三势的中定劲,并使下盘稳固,增强腿力。

九、双腿提降功

双腿提降功是修炼钢双腿同时提所降气通经络的功法。

[动作]

外下内上,同时提降

接无极势,两手同时顺两腿外侧向下俯伸,再同时沿两腿内侧向上提放,如此周而复始,外下内上同时提降9次后收功

[意念]

降气提气,同时循环

眼神心意引气由中丹田出发,同时顺两腿外侧阳面足三阴经缓缓向下降气至两脚心涌泉,再同时没两腿内侧阴面缓缓向上提气至会阴下丹田,再到中丹田,稍定一定,再降气提气。

[要点][提示][作用]

参见“单腿提降功”

十、磨盘带脉功

磨盘带脉功是修炼气通带脉转丹田的功法。
磨盘带脉功分小磨盘和大磨盘两种练法。

[动作]

1、提手平腰:接上式马步桩,两手屈臂上提,高与腰平;
2、磨盘左转:以腰为轴,以臀为重心,两手自右向左磨盘左转9次后换方向;
3、磨盘右转:再自左向右磨盘右转9次后,再换方向进行大磨盘转圈,同样左转9次,右转9次,练毕收功。

[意念]

1、意守中丹:用三性归一法意守中丹田片刻。
2、左转带脉:以中丹田为中心,以带脉为内圈,以两手为外圈,眼神心意引气领手催腰左转磨盘9次。
3、右转带脉:再反过来,眼神心意引气领手催腰右转磨盘9次。

[要点]

1、要眼神心意合一地催动身腰,带领两手磨盘旋转,逐渐达到意气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合一。
2、磨盘转气要圆活、和缓、流畅。
3、小磨盘与大磨盘只是气圈、形圈的大小区别,先练小磨盘,再练大磨盘,大磨盘的形圈子要达到360°圆圈。
4、运气在腰,转气在手,落气在脚,两腰的转换要与虚实的互换、重心的变换协调一致,配合默契。
5、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提示]

反复盘旋运气,逐渐成带脉的气圈和两手的气圈,并逐渐使这两个气圈与中丹田这个圈心合而为一,混为一圈。进而混元气圈逐渐扩展到腿胯、胸腹、脊背、肩肘,形成一个以中部为枢钮的整体的混元气圈,达到混元一体的效果。

[作用]

1、气通脉搏转丹田,形成磨盘气圈。
2、培养两腰的虚实转换能力,增强腰脊的旋转力度和中气上下贯通的能力。
3、强壮肾气,精气转化。
4、培养太极十三势的捋劲、中定劲和混元桩功。

十一、环形伸缩功

环形伸缩功是修炼钢周天混元圈的功法。
按立圈的顺逆路线他左、右弓马步两种练法。教材以左弓马步为例。

[动作]

1、虚步站立:左脚前迈一步成左虚步,两手臂自然下垂;

2、顺圈伸缩:两手领臂沿顺立圈路线环形上绷下捋,身体随之前拥后缩,重心随之前弓后坐。如此顺圈环形伸缩9次后换方向;

3、逆圈伸缩:然后再沿逆立圈路线环形前绷后捋,身体随之前拥后缩,重心随之前弓后坐。如此逆圈环形伸缩9次后,换步再行环形伸缩。收功。

[意念]

1、顺转循环:眼神心意引气领手没任督两脉后上前下顺转循环9圈后换方向;
2、逆转循环:眼神心意再引气领手沿任督两脉前上后下逆转循环9圈。

[要点]

1、手到脚步身到,意到气到劲到。意、气、神、形内外合一,形成周身一家,浑然一体的环形运动。
2、连绵不断,松沉圆活,和缓流畅。
3、前弓时,身体隐隐有前拥之意;后坐时,身体暗暗有靠山之势。
4、顶劲虚虚领起,落气到脚踩实,左右均衡一致,前后虚实互换。
5、忘却口鼻呼吸,顺乎自然。

[提示]

身形犹如龙身前后环形伸缩展蓄,如在大海波涛之中隐现起伏,任督两脉不作导引而周天自然循环,不施搬运而水火自然升降。同时体察以中丹田为中心的、先天混元气经上、下丹田循环运行及通达手足循环运动而形成的周天混元气圈的内景。

[作用]

1、有助于任督循,周天运行,培养混元气圈,强壮先天混元气。
2、有助于炼精化气。
3、兼练太极十三势的绷劲、捋劲、采劲、靠劲和进退劲、中定劲

十二、转气还原功

转气还原功是修炼周天转气的功法,又称转气收功法。

[动作]

1、两手相叠

无极站立。右手心贴于肚脐,左手心叠于右手背;

2、逆转36

以肚脐为中心,沿左上右下的逆时针路线,由小到大地缓缓旋转36圈;

3、顺转24

然后换手相叠,沿右上左下的顺时针路线,由大到小地缓缓旋转24圈。

[意念]

1、静守丹田:三性归一静守中丹田片刻,同时意想两手劳宫之气,与丹田混元气相连通;

2、逆转散气:以中丹田为中心,眼神心意内外合一地围绕中丹田由内面外,由小到大,逆时针螺旋式转气,这叫逆转散气。

3、顺转收气:然后换方向,眼神心意引气由外而内,由大到小,顺时针螺旋式转气,周身之气逐渐向中丹田聚集收归窍内,这叫顺转收气。

注意:

女子的转气方法与男子相反:抚左手在里,右手在外相叠于肚脐,沿右上左下的顺时针路线旋式转气36次。然后换手相叠,沿左上右下的逆时针路线,上大到小,由外而内地螺旋式转气24次。

[要点]

心静用意,内外合一,意气合一同步协调。

[提示]

想着丹田转气,看着丹田转气,听着丹田转气。内气与手的转圈要牵连着丹田这个圆心。一圈一圈地扩散,一圈一圈地收拢。

[作用]

将练功时所获得的集中于丹窍内的先天混元气先行散开,以免瘀积不适。然后再把丹窍散开的先天混元气与在练功中散发全身的五脏精华之气,一起收归到丹窍内,储存起来,混融合一。

十三、保健十八法


一、洗头摩面:意气合一地领两手自劲后、脑后、头顶、额前、脸前运气转摩一圈,如此反复循环洗摩9次。两手不要贴住肌肤,全凭手中之气洗摩。

二、按摩两耳:以两手手心或两手中指按住两耳,一按一放为一次,共进行9次。

三、叩齿咽津:上下牙齿叩击36次。然后用意将口中津液分三次送入丹田内。

四、旋项转劲:先放松地左右转劲9次。然后再松缓地旋项9次,操作时,意想中丹田。练毕,意想脚心涌泉。

五、顺摩胸腹:两手心自上而下地顺摩胸腹9次。

六、拍摩丹田:两手轻拍小腹丹田9次。

七、转摩双臂:右手先自上而下地转摩左臂外侧到手背,再从手心向上转摩左臂内侧到左胸;然后换手,左手自上而下转摩右臂外侧到手背,再从手心向上转摩右臂内侧到右胸。如此往返循环转摩双臂9次。

八、拍摩合谷:两手合谷互相拍摩9次。

九、折摩内关:右拳空握拍摩左小臂手内关9次,然后左拳空握拍摩左小臂内关9次。

十、拍手三里:右拳空握拍摩左小臂手三里9次,然后左拳空握拍摩右小臂手三里9次。

十一、拍摩肩并:右手拍摩左肩井,左手拍摩右肩井,一左一右为一次,共行9次。

十二、拍摩后腰:左、右拳空握拍摩后腰两肾9次。

十三、拍摩环跳:左、右拳空握拍摩左、右两胯之环跳穴9次。

十四、拍摩血海:左、右拳空握拍摩两腿外侧血海穴9次。

十五、拍摩阳陵:左、右拳空握拍摩两膝阳陵穴9次。

十六、左、右拳空握拍摩两小腿足三里9次。

十七、拍摩委中:左、右拳空握拍摩托车两小腿委中穴9次。

十八、踮脚颠背:两脚跟较为快速的踮起下落颠背9次。

最后收功,溜溜腿,散散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