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大洋洲【澳、新】 |



【匆匆悉尼】
一项对大都市不感冒,印象中澳洲应该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样子
原本只打算去新西兰南北岛深度游,后又觉得好不容易飞过去,要不就澳新一起玩了吧
而真正来到澳洲,才发现澳洲可不只有高楼大厦的悉尼,有看头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单就悉尼,可玩的地方也比我想象的多太多
天上的、地上的、桥上的、水上的、....既有刺激的,也有闲适的
即便是浮光掠影匆匆一日,已然目不暇给
【澳洲的“望夫石”-麦考利夫人的椅子】
按规定,任职满五年,要回英国进行一次述职
由于路途遥远,乘船往返一次需要2年时间
于是,麦考利夫人就坐在可以看到入海口的山坡上等待丈夫回归
“麦考利夫人的椅子”因此而得名
这块地区也被命名为麦考利夫人角(Mrs Macquaries Point)
麦考利夫人角属于皇家植物园
从这里看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是最佳角度
这个看似“大贝壳”样的建筑就是著名的【悉尼歌剧院】
有人也叫它“白色风帆”,它是悉尼的标志性建筑
【悉尼歌剧院】
做为悉尼的标志性建筑,歌剧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
从征集作品到最终完成,用了整整16年时间。预算也严重超支
最终,丹麦建筑师约恩·乌特松(Jørn
Utzon)
1973年歌剧院落成,2007年,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歌剧院犹如白色风帆的外形,加上旁边的海港大桥,成为了悉尼一到亮丽的风景线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
站在此处向下望去,看到一群可爱的女孩
貌似在排练什么节目
姑娘们的脸上都画着猫咪的样子
2007年,悉尼歌剧院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伟大艺术杰作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落成于1973年的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的伟大建筑工程之一,
无论是在建筑形式上还是在结构设计上,都是各种艺术创新的结晶。
在迷人海景映衬下,一组壮丽的城市雕塑巍然屹立,顶端呈半岛状,翘首直指悉尼港。
这座建筑给建筑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歌剧院由三组贝壳状相互交错的穹顶组成,内设两个主演出厅和一个餐厅。
这些贝壳状建筑屹立在一个巨大的基座之上,四周是露台区,作为行人汇集之所。
1957年,国际评审团决定由当时尚不出名的丹麦建筑师丁·乌特松(Jørn
Utzon)
设计悉尼歌剧院项目,标志着建筑业进入了全新的合作时期。
海德公园是个不大的街心公园,据说已有200年历史
公园的一边是圣玛利亚大教堂,另一边伫立着高300多米的悉尼塔
【悉尼圣玛丽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
大教堂始建于1821年,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筑
这里被称为“澳大利亚天主教堂之母”,是悉尼天主教社区的精神家园,是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
大教堂是由当地的砂岩建成,“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是欧洲中世纪大教堂的建筑遗风
......
1865年修建中的大教堂毁于大火,重建工程于1865年开始,耗时60多年,于1928年完成
40年后,也就是1998年至2000年,开始加修教堂的尖塔
大教堂长107米,中心塔高46.3米,前塔和尖塔的高度为74.6米,气势雄伟恢宏
【环游悉尼港】
我们在此乘坐游轮,环游悉尼港
游客可以一边观赏沿途美丽风光,一边享用船上的海鲜套餐
游客既可以坐在船舱里饕餮,也可到舱外近距离包揽悉尼海岸美景
不知是因为中午在悉尼鱼市场吃得太撑,还是一路审美疲劳
以至于整个行程中,我始终守着盘子没动窝
【悉尼海港大桥】】
悉尼海港大桥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它像一道横贯海湾的长虹,巍峨俊秀,气势磅礴
与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成为悉尼的象征之一
据说,大桥从“怀胎”到“出世”,光酝酿就用掉40多年时间,前后花费100多年最终建成
......
整个悉尼大桥桥身长度1149
桥面宽49米,8条汽车道,可通行各种汽车,中间铺设有双轨铁路,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
最大特点是拱架跨度大到503米,而且是单孔拱形,这是世界上少见的。
虾肉Q弹而富有光泽
最后一道巧克力慕斯,实在太好吃了
浮光掠影悉尼一日游,即将结束
悉尼,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