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里斯本贝伦区贝伦塔杂谈 |
分类: 南欧【西葡意马希塞黑波】 |


在里斯本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并没有多数国家首都那般匆忙与喧哗
作为昔日帝国,葡萄牙始终保有着旧底子里散发出的传统魅力
那种骨子里的骄傲,处处呈现出有些散漫和不拘小节
这种不紧不慢的理念,也造就了葡萄牙人慵懒闲适的性格
......
上世纪初期就开通了的有轨电车,依然在主要干道哐啷着
100年前的老古董推拉门升降梯,仍在慢悠悠地爬上爬下
那些五颜六色的老房子、不干不净的墙角、另类的涂鸦,弥漫着一种漫不经心的调子
有如走进尘封已久的旧时光
【贝伦区-航海帝国的精华所在】
来到里斯本,贝伦区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的
贝伦区(Belém)作为首都和主要港口,曾经是葡萄牙帆船出发与回港卸货之地
它几乎浓缩了葡萄牙航海帝国的遗迹精华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以及大航海时代的荣耀,差不多就都集中体现在这里了
......
葡萄牙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国家,更是欧洲航海文化的发源地
贝伦区位于里斯本市中心以西
所以说,在政教合一的年代,贝伦区是个举足轻重之地
1983年,贝伦区的“热罗尼姆斯修道院”和“贝伦塔”一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网图)
【世界文化遗产-里斯本的热罗尼姆斯修道院和贝伦塔1983】(摘自网络)
葡萄牙的热罗尼姆斯修道院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海港入口处,
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始建于1502年,坐落在里斯本海港入口处的热罗尼姆斯修道院,是葡萄牙建筑艺术的最好例证。
它旁边的贝伦塔,则是为纪念利斯博恩崇高的守护神_圣维森特而修建的。
诸多的伟大发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贝伦塔就是这些发现的见证。
我们在贝伦区停留了2天
上图是头一天拍的,夕阳中的修道院
下图是隔日中午拍的,艳阳下的修道院
不同的感觉,都很美
贝伦塔建于1500年,是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堡
虽名为塔,但是它更像一座小型的碉堡,耸立在特茹河畔
它是当年扼守里斯本门户的军事要塞
也是为纪念航海家瓦斯科·达·加玛的航行而建立的
......
在15世纪末,葡萄牙地理大发现,开始海盗式的大冒险航海时代
贝伦塔记录了一次次的征服、被征服,一次次的扬帆、返航
在葡萄牙的航海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座葡萄牙有名的地标建筑,也是里斯本的象征,见证了航海帝国曾有过的辉煌
贝伦塔位于宽广的特茹河河畔
这条平静的河流,如今除了水面开阔,并无引人注目之处
然而当年野心勃勃的葡萄牙无敌舰队,便是从此地出征,驶向遥远的东方
放眼望去,河畔近乎空无一物,只有贝伦塔在夕阳中的孤影
【贝伦塔-里斯本最上镜的建筑】
海滩上洁白精美的贝伦塔,彰显了帝国昔日的兴盛与奢华
海风狂舞,海水拍击着堤岸,仿佛在述说着曾经的过往
贝伦塔不仅是葡萄牙有名的地标建筑,也是里斯本的象征
更是里斯本最上镜的旅游景点
【贝伦塔-昔日帝国起航之地】
1498年,达伽马从这里出发,绕过南非好望角,发现了印度
打通了欧洲与亚洲的海上桥梁,从而垄断了欧亚之间的香料贸易
之后,此地一跃成为了全欧洲最富裕的地区
为了表彰达伽马对葡萄牙所做的贡献,以及感谢天主的眷顾
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下令在贝伦区修建了一座热罗尼姆斯修道院、一座贝伦塔
(网图)
【思乡塔】
在大航海时代,古代葡萄牙的航海家们在出发以前,都会来到贝伦塔
船员们登上塔的顶部,再看一眼美丽的家乡里斯本
告别亲人,扬帆起航,驶向茫茫未知的大西洋深处
【遇见东方,仿效东方】
当年,弗朗西斯科·德·阿鲁达在从北非返回时,被任命为贝伦塔要塞的总工程师
贝伦塔的建筑形式、匀称性以及塔的装饰上,都受到了伊斯兰国家和东方国家的影响
胡椒瓶形状的塔楼,是建筑中最突出的特征
......
每座塔楼都有一扇瞭望窗
每当涨潮时分,贝伦塔的塔楼如飘浮在河面上
美若仙境,它障显了里斯本曾经的辉煌
随着时间流逝,贝伦塔失去了它建造时的主要用途
从最早作为瞭望塔、堡垒,到被用作海关、邮局、灯塔、贮藏室等,甚至是把贮藏室改造成水牢
据说,罪行最重的犯人会被关在最底层水牢,当涨潮的时候,水就会淹没地牢
这多少又让贝伦塔多了层神秘的色彩
【国王的福地】
贝伦塔还是葡萄牙国王的福地
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发生强烈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成为人类史上破坏性最大和死伤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整个里斯本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当时里斯本27万人中,死亡人数高达9万多人,城市85%的建筑遭到毁坏
而当时的约翰一世国王,因在贝伦塔而逃过一劫,得以生还
这座既是精致艺术品,又是实用的军事要塞
500年来,一直静静地扼守在特茹河的入海口,守望着葡萄牙大门
如今,做为世界遗产的贝伦塔,已做为博物馆对外开放,成为葡萄牙旅游宣传册的名片
无论是大航海时代的印迹,还是当年有关战争的交锋,一切都已归于今天的宁静
大航海的辉煌战绩被淡化,人类在走向新的社会文明
【水上飞机的纪念碑】
在贝伦塔花园东南角,有一座水上飞机的纪念碑
飞机是费尔雷-B型水上飞机“圣克鲁斯”号的钢制复制品
1917年,该型飞机进行了:从里斯本-里约热内卢8088公里的南大西洋第一次空中巡航
据说1991年纪念碑揭幕时,法国国防部长费尔南多·诺盖拉也参加了揭幕典礼
费尔雷-B型水上飞机长:10.92米、翼展:14.05米、满载:2500KG、 时速115公里/小时。
别看参数不高,但当时距离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才10多年,工业水平可见一斑。
虽说纪念碑不高,但观瞻效果不错
贝伦塔东面1400多米,就是发现者纪念碑
是为了纪念“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
这里也是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印度和东方去的帆船起航的地方
附近的很多建筑、设施都与地理发现的人物或事件相关
也是感受葡萄牙昔日辉煌的著名景点
葡萄牙在欧洲国家中,它的面积并不占优势,物产也不丰富
15世纪时,它的人口仅有100万左右
倘若按常规方式发展,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中游国家
.....
人口少,资源相对贫乏的小国,幸运地把握住了机遇,迎来了大航海时代的风帆
15世纪末,葡萄牙进行的大西洋探险,以及对所到之地的征服,标志着葡萄牙成为海上强权的开始
其后,葡萄牙开始大力发展航海学校,在一个世纪后,终于成为欧洲首个打通往印度航线的国家
几百年过去了,在葡萄牙航海精英远征万里的扬帆之地,在水光涟漪的贝伦区
静静的特茹河,停靠着数不清的私家游艇,曾经大航海时代的辉煌已变得那么遥远
【发现者纪念碑】
1960年,是为纪念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
碑体通高52米,是一座十字架与宝剑组合而成的风帆建筑
外型像极了一艘驶向大西洋的古老帆船
船头面向特茹河,上面首先是亨利王子的塑像
在他身后船帆东、西两侧的坡道上,各排列着16个人物塑像
他们都是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具有影响的葡萄牙人
【亨利王子】
立于船头的便是亨利王子
亨利王子手拿帆船模型,凝望远方的大海,幻想着遥远的东方
这位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第三个儿子对王位不感兴趣
反而醉心于深不可测的大洋
他在圣文森特角隐居多年,潜心研究航海技术
并创建了第一所航海学校,资助了很多葡萄牙航海家出海探险
【雕像全部有名有姓】
这些精心雕刻的人物都是葡萄牙航海史上的著名人物,全部有名有姓。
包括:达伽马、麦哲伦、卡布拉尔,
以及皇室成员及葡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传教士和科学家
这组颇具气势的群雕,以纪念葡萄牙开拓海洋的光辉历史
发现者纪念碑从正面看,形如一艘正待离岗的三桅船,风满弦绷
正对面是一个广场,广场地面由蓝色橄榄树枝围绕着一个红色的大地图
地图记载着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航海家们远航世界各地的年代、地点和航线,一目了然
展示并炫耀着,曾经昔日航海帝国的荣耀与辉煌
.....
1519年,麦哲伦环绕全球,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新篇章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小小的葡萄牙演变成一个庞大的帝国,它把自己的版图扩大到美洲的巴西
并使其一直延伸远东的印度尼西亚,跨度达地球一周的3/4。成为影响世界的最强大的全球性帝国
统领疆域曾包括世界53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葡语成为两亿四千万人的共同母语和世界第八大语言
全盛时期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瓜分世界
(摄影:金刚老师)
那种别扭劲呀....相信你懂的
因为那上面清晰的刻有:澳门,1514年
葡萄牙曾是欧洲最早建立,更是最久掌控殖民地的老牌殖民地国家(1415_1999年)
伴随着澳门最后一个归还中国,一个时代就此完结
不断见诸报端的是其债务危机现状,不免令人唏嘘
昔日的航海帝国渐行渐远
我们只能从眼前这些遗迹中窥视葡萄牙人曾经叱咤江海的辉煌
贝伦塔,88!
(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拍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