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赫尔格达红海潜水艇 |
分类: 北非【埃、摩、突】 |

【探寻神奇水世界的最佳打开模式-潜水艇】
不久前,美国人的核潜艇在中国南海“被撞”露头,不得不一路裸奔
留给人们的不只有唏嘘和嘲讽,更多还是不安和讶异
去埃及之前,在我的潜意识里,潜水艇与军事密不可分
即便与旅游资源捆绑,更多还只是观看的
当听说还可以乘坐时,无二话,必须潜!
......
倘若您好奇海底水世界究竟有多美,又不愿意去浮潜探寻
大可不必担心会错过红海斑斓水世界的美妙瞬间
因为这里有独特的海底探秘体验方式:潜水艇
原本以为,这种神秘的水下行驶工具只有在战争片中才会见到
没承想,聪明的埃及人竟然把苏联人废弃的潜水艇,用来招揽生意
当然啦,此潜水艇绝非彼核潜艇
【红海很蓝】
红海,是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
从西北到东南长2250公里以上,最宽355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
这条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无疑也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战略价值不可小觑
作为世界上盐度、水温最高的海域,常年生长着众多珊瑚和鱼类,被誉为世界三大潜水圣地之一
每每看到这张开心的摆拍,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埃及之旅前的一段小插曲
其实我的这次埃及之旅是临时找补的,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计划好的埃及之旅
因为不知怎么搞到,临上飞机当日清晨,突然脖子动弹不得,无奈被抬进了医院急救室
大夫甚至说,我的颈椎问题很严重,一个急刹车都有可能断裂,必须手术
对于之前一点预兆全无的的颈椎病,我也有点懵
原本计划好的,与单位一众好友7人组团前往埃及,没承想自己却当了逃兵
......
我一直怀疑自己当时是因为开窗睡觉,受风所致
恢复后,依然对埃及念念不忘,才有了之后1个人的埃及旅途
那次惊吓后至今,我的颈椎既没有做过任何治疗,也未曾吃过任何药物或补品,从未发作过
我甚至怀疑那是老天跟我开的一个玩笑
谁又能想到,一个4月被担架抬进医院的颈椎危重病人,11月脖子转得如同“拨浪鼓”
【红海名称的由来】
叫“红海”的说法有很多,大体离不开因周遭自然景观的色彩演变而来
诸如:季节性的红藻泛滥、水底红珊瑚蔓延、海岸红色山石覆盖等等
然而,这些个“红”是游客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
呈现在我们视野里的,唯有关于“红”的各种传说,和与红无关的各种“蓝”
一大早赶往赫尔格达的潜水艇码头
因为潜水艇是停泊在海中间的,游客需要在此再次搭乘小船前往
来的早,码头还未开始售票,可以到四周随意处走走
这里有座小型博物馆,倒是可以打发些时间
......
博物馆光线黝黯,房间不大,2排玻璃展窗将空前围出几个区域
展窗内是斑斓的海底水世界,鲜靓靓、油光光的
上前细端,倒也分不清是做出来模型,还是涂了漆的标本
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鱼、漂亮贝壳、生物介绍、模型和标本、船员潜水服等
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小型博物馆,这里有很多与海洋有关的元素展示
花上十几分钟先热热身,了解一下海底世界也是不错的选择
乘坐摆渡船差不多20分钟就到达潜水艇停泊点
离着老远,就能看见红海上浮动的船坞,
湛蓝无际的大海上,漂浮着一团明黄色,十分醒悟
您要是以为眼前看到的,便是我们要搭乘的潜水艇(至少我一开始这么觉得)
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我们搭乘的潜水艇,就深藏在被视线完全遮挡住的另一边
虽然通道给人感觉略显狭窄,不过到了下面感觉空间比想象中大多了
当然,想象永远与现实有很大差距
比如,原本想象中是电视里看到的那种丰富斑斓的水世界,现实却是骨干的“蓝调”
我们乘坐的潜水艇,据说可以容纳40名游客
淡季出游,总共也就10几位游客
除了几个中国和印度人外,大都是俄罗斯人
潜水艇船长室,貌似与飞机驾驶舱差不多,四周都是数不清的按钮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很快一名潜水员的身影出现在了舷窗外
潜水员先是在游动中投喂食物,成群的鱼儿蜂拥尾随
接着潜水员会到每个窗口前投喂食物,甚至将食物用力按在窗子上吸引鱼群前来捕捉
鱼儿们始终随着潜水员的指挥棒律动、翻转,划出许多优美的弧线
尤其是那条憨萌可爱的庞大海鱼,引得船内的游客们不时惊呼尖叫
【呆萌大鱼】
当然,最最惊艳的是萌呆大鱼与潜水员的“伴游”
掠过沉船、神庙,告别海马将军、天马元帅
仿若在海龙王的的神话宫殿里遨游,那画面太美妙
大鱼始终如影随形
总算从潜水艇里爬出来,再次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到阳光和海风,如此美好
虽说潜水艇很神奇,短暂猎奇还好啦,但还是感到些许压抑憋屈
想想那些潜水官兵该是多么不易呀
最后结束潜水艇游览,在美丽的赫尔格达小镇转了转
【旅游-忆游】
远游的脚步,定格在了2019年年末,整整2年了
原本以为那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空格键”,怎么就变成了“回车键”
欣慰的是,虽然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唯有我大中华怡然如常
大有“躲在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和秋冬”的态势嘛
好在有旅途的照片可以玩赏,旅游鼓捣成了忆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