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杂谈 |
分类: 南亚【斯、尼、印】 |
漫步城堡,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扇窗,都是朝向泰姬陵方向的
痴情的皇帝,从这里凝视埋葬他爱妻的泰姬陵
岁岁年年、日日夜夜
......
在我看来,倘若泰姬陵是一座建造在人间的爱情天堂
那么阿格拉堡定是那最华美的爱情囚牢


【阿格拉堡】Agra
这座结合了印度和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城堡,坐落于亚穆纳河畔,与泰姬陵遥遥相对
城堡建成于1565年,历经各朝改建,兼顾城堡和宫殿的双重作用,
是当时莫卧儿帝国的权力中心
......
阿格拉堡通体用红砂石建造而成,故又名红堡,与首都德里红堡齐名
巨大红色沙石垒砌的城墙,呈半月形包裹着的城堡
让这座方圆1.5平方公里的宫堡看上去蔚为壮观雄伟
......
城墙高20米、长2.5公里,且建有各种巨门、塔楼、等防御设施
内部庭院规整开阔,厅堂精雕细琢,华美典雅
虽经岁月侵蚀,仍掩饰不住昔日的富丽堂皇
沙·贾汗处理国内政事的地方
据说,这种建筑三面无墙的厅堂,代表着威严与光明磊落的寓意
【爱的守望】
在神秘的古堡中,发生了太多花开花落缘生缘散的故事
尤以被圈禁在此的沙·贾汗皇帝的晚年生活为大家所熟知
年迈的老皇帝终年遥望泰姬陵,因思念爱妻郁郁而终,那凄美爱情故事传诵至今
......
据说,沙·贾汗在修建泰姬陵时,曾要迁都德里红堡,永远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然而,当德里红堡终于落成之时,先是沙·贾汗终因劳累而倒,再就是自己的小儿子篡了王位
小儿子不仅霸占了父王刚修建好的德里红堡,且将老父亲永久圈禁在了他的“伤心之地”
在人生的最后8年里,凝望着泰姬陵,缅怀与亡妻的美好时光,便是沙·贾汗心灵的唯一安慰
如今,人们站在阿格拉堡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遥望到15公里外的泰姬陵
不难想象,300多年前,一个风浊残年的老人,站在八角亭中,遥望远方,是何等悲凉与哀伤.
历史对这位美丽皇后记载不多,只是说她美丽多情,温柔善良,来自波斯
女子原是沙·贾汗父王第20妻子的侄女,1612年与沙贾汗成婚时尚未继位
沙·贾汗勇猛善战,俨然已是未来王位的继承人
婚后夫妻恩爱,以至于在连年征战中一直把她带在身边
放眼望去,眼前这座8角塔
曾是沙·贾汗被儿子囚禁的地方
300年前,一位痴情的老人,怀着对爱人的一片痴心
透过大理石镂空的窗台,悠悠远望爱妻的陵墓,令人唏嘘不已
【最华美的“囚牢”
过廊上精美的雕花,粉白相间,穆斯林风格,典型的东方工匠技艺
都说要参观阿格拉堡,最好在午时后进去,那暖暖的余晖洒进宫殿
让原本凄美的爱情传说,稍添了些暖意,不至于让自己的思绪随亚穆纳河上的凉风飘逝而去
这里是昔日帝王私下接见外宾和民众的地方。
这些墙体上都贴有很迷人的花朵,是莫卧儿王朝建筑中最常用的“大理石贴花”
也是在中东很多国家建筑墙体上,常见到的一种装饰工艺
工匠们将各地采集来的各色美丽的宝石裁成细片,仔细地贴出花草的图案
只可惜这些宝石,早已被英国人洗劫一空
而今留下的,唯有殖民者曾经用来融化宝石的烧焦印迹
【红堡】
阿格拉堡又称红堡。千万记得,阿格拉的红堡与德里的红堡不是一回事
这里的红堡,只是穆纳河从此流过
德里红堡相当于紫禁城,可是有护城河的
此时的红砂岩在阳光照耀之下,发出耀眼的红色,俗称红堡

扇扇窗户的背后,或许都藏着数不清的哀怨
现如今的窗口,早已没有了往昔的凄凉与悲伤
想来,这一扇扇窗口,早已成为相爱情侣们的无声承诺与见证
【世界文化遗产-阿格拉古堡1983】(摘自网络)
阿格拉古堡全部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称红堡。
1983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
与泰姬花园毗邻的红色阿格拉古堡,是16世纪重要的莫卧儿王朝纪念建筑。
它是由红沙石建成的坚固堡垒,围墙长2.5公里,把莫卧儿统治者的皇宫围在中间。
古堡里有许多宛如童话故事一样的宫殿,
如沙贾汗修建的贾汗吉尔宫或称卡斯宫,有迪凡-伊-卡斯会客厅和两座非常秀丽的清真寺。
也许故事太过哀婉,沙·贾汗篡位之子,动了恻隐之心,最终将父亲的遗体送去了泰姬陵,夫妻合葬
生前相爱的夫妻在天堂重逢,故事到此结束了
纵观中外文学大师笔下的精典爱情故事,无不是大悲剧收场
之所以震撼人心,并非那种天长地久的相守
恰是昙花一现地悄然凋落,让人黯然神伤。这便是戏剧的魅力
阿格拉堡却上演了一场人间千古绝唱,为天下动容
或许当爱情美梦被彻底粉碎之时,爱的灵魂才会得到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