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戈佐岛维多利亚古堡女王旧时光杂谈 |
分类: 南欧【西葡意马希塞黑波】 |


常常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下一个远方
马耳他国,小到你稍不留意就会从地图上把它错过
然而,它的位置盘踞要津,有“地中海心脏”称谓的马耳他,岂能是随便遗忘的角色
这个由一个个小岛串起来的国度,遗世独立地漂浮在地中海,亘古流光
曾经小岛之间的往来穿梭大都靠小船
而今搭乘轮渡或快艇很快便可抵达
凭栏远眺,不觉中,如桃园美景般的小岛,近在眉睫
可谓:青山碧水尘未染,清风小渡桃园中
小岛最高处古城墙尤为引人瞩目,那就是传说中的“城中城”-维多利亚古堡

【传统农业-欧洲乡村】
当今的欧洲,机械化农业早已遍布各国
而眼前由一小块一小片组成的田园风光,早已成为画框里的奢侈品
只有来到戈佐岛,才会浮现隐居田园、男耕女织的画面
在戈佐岛,至今仍采用传统农业模式,每家都精心耕种着自己不大的田地
他们用石块、矮墙或仙人掌相隔田地,也没有大型农业机械
相对封闭的戈佐,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让人倍感自然和谐
我喜欢这样的乡村田园风,我喜欢土得掉渣的戈佐岛!
难怪戈佐岛有“欧洲乡村”之称呢
古堡下面是有着6000多居民的维多利亚古城
城市除了教堂,所有建筑都不超过三层,非常原生态
【“维多利亚古堡”名字的由来】
看过本尊大爱的乡村田园风光后,我们书归正题,简单聊聊维多利亚古堡名字的由来吧
我们通常所说的维多利古堡,其实原名叫齐塔德拉(CITTADELLA)
在英国人最后统治期里,恰逢维多利亚女王的25岁生日
为了纪念这一盛事,英国人将其改名,并一直延续至今(网图)
【维多利亚时期】(1837年—1901年在位)
话说维多利亚女王可是一位公认的狠角色
众所周知的“大英帝国”最辉煌的扩张时期,便是在她统治下成就的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为了满足寻找原料地和销售市场的要求,英国开始在世界各地疯狂地建立殖民地
1840年初,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呼吁“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向中国发动战争,之后的事情.....不多赘言
1841年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一言难尽。哎!(网图)
【英国皇室与马耳他的情缘】
既然说到维多利亚女皇,那咱们就再扯远点,说说现如今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吧
伊丽莎白女王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妈妈是维多利亚女皇,绕呀,都快累死我了
简单说吧,维多利亚女皇是伊丽莎白的高祖母
194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菲利普亲王在马耳他度蜜月
1949-1951年,菲利普亲王被派驻到马耳他的军舰上服兵役
夫妇二人在这个岛国生活了两年,这也是他们以夫妻在海外居住过的唯一地方(网图)
成为女王后,伊丽莎白女王也时常回到马耳他
时光荏苒,2015年,两人再次回到当年的蜜月之地
女王对马耳他充满感情,伊丽莎白曾把马耳他称为“家”,她说自己深爱着那里(网图)

【维多利亚古堡】
欣赏了维多利亚的自然风光、聊过了维多利亚古堡名字的由来,再来划重点-维多利亚古堡
公元前10-8世纪,腓尼基人到此定居
最初,腓尼基人为了抵御海盗和其他民族的侵略,选择在这里修建了这座城堡
最终,这座城堡又因大名鼎鼎的骑士兵团(曾经是骑士兵团的要塞)而威名远扬
经过骑士团的修缮,古堡才成为了无坚不摧的防御系统
谁又能说清,是圣约翰骑兵团成就了维多利亚古城,还是相反
如今,炮台依旧矗立,曾经的硝烟早已散去,唯有教堂钟声在古城上空回荡

必须承认,维多利亚古堡被骑士团占领后
作为要塞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作为避难所
见证了当地居民,不得不躲在城堡里,逃避被海盗抓去做奴隶的历史
这里有各种门类的博物馆,不仅收藏了过往的历史,也藏有很多珍宝,有兴趣可以参观下

这里的人们与地中海沿岸其它地方一样
喜爱在户外晒晒太阳,随便找个小酒吧或咖啡馆,坐观来来往往
平静、闲适,岁月静好


【旧时光】
但如果您以为,戈佐岛只是一个拥有自然风情和淳朴民风的小岛,您就错了
这座小小的岛屿,同样拥有华丽灿烂的远古文明,当然也不缺少现代元素
无论您走在深街窄巷,还是旷野山村,更多呈现出的还是那种原始的自然之美
尤其偏爱这里的古巷,恍若在旧时光里穿进穿出






【台布上的段子】
戈佐岛与意大利南部隔海相望,生活习惯难免受意大利影响
19世纪初,首任英国驻马耳他总督下令,将英语取代意大利语作为马耳他官方语言
随手翻看右边的小台布,上边密密麻麻写了一堆小字
调侃一位意大利游客点餐时,口音错位的场景
幽默的马耳他人,看来很喜欢调侃意大利人的蹩脚英语
马耳他是英联邦国家,车辆靠左侧通行,司机座位和方向盘在右侧
喜欢车上拍照的亲们,可要选好方向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