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59f63149gbf1d526aee12&690
陌上花开缓缓行
闲寻桃红浅问春
高原春色,大腕作派,姗姗来迟。
30/4-2/5,背包到青海民和县下川口赏河湟桃花源,然后在此和朵爸汇合,行经甘肃永靖花庄,再折回民和县下川口、隆治、总堡、古鄯驿、甘沟、满坪、官亭,从官亭再去甘肃的积石县大河家和青海的循化县孟达天池,然后又从官亭走回头路返西宁。
5月的阳光,盛开在指间,放眼望去,高原上的那些绿还很稚嫩,春末夏初的生命从底蕴而来,杨柳才吐绿,山水才泛青,倒是陌上大片大片花开花又落,朵朵一路篡改《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乱唱:民和的桃花开败啦,开败啦,这里的表演很精彩……还有阿牛的《桃花朵朵开》,哎哟哎哟,如果会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不是我的小跟班了。
http://s9/bmiddle/59f63149gbf1d5cbd2448&690
暖暖的春风迎面吹,桃花朵朵开
……
(墙头怒放的粉粉花儿非桃花,学名榆叶梅,又名小桃红,西宁随处可见。)
http://s8/bmiddle/59f63149gbf1d55fa7eb7&690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 看那桃花开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把那花儿采
http://s6/bmiddle/59f63149gbf1d94b6d105&690
一桥把甘肃省永靖县花庄和青海省民和县下川口连接起来。
桥边有桥,传说新桥是周润发当年在此旧桥拍过一部电影后捐资而建的,桥上没寻到碑文立字说明。
http://s7/bmiddle/59f63149g7982f9ed2516&690
甘肃临夏大河家镇,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黄河三大古渡——临津渡就在此处。
http://s2/bmiddle/59f63149gbf1dc9721bb1&690
西汉张骞就由临津渡口进入当时羌蕃部落统领的青藏高原;隋炀帝曾军经此渡过到西平(今西宁)御驾亲征突厥和吐谷浑;王震率兵挺进新疆亦是由此渡口进入青海腹地。
现在有了兰西公路和铁路甚至航班,有锁钥之称的临津古渡口终于完成了它千年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到如今只留下一敦石锁、两条铁索,供人们凭吊千古烽烟。
http://s7/bmiddle/59f63149gbf1e3a544c76&690
大河家居住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多个信仰穆斯林的民族,加之历史古渡的重要地理位置,商贾云集,贸易活跃,清真寺的修建明显比路途所经的民和县乡镇的高大庄严。
缀上星月的尖塔也叫宣礼塔,宣礼人每天要爬上塔顶五次,召唤穆斯林的遗孓来祷告,住在官亭两宿,每天早上五点总被呼唤声扰清梦,尽管听不懂阿拉伯语言,但可以想象出意思:“来祷告吧,祷告比睡觉好!来祷告吧,只有一个真主,他就是安拉!”
http://s16/bmiddle/59f63149gbf1dfec71e9f&690
认识若干个穆斯林同胞,几乎就没有5点起床祈祷的,现在也只有特别虔诚的信徒才会清晨5点来到附近的清真寺祈祷了。
穆斯林进入清真寺前,必须先用水清洗自己的脸、手和脚,而且是流动的水,所以在清真饭馆宾馆,都能看到这样子的汤瓶装清水,方便信徒清洁。
临夏,更多人知道它,估计是因为《天下无贼》的拍摄地而扬名,而不是因为它是“西北王”马步芳的老巢。
http://s16/bmiddle/59f63149gbf1e4087c7ef&690
甜醅小吃卖家祖孙俩,老的是第五代传人,小的是第七代传人,老人说他家的甜醅是大河家镇上最好吃的小吃,现在已经名声到西安等地。
http://s15/bmiddle/59f63149gbf1e45d2b04e&690
我早就没有扫街的爱好了,但卖家一口认定我们是从广东来的游客,主动摆N个POSE请求我们照相还不说,还要求孙子回家拿杯子道具来照,看老人的架势,POSE已经老练得很,还邀请我们下次再来大河家时到他家拍做甜醅的全过程,有点意思。
真心地说,他家的甜醅吃起来很清爽香甜,估计和用旁边的清龙泉水酿制有一定关系。
http://s15/bmiddle/59f63149gbf2cea528c1e&690
大河家镇最有名的特产应该算是保安腰刀了。
对冷兵器,娘俩实在没什么兴趣,看朵朵的表情就知道了,进店去最大目的是想看保安族人长什么样子的,结果没看出道道来,觉得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这三个民族和回族没什么区别。
http://s16/bmiddle/59f63149gbf1e52af6dcf&690
还是看风景舒服。
葱绿的树木衬出的黄河水还是泥黄泥黄的,远处的积石山山顶的白雪还没化,实景看起来就象一群带小白帽的回回立在远方。
http://s12/bmiddle/59f63149gbf1e55201c9b&690
黄河谷地海拔大约在1700~1800米,气候相对西宁温暖湿润,所以春种已经完毕,接下来的就是等待收获。
http://s5/bmiddle/59f63149gbf2d7362ab24&690
朵爸领朵朵寻黄河奇石,我则挖起野菜——苦苦菜。现在菜菜贵不说,还不安全,挖上点就当挣点小费,如同旅途能徒步就等于省汽油钱了,还环保呢,哈哈!
野菜背景的植物认识吗?我是第一次见,问了一个土族的村民,得知是胡麻,胡麻仔和油菜籽一样,用来榨油的,好象内蒙古人民更爱吃胡麻油,俺没吃过!
http://s8/bmiddle/59f63149gbf21c655d087&690
继续行,往循化县方向!
清清的黄河水自此处出来,就变黄了。俺被培训的书上说,因为这里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处,青海清清的黄河水来到此就浑浊了。书上还说,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导河自积石,指的也是这一带的积石峡了,可惜没寻到相传大禹导河憩息之处的一块青石,被称之"禹王石"的神石。
http://s16/bmiddle/59f63149gbf2d00f665cf&690
积石峡内千岩壁立,公路沿河岸凿石穿壁而过,两边的山体如果遇大雨,随时可能有泥石流冲下可能,极少有车辆由此过。
难怪积石峡,临津渡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http://s5/bmiddle/59f63149gbf2cfbc544f4&690
从官亭过大河家的桥边三岔路口进去不到20公里,就到了名列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之后的老三孟达天池。
“孟达”撒拉语为“其孜”,因撒拉族先民迁至循化时,其中一部分人就留居在这里,“孟达”是“其孜”的汉译,也就是把当地叫做“孟达”,意为“在这里”。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由天池到县城还有30多公里,旅游车基本都是经循化县城到孟达天池的。
http://s11/bmiddle/59f63149gbf21c27b3b6a&690
此行去民和县官亭镇,朵朵最想去探访的地方竟然是“喇家遗址”。
这可能是受青海省博物馆里展出的一个模仿遗址的场景和配上摸拟当时灾难来时的视频影响吧。简单地描述,就是4000多年前,黄河边上的某一个村落被一场突如其来地震和随之相伴而来的黄河洪水吞没的灾难性事件,相似早两年青海省玉树地震,不同的是,玉树得以重建成更美好的新家园,喇家遗址从那一场灾难后就永远埋没在历史长河里了。当这个史前部落再呈现在当代人眼前的,除了我们看不明白的历史物件,更多的关注是众多遗骸中,有许多母亲用身体掩护着细小子女的悲壮情景,母爱的伟大是与生俱来的!
同样作为灾难遗址,喇家遗址历史比意大利“庞贝古城”还要早2000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