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的:伤痕试验(芦苇视界,明月诗影)

标签:
“伤痕试验”里面只有自己明月摄影芦苇视界诗意栖居静心养气 |
分类: 明月诗画摄影 |
未知的前方
天空如庐,鹭鸶低飞
掠过桃花溪飞出苍远
田野寂静,剩下我一个人
头顶,是一朵朵壮观的云
我已经不再恐惧,积攒了
三世桃花,几叠秋月
我的魂魄,随时会被一只妙手收回
仿佛上方一瞥,那人
就会白日飞升,这被观照的
小小肉身,突然有了爆发的能量
更大的场面,来自内心
田间小路,偶遇红蜻蜓
我路过它时一动不动:有定性
那我,也不是一个人了
我还伤心什么,天空
那朵炫丽,走成了几抹黛青
我得逆着流水,回到我的栖息高地
同时精打细算,过好尘世每一天
我和一群野生猕猴,磨成故交
与一窝新鸟,混成熟人
看什么,都像我,这正是我想要的——
没有固定的图画与色彩
未知的前方,一片空白空洞

“伤痕实验”,是美国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心理学实验。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不能带手机和现代通讯),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完成后,给志愿者们发小镜子、让其知道自己的化妆效果,之后,镜子就被收走了。最后一招最为关键,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伤痕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只是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刚画好的伤痕。这些毫不知情的志愿者,以为自己带着一脸伤痕,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现场反应。

规定的时间已到,返回的志愿者叙述了自身的切身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没伤痕时)表现的很不友好,甚至粗鲁无理、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感到很不自在。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是他们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就能感受到外界怎样的眼光。当我们觉得自己面目可憎,我们就会认为别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当我们觉得自己有缺陷,我们就会认为别人也会非常在意我们的缺陷。这个实验从侧面验证了一个错觉:别人会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来看待你: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善的眼光;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剔的眼光。
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如果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不公、冷漠、缺少温暖,这说明了真正出问题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透过别人的眼色来认识自己,但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不一样。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聪明的、可恶的、愚蠢的、忠诚的、虚伪的、背叛的等等。

真实的你又在哪里?伤痕实验,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答案:内心。一个内心烦躁的人纵然身处幽静也是狂躁不安的,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虽然深处闹市,他的世界还是清净的。无论是追求幸福、宁静、安全,都到你的内心去寻找,那里才有无穷无尽的源头能量。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当你愿意去真实的看待自己,去掉自己看待自己的有色眼光,去掉内在那些贬低自己的声音,去掉一切加诸在你身上的标签——
开始认同自己:是优秀的、出色的,善良的、知情识趣的、愿意付出的、大气慷慨的、才情兼风情的、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如果你选择了平凡,认为以上的种种优良品质、都被你囊括于平凡之中,那么。你日常中呈现的,便是有创意的人生,你想要的幸福,就会在生活的细节中呈现。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感受。

改变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朝着自己满意的境地纵深。无论现在的处境如何,不抱怨世风、不埋怨出身、不和周遭对立,不与世界较真。万般都是缘,都是因果,因果乃是宇宙的公平率。无论自己有没有人间荣华,浮世虚名,这些都是有为的,看得见的,可以用尽消散的。一个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独立、超然于俗世之外,这才是千金无价的,今生春发好花,来生月圆佳果……但一个人的外延上是与世界融合的,和光同尘的,不是怪怪的之类。人活得太累,就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的了!察言观色:是需要察自己的言行,观自己之色——初心有没有被俗世污染,一旦被污染了,就会活在别人的眼色里,内心就会产生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