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明评诗《2013最佳诗歌》李明月四首

(2014-12-07 14:50:21)
标签:

亚明评诗

2013最佳诗歌

李明月诗四首

分类: 明月诗画摄影

亚明评诗《2013最佳诗歌》李明月四首
                                                                                                                     

               诗的禅悟

 ——读李明月《2013中国最佳诗歌》四首

                                                                                           刘亚明


引子:李明月是一位禅悟颇深的诗人。近年,她将自己沉浸在世俗之外,一边潜心修持,一边静心绘画写诗,品读她的诗画,感受着一种物我通达的玄妙之境,感受着她的清净自然,和周遭处境没有隔阂的心神意通……

 

一场雪  逃出我的童年/ 一个冬天和更多的冬天 / 仿佛一个大秘密 / 被原色主宰  潜伏的山川 / 被覆盖的小河  那些冬眠的动物 / 和天地一起收敛着  成为 / 彼此内在的流动  曾经 / 大雪封山的难耐时光  现在 / 它们在事物之上  开花结果 / 像是你在我中  我在你中 / 雪在雪中温暖着缠绵着 / 延伸着事物的高度  终于 / 我把自己一点点地交出 /我们  都把自己交给了对方

               ——《雪中的交出》

 

这首《雪中的交出》静中有动,动里含静,不缓不急,将泛指的“童年的雪”,或许本来就不是秘密的秘密,一直演绎到今天:我们一直被“原色”、被自身的纯净神明主宰着,但我们不知道这个“大秘密”,诗人在逃离、在寻找……并借着冬藏的契机和山川大地一起收敛自身,积攒能量,进入了没有物我没有分别的内在流动,直到看见事物之上的花朵——亦是自性的花开——时间到了,内心无私,天地大同:“我把自己一点点地交出/我们  都把自己交给了对方”。从表象看,这是时光或生命的一种过渡、通过一场雪的舟载,一种看似在“自然而然”状态中,实则是一场“内收外敛”的修炼,从彼岸到此岸的必然。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歌便是一条曲径,禅房便是我们的神明居所。对于诗歌写作者来说“修行到位”,才能深悟其道,诗歌才能通达于事物之中,体现“心灵与万物的合拍”,让人“顿开茅塞”。李明月通过“一场雪  逃出我的童年”,“一个冬天和更多的冬天”暗示岁月的更迭;从冬日的“银装素裹”中,感知了“一个大秘密/被原色主宰”;在诗人的眼里,山川、小河、冬眠的动物成为“秘密的主体”。这种静态潺潺于“彼此内在的流动”中,亦是诗人内心与外在事物的、一场水乳溶交融的晕染。

 

 下雪天  我喜欢一个人 / 慢慢地走在山中 / 这时  和老天最相应 / 一个随意的念头 / 我感知了某种  内在的关联 / 当然  我的念头很清很纯 / 肉身的味道  也越来越淡 / 满天的雪花要我代言—— / 一种契应   一片片壮大的 / 越走越白越走越深的  山林 / 一个出神  我走在我之上 / 脚步忽高忽低    咯吱咯吱的  踏雪声 / 缭绕的仙乐  梵音 / 突然的一阵 / 完成了—— / 一个人连接的天地 / 一个小兽做向导 / 小兽的蹄印 / 突然不见 / 一只鸟儿 / 不远不近总在前面

              ——《一个人的下雪天》

 

《一个人的下雪天》,来自于李明月的生活与超验冥思的空间转换。她以自身的清净,走进山中,为了和老天相应,把自己引申到天人合一的镜像中。换个角度讲,人的一生都在参悟怎样走出自我。而李明月独有的生活选择,以及佛法带给她的沉思,让她不断地去除六根,不断地觉悟自我。我相信,这首诗是李明月对自己修行生活的一次真实记录。“下雪天  我慢慢地/走在山中  这时/和老天最相应/一个随意的念头  我感知了某种/内在的关联”,如此起笔,将一场雪与其独有的生活、心灵经验糅合在一起,相互掩映,实现巧妙融合,也让我们感知了,诗人尚道精神情结。

诗人提到:“我的念头很清很纯/肉身的味道  也越来越淡”,当然这是修行的结果,是佛法的领悟或走出自我的反映,更是李明月佛缘的经验之谈。“满天雪花  让我代言的——/ 一些美好的词语 / 壮大着/越走越白  越走越深的山林”,这样的表述很直接、很直白,是以景生情,以物抒情的表现。万法唯心,一切都由心造化现:在一片纯净的原色,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本色中体现了“越走越白、越走越深”的因果。

李明月在这首诗中呈现了一个看得见的过程:“一个出神  我走在我之上 /脚步忽高忽低 / 咯吱咯吱的踏雪声/缭绕的仙乐梵音  突然的一阵”……仿似一个突然的变奏,山峰、大地都成了诗人的形体,从物到我、从外部到诗人的内在,在出神的瞬间浑然了!诗歌的张力呈现了不经意的妙然,还原了诗人的生命体验。也表现了诗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这首诗结尾的“小兽的蹄印 / 突然不见 / 一只鸟儿 / 不远不近总在前面

这种雪地飞仙的结尾,也让我们感受了禅悟的精神飞升……

 

    那头野兽  被击倒在我的身体里 / 整晚  我听见它/ 在舔伤口——那头野兽  在陷阱里/ 蠕动着舌尖  像老牛舔犊 / 像一个情人 / 用内疚的眼神 / 久久地看 / 是它没有照顾好…… / 我真不忍心  这个夜晚 / 一阵阵的浓浓的  蜜意 / 从四周渗透  蛊惑  围剿 / 我有些不能自已……/那头野兽    在暗中积攒 / 我的血  会让它/ 再度强壮 / 我知道  必须时时提防 / 它猛然一跃的瞬间……

       ——《我必须时时提防》

  

我想李明月这首诗中提到的野兽亦是另一个李明月。

诗人诗中的那个“野兽”,就是那些与佛法背道而驰的贪嗔痴。贪嗔痴的表相是无形的,但它是障碍生命本质的洪水猛兽。李明月虚拟了“野兽”这一角色,并且能够“被击倒”“舔伤口”“舔我身上的血”,还能够“用内疚的眼神/久久地看”。如此着墨,李明月心境坦荡,将“我真不忍心/这个夜晚  我感到了/一阵阵的浓浓的  蜜意”的心理活动描绘了出来。

我想,李明月从那头野兽被击倒——舔伤口——在陷阱里——舔我身上的血,写明了诗人的内心纠结;不能完全放下,被诱惑,对自己狠不下心来……可幸的是诗人的清醒,时时提放着欲望和贪婪这头“野兽”,突然反扑。

李明月以野兽比喻自身的贪嗔痴,以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的手法,时时提防提醒自己:一场一个人的战争,还没有最后凯旋。

李明月用其独特的语境,向我们展示着她的精神体验。正可谓“迷惑/那头野兽  在暗中积攒/我知道我的血  会让它/再度强壮  我必须时时提防/它猛然一跃的瞬间……

 

 通常会这样 / 只要拿起笔来 / 再有一张无字的纸  就会 / 被带进一场白日梦 / 一些蠢蠢欲动的事物 / 渐渐围拢  有种诡异 / 通过我的气脉旋转 / 记录在纸上的字 / 成了  一颗心脏  一把锁 / 一个人的手脚   延伸了四条路 / 左眼天空右眼大海 / 天堂与地狱/ 隔了一个鼻梁 大脑    一枚坚果的迷宫 / 一个人手持蜡烛 / 在寻找出口……这些   是我来自它们     还是  它们来自我 / 真实的记录 / 我有些弄不清  我在我之中 /到底隐藏了什么 这好像   不是单纯的 / 那些  诗意  善良  感性 / 理性和神性 / 像个吸水的海绵和一片羽毛 / 这些纸上的事情 / 总是好过自己本人 / 似乎自己是什么人、物 肩负着使命 / 卧底天地 / 梦游红尘  参悟大化大同 / 体验万种风情 但是不能叫真 / 一叫真  肉身就会发烧生病 / 最近  身边的事物 / 更加鲜活主动了 / 那些“隐秘”稍有萌动 / 我就会心心相印 / 或者是它们契应我的翅膀 / 每一次/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隐藏的真相》

 

《隐藏的真相》用暗喻的手法,将生活中的所谓隐藏的真相,多维度地写了出来。这首诗以叙事的口吻,通过“拿起笔来”和面对“一张无字的纸”,走进“一场白日梦”,临摹真实的生活,继而又将视野投向自我,折映出人生的蕴涵所向。在对“隐藏的真相”的挖掘中,李明月突发奇想:“记录在纸上的字 / 成了  一颗心脏  一把锁 / 一个人的手脚  延伸了四条路 / 左眼天空右眼大海 / 天堂与地狱 / 隔了一个鼻梁 / 大脑   一枚坚果的迷宫 /

李明月在此用了拟物的手法,“这些/是我来自它们  还是/它们来自我  我有些弄不清/我在我之中  隐藏了/什么真相”。“佛是感性与理性升华到最高点”,李明月坦言:“纸上的事  总是/好过自己本人”,从这样的文字书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明月试图在我与我之间挖掘的生命的真相,期待自己和纸上的(经典的暗喻)醒悟明了。

也许,正因为信仰,李明月的诗句有着独到的审美意趣。李明月在佛与诗这个交叉领域,独辟蹊径地抒写着自己的心绪,深沉表达着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她并没有直言红尘与超度,而是换一个角度解释:“戏游红尘/参悟大化大同  兼有/多种的可能  体验/红尘的万种风情  但不能较真儿/一较真儿  肉身就发烧生病”。想必这就是一种因果关系,“一较真儿  肉身就发烧生病”,把隐藏的真相和盘托出,我们执着于什么,那么我们的病痛就在什么地方。红尘幻象,如露如电,应做戏游。这是诗人在创作中下意识地向着参悟的领域逼近,使得诗歌本身内在品格有了更为深刻的诠释。这样的诠释,需要一个过程,亦不乏理解为修行的过程。生活在此空间,没有恒定的事物,我们追求的不变是在永远的变化中,只有参悟玄机,禅悟当下,修心养性,方能契应隐藏在事物之内的翅膀,并随缘飞翔……


作者简介:刘亚明男,19639月出生于辽宁省盘山县。省作家协会会员。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86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等作品,曾在《文艺报》《诗刊》《诗选刊》《诗潮》《绿风》《鸭绿江》《散文诗》《中国诗人》《上海诗人》《南方诗报》《辽河》《岁月》《辽宁作家》《浙江作家》《天津文学》《满族文学》《草地》《北方作家》《东坡赤壁诗词》《辽宁作家》《香稻诗报》《海燕》《天津诗人》等刊载,并被一些文集结集收录。2009年曾获第四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红色散文征文大奖赛二等奖,辽宁作协《鸭绿江》杂志社、新诗学会、营口市鲅鱼圈开发区文联等共同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鲅鱼圈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优秀奖。出版诗集《仰望的岁月》《淡去的岁月》出版。

刘亚明博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649700102v6wv.html


在此感恩亚明老师,你的品评是光明的指引,我希望自己在越来越接近的路上……


          《2013最佳诗歌》四首

                                李明月诗画


 亚明评诗《2013最佳诗歌》李明月四首


我必须时时提防


那头野兽 ,被击倒

在我的身体里

整晚 ,我听见它

在舔伤口——

那头野兽,在陷阱里

蠕动着舌尖 ,像老牛舔犊

像一个情人 ,用内疚的眼神   

久久地看,它没有照顾好……   

我真不忍心,这个夜晚    

一阵阵的浓浓的 ,蜜意   

从四周渗透 ,蛊惑  围剿   

我有些不能自已……

那头野兽,在暗中积攒

我的血 ,会让它

再度强壮,我知道

必须时时提防

它猛然一跃的瞬间……


亚明评诗《2013最佳诗歌》李明月四首


雪中的交出

 

一场雪,逃出我的童年

一个冬天和更多的冬天

仿佛一个大秘密

被原色主宰,潜伏的山川

被覆盖的小河 ,那些

冬眠的动物 ,和天地一起收敛着

成为,彼此内在的流动,曾经

大雪封山 ,难耐的时光 ,现在

它们在事物之上开花结果:

像你在我中 ,我在你中

雪在雪中温暖着缠绵着

延伸着事物的高度,我们

都把自己,一点点交出

把自己 ,交给了对方

 

亚明评诗《2013最佳诗歌》李明月四首


一个人的下雪天

 

下雪天 ,我喜欢一个人

慢慢地走在山中

这时 ,和老天最相应

一个念头,我感知了某种

内在的关联 ,当然

我的念头很清很纯

肉身的味道, 也越来越淡

满天的雪花要我代言——

一种契应,一片片壮大的   

越走越白越走越深的,山林

一个出神,我在我之上

脚步忽高忽低  咯吱咯吱的,踏雪声

缭绕的仙乐 ,梵音,突然的一阵

完成了——

一个人连接的天地

一个小兽做向导,小兽的蹄印

突然不见 ,一只鸟儿

不远不近总在前面

 

亚明评诗《2013最佳诗歌》李明月四首

 

隐藏的真相

 

通常会这样,只要拿起笔来

再有一张无字的纸 ,就会

被带进一场白日梦 

一些蠢蠢欲动的事物

渐渐围拢 ,有种诡异    

通过我的气脉旋转

 记录在纸上的字   成了

一颗心脏,一把锁

一个人的手脚,延伸的四条路

左眼天空右眼大海 ,天堂与地狱

隔着鼻梁 ,大脑  ,一枚坚果的迷宫    

一个人手持蜡烛

在寻找出口——这些

 

是我来自它们 ,还是

它们来自我 ,真实的记录    

我有些弄不清 ,我在我之中

到底隐藏了什么 ,这好像

不是单纯的 ,那些

诗意、善良、感性、 理性和神性  

像个吸水的海绵和一片羽毛

 

这些纸上的事情 ,总是好过自己本人   

似乎自己是什么人、物   

肩负着使命,卧底天地      

梦游红尘,参悟大化大同   

体验万种风情, 但是不能叫真   

一叫真,肉身就会发烧生病           

最近 ,身边的事物,更加

鲜活主动了,那些“隐秘”稍有萌动   

我就会心心相印 ,或者是

它们契应我的翅膀 ,每一次

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选自《诗潮》2013、三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