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在》对摇滚乐的超越

(2012-09-03 11:07:50)
标签:

汪峰

工人体育场

《相信未来》

存在

演唱会

分类: 杂谈

汪峰91号在工人体育场的演唱会“存在”因天气原因改为92号,这使91号的时间显得比较长。

存在,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阐述了存在与思维的辩证关系。存在是第一性的,存在决定思维。

存在与摇滚乐联系在一起无疑超越了摇滚乐的本来的涵义。

摇滚乐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青年一代。其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势,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其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在音乐表达上表现出,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

因为这种出身背景,摇滚乐往往被认为逆反、愤怒、肤浅、幼稚、不成熟,甚至是青年的胡闹。这些特点几乎包住了勇敢、坚定、奉献、活力、大爱、拼搏、追求、向往、梦想、探索等美好人性。

 

《存在》是“献给我们全体善良而迷惘的中国人的一首心底之歌。”(汪峰的微博)在这里,存在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上,不再是一个抽象哲学的概念。《存在》包含了更多丰富的现实内容: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高贵或是贫贱;人的经济状况,富有或是贫穷,以及由此在精神上引发的必然的连锁反应。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多少次荣耀却感觉屈辱,多少次狂喜却倍受痛楚,多少次幸福却心如刀绞,多少次灿烂却失魂落魄,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谁知道我们该梦归何处,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我该如何存在。”

 

 

几乎每一个优秀的作品都诞生于痛苦之中。一则是无处诉说之痛,二则是人微言轻之苦。“写作者都是生活的弱者”(王安忆)。

“笑着哭”,“甜蜜的疼痛”,“哭泣的拳头”,“宁静与疯狂”,“幸福的子弹”,深刻的辩证法,冷静的思考,深刻反映了中国人在当下的存在状态,是汪峰音乐的主要特点。

在上一次的演唱会,他问观众的是:你们买房子了吗?买车子了吗?还停留在物质需要上。

这次,他问的是:你们过得好吗?幸福吗?有过委屈吗?这些精神需求是对简单的升华。我右边一个从沈阳来的青年大声回答:不好!不幸福!有委屈!惹得周围的人一次次哄然大笑。

 

汪峰是一个靠作品说话的歌者。面对牢笼般的现实,他感到无奈、感到愤怒,他自身的不安全感在多首歌曲中暴露无遗。“永恒的迷惘”(《再见,青春》)、“迷途的惆怅”(《光明》)、《迷鹿》、《美丽世界的孤儿》、“已经忘了回去的道路,走入独自一人的碎梦”(《碎梦》)、“可以视而不见吗”(《为了让生活继续》)、《有些事我们永远无法左右》、《抵押灵魂》、《来不及了》。

在《春天里》,他一次次呐喊“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在《旅途》中,他又说“我们曾经那么甜蜜让每个朋友都很妒嫉,可我对你说过我会离去只因为我无法安定,这不是一个借口也不是一个理由,我爱你却更爱自由,在下一个车站在下一个城市,我的爱只属于旅途。”汪峰两次从体制内的歌舞团辞职,这种担忧不是无病呻吟,是对规劝他安分守己的人、爱人的回答。

不仅是无奈是愤怒是不安定,汪峰始终在追寻精神家园,给压抑中的人们以力量和希望。他必须不停地在布满利刃的现实中奔跑,“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虽然挫折的创伤已让我寸步难行”,“为了让生活继续”,相信光明。这是和食指的《相信未来》灵魂共通的精神渴求。

存在也表现出对和谐社会的深刻理解,“除了宽容没有什么可以让你释怀,除了爱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生命”(《硬币》)。

 

汪峰的摇滚乐一如鲁迅的杂文,每一篇都是唤醒麻木国人的呐喊。存在是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革命。这种呐喊的声音该是多么可贵!现在的中国人有多少能够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存在是一种革命的号召,“它用狂放或温柔的形象、轻快或强烈的节奏、考究或急就的歌词,粉碎异化和现实,使不满如同蒲公英种子四处飞散。”

存在超越道德。习俗和卫道士往往对摇滚大施杀手,而摇滚战士以人生而具有的权力做剃刀,毫不在乎地将道德法眼作为肿瘤切除,心中没有半点犹豫。

存在挺身叫板身份或地位、教养、命运,使音乐满地欢快飞跑,满世界愉悦震颤,使音乐终于重新向生命河床奔涌不息。

存在没有国界。它深知民族主义的狭隘,深知天下一家的情怀。它的激情如喷射出地面的动荡岩浆,焚毁种种堂皇和伪善,歼灭了四周麻木不仁却贻然自得的面具脸孔。 

存在质疑理性,固执地窥探人类的灵魂机密,不惜用狄奥尼索斯使人头晕目眩的酒剑斩剁大脑,让生命中的快慰和悲苦尽情向极致迈进。存在不因寻找归宿而枯萎,而永远在操练中常青。

 

三个小时的演唱会集中了《怒放的生命》、《飞得更高》、《花火》等我喜欢的经典歌曲。

值得一提的是汪峰的《春天里》有了新的演绎版本。第一段分别由儿童、老人、青年、独唱或合唱组成的。这让我想起看汪峰写出“春天里不得不说的故事”那篇博文后发过去的纸条:我认为,没有必要禁止旭日阳刚唱《春天里》,收取应有的费用就是了。一首好歌应该有多种版本,儿童的、合唱的、二重唱的,被人喜欢是一种幸福。

看来,“多种版本”这点建议也许是让汪峰采纳了,亦或是不谋而合。

工体差不多坐满了,嗨的程度超过张学友张惠妹,那当然,那些人唱得再好,但只是歌手,而汪峰是集词曲唱于一身的歌者,在这个意义上说,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几万人,不仅是青年人,共鸣,是感动和希望。

http://s10/middle/59f556b8gc8c55cf35ef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