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2015-06-04 15:31:48)
标签:

转载

分类: 福建乡情

    中元节,为福州传统时令节俗。农村称为“七月半”,俗称“做半段”。半段,指一年之半。被列为仅次于过年的大节,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明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是用素筵祭祀,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中过夜。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从本家人发展到宴请宾客,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渡“无主鬼魂”,把“七月半”变成迷信的鬼节,大搞普渡。俗习在这一天各乡村为了互相邀请,各定宴客时间,只要是七月,不论那一天都可以过节。富足之家以客多为荣,连续饮宴数天,甚至请评话、演闽剧以娱宾客,耗费巨大。

    福州郊县的乡村早已有约定俗成的村庆活动——做半段。这村庆日多在每年夏收夏种或秋收秋种之后的农闲时间里,且皆定在农历七月以后。例如,鼓岭七月初七,义序八月初四,城门八月初八,淮安九月十五……都是各村的村庆日。有的大村里的村庆日还特意分为两天。例如福州东郊五里亭的后浦村,前半村定在八月廿一,后半村定在十月十六。村庆日恰在农历年过了一半以后,这一年的时间已过“半个阶段”了,所以村庆活动就被称为“做半段”。这时天气晴朗,气候宜人,农村多闲日,正适合于社交活动。所有相邻乡村的做半段日子都错开来,时间不一起,每村一年一次,为的是各村可以互相邀请,村庆活动不停,节庆气氛热闹,历久不歇。

    村民十分重视做半段,为了使村庆办得隆重而体面,他们早在上半年做好宴请的物资筹备工作,养肥了鸡鸭猪等禽畜、酿好了米酒;路上相遇,也总在相互提醒或转告:“要来做半段哇!”村里的孩子们更是巴望着做半段。 村头村尾汽灯明亮,表示村庆的酒宴开始了。这时,谁家的客人多,谁家就被认为好客,社交广,“会做人”,也会被人瞧得起。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全村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划拳喝酒声此落彼起。亲戚朋友聚在一块,畅叙亲情友谊,让累了半年的身心轻松一下。宴席上,或商谈买卖生意,或话桑麻,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年景,筹划明春农事,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酒过数巡,皓月当空,客人酒足菜饱尽了兴要告辞了。村口的路上,人声鼎沸,互致珍重,踏着月光,便“家家扶得醉人归”了。远道的客人则留宿,不在话下。

    “做半段”这村庆活动,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密切了村与村间的联系,增进了亲朋好友的情谊。没有送礼,不收红包,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今天你来吃我的,明日我去吃你的,彼此机会均等,每人一年只办一次,洋溢着人们之间的亲情爱意,既有山野淳朴的风情,又有田泥浓郁的气息。

    昨天是城门镇垆雷村的半段日,bct大众承蒙黑(原新明天饮食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国内著名BBS自游一族站长,现五里亭五百强企业“纵横海西香茗集团”总经理http://www.teaonweb.com/)的邀请,有幸参加了,吃到了很少有机会吃到的福州最正宗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农家风味美食。按上菜顺序介绍。

一、对半煎正蟹。喜欢吃蟹的人其实爱吃公蟹,肉结实,这盘蟹就充分印证这一点,开始时候港督和我和风还扭扭捏捏表示麻烦,结果看到他们啃开的结实的蟹肉,立马大抢。最后半个我干掉了。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二、海蜇头。非常鲜脆,尤其赞赏那碟螃蜞酱,正宗。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三、卤鲍鱼。拐赞叹鲍鱼入味很深,然后他又夹了一个,我都有记录。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四、白切鸡。我敢肯定师傅加了花雕至少加了很多老酒,味道非常好,我当场不说好吃就默默的夹到碗里。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五、卤蛇段。老卤卤出来,味道好蛇肉极为密实,我牙不好,才吃了三个。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六、清炖海蚌,这道充分体现福州菜特色“汤、海鲜、甜”,海蚌极鲜,再加干贝,那汤滋味你可想而知,如果你认为这是最好的,那是后面菜还没尝到。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七、糖醋鳕鱼。鳕鱼焦脆正好,加上上好的酸甜汁,可惜人均只有一块。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八、红鲟蒸白菜。这道菜我一直让它摆在我的面前,直到我吃光垫底的所有的充分吸收红鲟美味的鲜烂白菜。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九、掌中宝炖干贝虾仁汤。第一次吃到掌中宝这样的做法,原来都是干炸或者辣椒炒等等,汤里很多辅料,有干贝、虾仁、日本豆腐等等,每一勺都令你食欲大开。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十、九节虾。虾白灼后回锅用姜葱爆炒后装盘,所以连壳都充满滋味。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十一、类似太平燕。有肉燕、鹌鹑蛋、鲜虾仁和干贝等等。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十二、白灼苏螺。苏螺越小越贵,实在新鲜,有些还带着海里青苔的颜色。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十三、葱油炒鲎。一绝,炒后的鲎肉直接装在鲎壳里上桌,太棒了。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十四、清炖小象蚌。不像大酒家里还锅仔什么复杂做法,直接加干贝(看来这个师傅非常喜欢干贝,我也是)清炖,汤那种鲜甜无话可说,相比之下,蚌肉就显得老了。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十五、清蒸桂花鱼。火候、调味汁恰到好处,我最爱吃剩在盘内的剩鱼剩骨。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十六、西瓜和杨桃、桂圆拼盘。一般这个时候我们都以为上菜结束了,准备起身,发现师傅大锅还在响,一问才知道这里风俗是接近尾声就上水果,看来还有好戏。

十七、爆炒双脆。怪不得锅响的厉害,酸甜味道没得说,双脆大家都知道是猪腰和海蜇,这个师傅厉害,猪腰用魔芋代替,片成腰花状,这样就没有了腰花那特有的膻味,所有人都可以接受。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十八、鳗鱼羹。鳗鱼粒加蟹膏和干贝丝、蛋清做成羹,用了大量胡椒,这时上这道汤是为了醒酒。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十九、清炒云南小瓜。大家欢呼,终于上蔬菜了,太多海鲜了。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二十、糯米团子。用了火龙果丁和哈密瓜丁,同时加了大量糖,爱吃甜食的绝对欢迎。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二十一、发财豆汤。我特地问了师傅名称,里面都是诸如红豆、绿豆等各种豆类。

[转载]福州民俗“七月半、做半段”

bct没去的筒子这下下要后悔莫及了。

再次感谢http://www.teaonweb.com/
  

下面是我的微信公众账号(吃遍福州马语)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加入,想去哪吃?吃什么?人均多少?等问题均可以在上面向我提出。谢谢。

 

“吃遍福州马语”在搜狐新闻客户端上线啦,安装搜狐新闻客户端后,搜索“吃遍福州马语”订阅即可,本订阅免费。

0

后一篇:[转载]My Tho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