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正在消逝

(2010-11-04 12:14:05)
标签:

杂谈

故乡正在消逝

 

 

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在一次城市研讨会上,有建设部官员忿忿地说:中国,正在变成由一千个雷同城市组成的国家。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细节支撑,哪怕是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

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谈消费的地址而已。就像北京的车站名,你若是以为他们都代表“地点”并试图消费其实体,即大错特错了。“公主坟”其实无坟,“九棵树”其实无树,“隆福寺” 其实无寺。

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于指示与寻找,地点则用来生活和体验。

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前门吆喝等等组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北京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联想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前者,深情地表白故乡和土壤,把身世和生涯融化在了“北京”这一地点里。后者声称的乃制度身份、法定资格和证书所有权,不包含感情元素和精神成分。

(摘自报刊文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日落余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