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念静修:在最高的地方万籁俱静

(2013-11-11 22:26:38)
标签:

正念

禅修

静修

健康

分类: 心灵涅磐——心理治疗专区

 http://s9/mw690/001E8azqgy6E92eqsVq68&690

静修那天,我看到你和僧侣坐在一起。我们一前一后地去吃饭,对彼此来说,对方就是不同的一个星球。我们的世界都在星空深处,在幽蓝的大海深处,你只是一个客体,我选择跟你对话,请不要让这种对话终止,尽管这对话你不会听到。

当我们一起走回静修教室,我刚在我的位置上坐下,就看到你和僧侣走在一起。僧侣淡蓝色的袍子,有一些斑驳,你暗淡的脸上似乎有了一些光。你坐在我前面不远处,好像坐在一束精神的光里。

我曾经做过一个和佛陀永远在一起的梦,我在寻找梦中的远方到底是什么,我在流浪什么?我现在是不是在做梦,一切的现实是不是真如你所说,就是梦幻泡影?也许你都不是真实的,你只是两个星球对撞中产生的蓝色球状物。

当我们禅坐的某个瞬间,我能感受到某种气流的旋转,两个星球在疲劳地相互问候。我们的灵魂都在最高的山峰上,寻找可以与之匹敌的另一个灵魂的出现。

我的灵魂确实始终在跋涉,我一直在理解觉醒的意含,理解如何活出无为的模式,理解如何打败抑郁症,如何跳出自动化的心理模式,活出更大的自我圆满。我一直在跋涉,找到一个对手,他可以帮我解答一切的秘密,生死爱欲,一切在他那里都不是问题。那片海洋始终奔腾不休,我知道我的灵魂也只是羞涩地应答着。在这个蓝色星球,到底有什么是最真实的,也许就是情感。

我们从学院派和社会派两个世界里同时回答着一些最深的难题,什么是身心健康医学,如何进入?如何疗愈?我们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怎样能获得最完善的健康。

我一直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医治灵魂。书写可能是我的另一种工具。灵修中我们的灵魂真的有了出窍的时候,但这确实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我们在自己之内,和自己在一起,观察呼吸,扫描身体,观察意念,我们作为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个认同者,一刻接一刻地体验着每一个当下。

我在做一些整合的功课。我知道正念对于去自动化模式有着很好的作用,这种静观,这种打坐,对于生命能量的开掘有着自己的很好办法。而且,当你禅修时,两个人成为两座山,两口井,两个湖泊,两个世界,这是神圣的事情。我们互不干扰,各自透彻地和自己在一起,活出了自己的状态,但同时,我们又可以在能量气场层面相互交换。我们安然地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好好地爱自己,观察自己,修炼自己,同时又从不执着。

我们不需要匆忙、浮躁、及时反映,我们只是延迟那个满足感,静静地练习观察,宽恕与自我宽恕,怜悯与自我怜悯,练习那个接纳感,那个对苦难的耐受感。生命就是忍耐,不是吗?

这是一场生命的盛会。你在那个最高处引领着大家,你了解生命的秘密所在,所以如此淡然而安详。

这是一种很高的价值观,让每个生命都在禅修中盛开如繁花。我们都重视个体心里的愉悦,让静心最深地进入,让掌声也能够到来,让负面情绪能量能慢慢融化,让底层可以有慈悲、感恩、顺受以及从容到来。还有最深的相应,以及相互致意。活出爱,活出璀璨,只有静修可以到达圆融的生命状态。

静修的人会比较敏感,会更为觉知。会和别人相处坦然,会温暖如春,又柔情似水。

很高兴我们在里面跟共同地停留,坚守。让每个生命都活出自己的自由,精彩以及独立,活出自己的崇高目的,活出健康以及身心整合的和谐来。

我看到僧侣,但我觉得他们的出世其实是一种自我净化,一种遥远地守望。他们不是放弃尘世,反而是用另一种方式为尘世制造福音。有多少尘世里的事情是因为缺少相互的耐性,缺少觉察,正确而细致的沟通,缺少静心的缓慢而慢慢变质。我们活在过去,但可能并不活在现在。有多少误会,多少惰性带来的不够完善。

每一个生命都可以自我完善。我们缓慢地自我盛开,并向周围的人致敬。我们不是通过书本来认识自己,但却是通过禅修来认识自己,最终驾驭并降伏自己。

卡巴金老师说,让活在觉醒里成为一种本能,让习惯性错误的模式可以被觉醒而打破。真正充分地活在当下,活在此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绽放生命旋律,静水流深,你丢进那口深井里的石头最终似乎发不出任何声音。

谢谢你,通过你我能连接到宇宙中更高贵的地方,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静修者,感谢这次的静修,以及从静修中体会到的狂喜、自我悦纳以及开放的声音。体会到的那种包容感,那种惊叹流遍全身。两位美国老师的声音如此地温柔细腻,他们告诉着我们生命最深处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该怎么更好地去生活,更好地去爱自己。

在最高的地方万籁俱寂,宇宙万物和谐地共处,而个体也是和自己美好地自处着。当我们疗愈了自身内在的各种问题,就可以迎接这样的美感与和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