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中国更需要心灵瑜伽
(2010-04-28 23:06:53)
标签:
健康 |
分类: 好一朵茉莉花——心理热点点评 |
照理说,富人这么多的国家,人民的幸福指数应该唰唰地上涨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中国仍然处于心理学极度不发达的情况,而且国人心理问题也一直堪忧。据权威数据称,世界各地每年估计有100万人自杀,其中30%来自中国。对于富人阶级来说,他们中很多都认为财富带给自己的更多是不安全感。
心理学认为,当人们感到自己物质匮乏的时候,金钱可能是一种获得物质满足的手段;但是当金钱多到一定程度,这种幸福满足感则反而降低了,人们开始追求更丰富奢侈的享受,不安全感的因素则会迅速加强。很多人富有了之后,反而“心花了”,除了买各种奢侈品、名牌,千方百计提高生活质量外,他们情感上的专一度也打了折扣,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情感生活,因此增加了情感上的风险和不安全感。另外,中国的富人们还并没有练就西方富人们那种内功,可以把钱多捐一些出来支持弱势群体,他们本着“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觉得自己挣的钱就是自己的,利己主义让他们忧心忡忡,总怕哪天自己被绑架了,钱财不翼而飞,患得患失心态也很严重。
曾经,我们以为,财富就意味着幸福,但事实上,如果不多增强一些心理修养,那么幸福根本就是泡影。最近,我在阅读一些心性方面的书籍和资料,越来越觉得真正的幸福除了拥有一定的物质作为基础,更多来自于“本心”的满足满意。曾经,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着一种贪婪症,希望自己无止境地挣钱奋斗,期待着远方的幸福大门向我们敞开。但其实,真正心性上修养到一定程度的人却发现,幸福只是当下的事情,美好的东西根本不需要期待,就是此时此刻的自然自在。
我顿悟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里不由自主升起的一种安全感,那种安全感能够击败恐惧、匮乏与焦虑,让我整个人安心下来。带着这种“安”的状态,我做任何事情,都如屡春风,不急不躁,带着这种心境,反而把事做得更有质量。
其实这种“安”的状态,很可能来自于我对自我的一种真正确认。我击败了生命中的挫折、创伤等负面因素,并与它们和谐共处。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一种工作或者劳动的工具,而就是本体。我深深地接纳自我,认可自我,并喜悦自我,我真正明白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职责所在,于是非常释然从容。
其实人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这个世界说“是”,如何顺势而为的问题。当他说“是”时,他内在的安定感就会非常强烈,以至于做任何事情都变得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游刃有余地服务于其他个体生命,想把这份从容与爱传递出去。
而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真正要解决的正是人们如何同自我,同他人,同万事万物达成“和谐与共存”的问题,要消除分裂,消除他与世界之间的敌对、矛盾与争斗,去掉匮乏感与贪欲,让自己沐浴在这份性灵的柔光里,创造性并富于感恩之心地服务于别人,贡献于社会。那么此类的富人或者穷人,也许都能变得更加圆融和喜悦,心理健康程度就会自然升高,那么就让中国在物质富裕之后,离心灵富裕的道路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