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开始变得总是想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也许觉得智慧的东西太重要,太希望对方能够一下子都了解。然而,我却不断发现,原来人性的东西比理论要复杂太多,你必须得用充分悲悯、充分宽和,甚至敬畏的心态去看人性,而一丝一毫都容不得去分析、去指责、去帮助、去讨伐。我发觉对人性这个东西最好还是顺其自然,还是让每个人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尤其不要帮助别人去听、去看、去想、去做,当你越俎代庖时,也许就是犯下最大错误的时候。
永远相信每个都有足够的聪明智慧去解决好自己生活的问题,相信他的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教给我们的。其实,目前太多的杂志、报纸在给人支招,其实都不一定是高明的操作,高手的过招是能够影响人于无形当中,根本不是有形的几招可以涵盖的。
在生活中,也许总有一些事情足以刺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感觉不舒服,感到想要干预,想要帮助。但我们却有违反了一条心理学原理,永远不要自己提出去帮助别人,人永远最该帮助的是自己,而非他人。有一句话:只要你好了,这个世界就好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很多时候的以己律人,都是因为把自我身上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幻想别人有和自己一样的需要,然后通过干预别人而间接地帮助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难以战胜自我的恶魔,太容易越界地行事,往往,到头来,还是没有把握好自我的心理开关,没有让自我的世界足够地好,足够地无偏,并且温暖而光明,富有爱的力量。
人们总是寻找关系,然而关系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你在别人身上只能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不要沉浸于关系中,通过搞好关系、依赖关系去解决问题,最后,你还是要面对孤独的自我世界,那个时候,你发觉所爱的人一点忙都帮不上,你唯一可以给他的,就是你绽放的微笑,你对这个世界的祥和、宁静、满足和感恩。
试着把好的留给别人,把不好的东西自我消化、剖析、纠错,然后成长。每一天,我们都会面对太多的东西,太多的比较、浮躁、功利、各种繁杂的信息,然而,你一定不能乱,你是这个地球家园独一无二的个体,你先要成全自己,才能成全别人,最后波及到这个世界。
还是回到开篇中,我偶尔泛起的那种想要帮助别人的渴望,其实,那可能因为我内在有一种偶尔需要帮助的感觉,也许还不够强大,还不够成熟。当我内在真正成熟起来,也许我就能够面对很多事情拈花微笑,而不是自寻苦恼了。其实,禅宗总是在教育我们如何安住,如果沉浸于当下的体验,然后不带任何价值判断、中立地去理解各种事物,去关照各种人类。在那当下安住的片段中,你可以进入一种自然之境,那儿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烦恼,而是一种参透,一种对人性阴暗面、光明面全然地领悟,然后,你仍然站在那个点,那儿带着光,你走进那光中,仍然无畏地过着自己的精神生活,你觉知到了什么,但你从不说出,你真正地平静了下来,智慧此时就来占领你的心扉,你默默地抚平一些不该有的创伤,但仍然顺其自然,而不想要去改变它,让它如同宇宙本身一般地存在着。
你对周围的人开颜微笑,因为你并不愿意说穿某些东西,你真正慈悲柔软了下来,此时,你就有了禅心,有了爱的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