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生死成为智慧课堂

(2008-08-31 21:34:10)
标签:

丧偶

心理

阴影

治疗

三毛

钟楚红

陆小曼

情感

分类: 心灵涅磐——心理治疗专区

    在盛年失去了亲爱的另一半,这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在所有的心理应激事件中,被排在最高的位置,给人最大痛苦,也给活着的人更大的伤害。中年丧偶者一般都会经历下面的心理病症。

丧偶后忧郁症

    由于丧偶后过于悲伤,变得情绪连续性低落,自我评价下降,对事情的判断力也下降,对生活工作的兴趣减低。这类忧郁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便会持续很久,长期影响当事人的生活。

例证:钟楚红

  让生死成为智慧课堂

    息影17年的钟楚红,91年为跟广告界才子朱家鼎结婚,不惜放弃如日方中的事业,婚后专心做朱太的她,闲时与丈夫四处恩爱旅行,过着少奶奶生活。不过,去年8月朱家鼎因食道癌逝世,令钟楚红顿失至爱。红姑忆夫成疾,到海边酗酒嚎哭。和友人共进晚餐时,魂不守舍地拿着酒杯发呆,红姑夜晚难以成眠,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安稳入睡。伤心过度而患上情绪病,幸好时间是治疗情伤的良药,避世大半年的钟楚红终于走出丧夫阴霾,重回社交生活。不过,身形日渐发福的钟楚红日前被目击跟友人到香港中环喝茶时,不单频频唉声叹气狂呼:“好闷!”还短短半小时内狂吃三块芝士蛋糕,表现令人侧目。她的朋友关怀地问钟楚红最近生活如何?一直面带笑容的她忍不住唉了一声后,便有感而发说:“唉!好闷呀,都不知道有什么可做?”虽然钟楚红曾一再强调自己会为亡夫撑下去,奈何孤单一人要独守空房亦非易事。

让生死成为智慧课堂

三毛在失去丈夫荷西后,变得格外敏感忧郁,感情脆弱。她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文中写道:“离去的时刻到了,我几度想放开你,又几次紧紧抱住你的名字不能放手。黄土下的你寂寞,而我,也是孤零零,为什么不能也躺在你的身边。”“对我,天地间最大的奥秘是荷西,而你,不说什么的收了回去,只让我泪眼仰望晴空。”“我趴在地上哭着开始挖土,让我再将十指挖出鲜血,将你挖出来,再抱你一次,抱到我们一起烂成白骨吧!”可见痛苦之深。

多年后,三毛在病房的卫生间自杀身亡。

 

如何走出丧偶阴影:

1、接受生死教育,发现死亡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过着向死而生的人生,只是有的人死亡得较早,有的人死亡得较晚。生命的价值并不是用长度来测量的,而是用质量来测量的。丧偶者可以通过了解死亡配偶生前为世界所做的贡献,慢慢地接纳他的死亡,并且能够对他给世上留下的东西感到满足和自豪,慢慢地用正面积极的情绪消亡那种负面忧郁的情绪。

2、完成死者未尽的事业。有的死者在世上有一些未尽的事情需要完成,作为遗孀的你,可以代为去完成。比如,陆小曼在丈夫徐志摩去世后,就把徐志摩的诗歌散文编撰成集,继续宣传他的业绩。这个过程可以让你和死者的心灵真正地联接在一起,他通过你完成了未尽的事业,这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你帮助逝者完成了他生命的价值,你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地知悉了生命存在的真意。借着他的死亡,你反而发现了更为深邃的存在感,变得通达。

让生死成为智慧课堂

           徐志摩之妻陆小曼

3、你可以把你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写成文字,倾诉出来,这些都能够帮助你疏解丧偶的感觉。杨沫在丈夫钱钟书去世之后,一个人写下了佳作《我们仨》,她通过饱满的文笔,描写出了暗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家庭幸福,虽然这种幸福已经不再存在。通过这种心灵的对话,她跨越了生死的阻隔,能够跟丈夫在一起,让一家人重新完整,并且体验那种幸福。这就像心理学中的完形疗法,让那些遗憾在文字中得以完形,那么悲伤就不容易再来侵袭你的心理。你渐渐地把那种丧失感化作了对于幸福、人生、家庭、快乐的哲学追思,完成了对于自己的一次心理治疗。

  让生死成为智慧课堂

                         老年杨绛

   

4、不要过于回忆,而是面对当下真实的生活。倾诉、写作和回忆不能过度。因为过度的表达,也许就是一种沉溺。三毛也许就是不能够走出那种沉溺,那种把痛苦当作鸦片的感觉,才慢慢地更加抑郁,难以解脱。因为,不要做情绪的奴隶,而是能够驾驭它。你要从理性上告诉自己:死者其实也不希望自己如此伤心,如此地放不下。也许你的幸福与快乐生活,才是他真正希望的。所以,悲伤过后,一定不要沉溺,而是勇敢地把那种浓烈的情感调淡。你拥有了更加崭新的生活,比如,新的朋友,新的生活内容,新的重心,也许那都是和配偶过去没能做过的。每次扫墓,去告诉他你新鲜的变化,你所意识到的生命价值,你的美好内在感受,这往往更能安慰配偶,让他与你一同欢喜。

5、好好地对待孩子。对于亡偶留下的孩子,你不妨不要压抑心中的苦痛与怀念,而是尝试和他一起怀念逝者,告诉他逝者在世上获得的价值,他在人生中的那些精彩的片刻,你不要把负面的东西过多传达给孩子,心灵的治愈就是需要发现真正深邃的意义。孩子在你的带领下更好地理解死亡,理解人生,理解感情。你们都不压抑和隐瞒自己的难受,但在彼此的相知中发现了更好的内容。你们决定忘掉过去的伤,决定从死亡中开始学习,决定认真地对待人生的每一天,每一个与自己相知的人,你们共同携手走过那些日子,将是非常美好的。

6、谨慎处理新的感情。丧偶并不代表绝对拒绝新的感情。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堂最深刻直接的人生课程来学习,也许此时的你变得更为透彻,对于感情,对于得失,对于生死,对于付出和获得。也许你不再只是执着于得到了什么,而是感觉始终会有一些东西可以付出,在无常时刻存在的世界里,你变得对幸福更为敏感,更能够抓得住幸福的脉络。你并不会因此而让自我价值判断低落,而是在真正了解了人生的全部之后,有一种深沉的智慧,你在面对新的感情时,那种成熟度将成为一种吸引。

7、淡定看待人间幸福。人生即道场,当你用过于浓烈贪婪的目光看待人生时,丧偶也许会让你觉得经济、物质、爱情关系、家庭幸福等各方面的不满足。你心中的“贪”阻碍了你从这堂生死教育课中得着智慧。是的,死亡教给我们的往往就是淡定,是一种透彻的修行勇气,是让你降低物质欲求,好好地得着精神殿堂。就算你不习惯,但没有办法,你已经成了这样一个苦修的人,这时,接纳要比拒绝好。如果暂时还没有别的人,别的事情来填补这个阴影,你要涵养自己的淡定从容,不求,不欲,不执,不障。接受物质和爱情双方面的缺损,但是不放弃逐渐构建幸福的权利。逐渐地摆脱功利思想,重新建设入世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