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怀苏州

(2011-07-14 18:37:34)
标签:

苏州园林

沧浪亭

拙政园

环秀山庄

北京故宫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12/middle/59f34682ha80527c6d16b&690

http://s4/middle/59f34682ha805289c7113&690 
http://s9/middle/59f34682ha8052981b648&690

http://s4/middle/59f34682ha805352cee73&690

http://s15/middle/59f34682ha805364922ae&690
怀苏州

走进北京故宫,你永远不会迷方向——所有的宫殿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它的特点在于秩序,威严而不动声色地提醒你的尊卑。而在苏州园林,远道之人一不小心就会迷了方向,假山曲水、环径小桥,只感到满天满地满眼的美在包围着你。中国的传统建筑强调对称,对称是为了突出秩序,而苏州园林则有意不对称。

苏州杭州南京等,再加上江北扬州,一同构成文化意义上的江南。同北方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不同,江南园林多为私家园林,苏杭尤甚。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分别代表宋、元、明、清风格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不二风采。

苏州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是一种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啊!唐代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苏州美景,而如今那高楼林立、绿色稀疏的苏州,真如孤岛般存在着几个园林,不像从前的烟雨江南、绿色江南、文化江南那个模样了。

如果把亭、台、轩、阁、堂、楼、壁、坞、岗、涧、廊、桥、径、峰、池、山、水、石、林、草、桂、梅、竹、柳、桐、枫、蕉、兰、茶、荷、苇、樟、松、楠、桃、李、鹃、棠、蔓、藤组合在一起,就是园林。那么就有了苏州园林的山石嶙峋、复廊如带、漏窗各异、高低错落、溪流逶迤、楼台倒影、鱼戏莲间、蝶飞蛙鸣、曲栏回廊、古树苍苍、湖石垒叠、飞檐凌空、亭轩古逸、疏密有致、清朗自然、恬静清幽、绿竹花卉、幽远宁静、诗情画意、闲适旷远、柳暗花明、曲岸湾头、水势蜿蜒、深容藏幽、平桥小径、岛屿左右、木映花承、因地制宜、纷繁典雅、天然野趣、庭院错落、曲折变化、欲扬先抑、借云借树、剪水裁山、一步一景、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分割渗透、隐显结合、虚实相间、藏露掩映……

自然会令人明白苏州园林之美,自然会把四季景物搭配在一起,夏阳蕉影,冬夜梅香,春日鲜花,秋季红荷,无不四季宜人;朝之轻烟、午之浓荫、夕之鸟语、夜之月明,无不时时有景;游览者无论在哪个点、哪个时间,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真是处处有情,时时出画,面面生诗啊!

当人们步入苏州园林,就有“繁复” 、“清新” 、“幽深” 、“动画” 之感,它不会留下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甚至不会留下一面粉壁、一锥空地,让游人的眼睛静一静,让浏览者的心灵远飞千里。它就这样用美、用所有的美紧紧的拉住你,让你安于此、迷于此、沉于此、醉于此。这里全是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都是美,除了美,没有别的。

在这里,你可以体味“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在这里,你可以明白“鸟鸣山更幽”。拙政园中虽然有“听雨轩、荷风四面亭”,但你听到的肯定不是“风声雨声读书,国事家事天下事” 只是纯游览而已。苏州园林里,你能读到美、诗、画,闲情、逸致,品味到理想、追寻、执着,会敞开胸怀忘却艰难与苦恼,开脱愁绪与悲悯。

综观园林的亭榭廊堂的取名几乎都来自诗句佳文,其建筑浸透诗意,如拙政园的兰雪堂取意于李白的“清风洒兰雪”,远香堂、荷风四面亭取意于“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玲珑馆取名于“倚楹碧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听松风处得名于“风入寒松声自古”,“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正是由于理解这些诗句的优美,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没有“光复轩”、“抗战亭”?当年日寇侵略的毁园杀人可否有任何铭记?

我们有这样的感慨,苏州园林的本质与初衷在于个人享乐而不是民众共享:早年是私家的,无缘进;现在是政府的,花钱进,门票之贵,会让工薪阶层犹豫。富可敌省的苏州不肯开放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园林成了苏州的私家摇钱树。早年受历史课本的欺骗,误认为太平天国是最革命、最俭朴的政权,后来知道洪秀全在南京的宫殿比清代皇帝的都奢华,而我们亲眼看到,忠王李秀成的“忠王府”就设在这绮丽的“拙政园”。当一位将军把司令部设在最美丽的拙政园,你就明白这个政权不会长久。有人说,“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花园三四所,戏台两三座,”实是奢侈靡烂生活!

园林的“闲适、随波”的中心思想从其名字中也可以看出:“沧浪亭”是由宋代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修筑的,因感于“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之意。

我们还注意到,苏州园林是从宋元明清开始大规模修建的,而不是汉朝与唐朝。哈哈,怕是汉朝不需要这样的纤细园林,那时长安有广阔数百里的上林苑可纵马飞奔。唐朝更不需要这样的微雕艺术,“长安水边多丽人”,就连皇室的女子们也愿意在郊区踏青,而不愿意拘束于一园之内,唐代人更喜欢“何处春江无月明”、“一日看尽长安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我想“苏州状元多,才子多,但是政治上有特别大贡献的人倒不是太多。苏州文人不想做官。隐居,不是隐居在深山里,而是隐居在艺术里,追慕的是陶渊明”,“官场文人,写了一辈子的宏文策论,表章奏折,……这才发现原来还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心。……在将手中的一方官印换作了几枚闲章之后,也将心中的仕途风雨,换成了眼前的蕉窗之雨。”

但是苏州的范仲淹喊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苏州的柳亚子陈去病高旭创立南社为反对专制而呐喊,其诗文有燕赵之风……苏州人的聪明才智,一般用于园林书画、吟诗唱曲,逗蛐刺绣,种花品茶……这里的苏菜精细甜淡慢慢地尝,这里的昆曲一板一眼慢慢地唱,这里的新茶一样一样慢慢地品,这里的盆景一棵一棵慢慢地弯……也许中国人只能把心思用在吃与玩的消磨上,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权力。玩到精细之时,就成了可怜的艺术。而这种生活,都与这闲静的园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吧。苏州古典园林不也正是以‘小中见大,缩龙成寸’的手法将自己融于天地之间的嘛。” 再看一例,沧浪亭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独树一帜。在所有园林中,由石子瓦片铺成的小路上的图案也大有讲究呢。

我想,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如果说故宫的层层宫殿是一首威严的帝王交响乐,让人自甘匍伏;那么,苏州园林就是一首靡靡的小夜曲,让人早早入睡。苏州值得你爱,值得你思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