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寅的小令《山坡羊》
垂钓人
嫩绿芭蕉庭院,新绣鸳鸯罗扇.天时乍暖,乍暖浑身倦.
整金莲,秋千画板前.几回欲上,欲上羞人见.走入纱橱,假
欲眠.芳年,芳年正可怜.其间,其间不可言.
这是唐寅写的散曲,属小令一种.这支小令刻画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写出了姑娘内心的不平静和她的思求.全诗对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含蓄自然,耐人寻味.
首二句写景叙事,意在突出一位大家闺秀的形象.在初夏的庭院里,有嫩绿的芭蕉点缀,显得格外富有生机。诗人给我们描画出一幅恬静安详的庭院图画。而生活其间的姑娘却无心去庭院观花赏景,她在厢房内专注地绣制自己的罗扇。罗扇上不绣绿叶,也不绣红花,而是在绣一对戏水的鸳鸯。这就不是简单的叙事了,它巧妙地刻画了姑娘芳年渐大时,对异性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那就是希望自己能遇上个如意郎君,希望自己能和象征纯贞爱情的鸳鸯鸟一样,与意中人永远相依相偎,终身不离不弃,白头偕老。所以此是于写景中又包含着绝妙的抒情。这是小令的第一层。
“天时乍暖”以下八句是诗的第二层。它具体地刻画了姑娘的一系列活动和心理状态,把一位愁苦不迭,内心十分空虚寂寞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这层的第一二句,写天气乍暖使她有倦慵之感。但字里行间,也深寓姑娘的心事重重和百无聊赖。实际上,这才是姑娘“浑身倦”的真实内容。“整金莲”四句,写出了姑娘的另一番情态。作为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她只能以荡秋千等方式,来解除刺绣时的疲劳,派遣自己的心烦意乱。然而姑娘却“几回欲上”,而都作罢,原因是“羞人见”。怕外人,当然是怕公子哥儿们,看见自己如花似玉的容颜,怕人看见她那三寸金莲。形象地写出姑娘的羞涩和内心矛盾。她对爱情是那么向往,却又那么扭扭怩怩。既然连在自家的庭院荡秋千的勇气都给打消了,那只好躲进厢房,钻进日夜厮守的纱橱“假欲眠”。姑娘内心却充满了苦涩,庭院虽雅,无心观赏;绣鸳鸯似乎可以解闷,却又使自己迷离恍惚;荡秋千可振作精神,又害羞怕人看见,一头钻进纱橱假眠。姑娘何等烦躁,何等不安,简直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特别是这一个“假”字,下得传神含情,入木三分。道出姑娘思求不得的烦恼和苦闷。
末了“芳年”四句,是这首诗的第三层,诗人作了点题。至此读者顿然大悟了,因为姑娘正处“芳年”。这正是姑娘的青春妙龄之际,就像一朵娇艳无比的花,哪有不可爱之说。哪有妙龄的姑娘不怀春?哪有姑娘不向往幸福美满的爱情?诗人说“其间不可言”,这不可言,正是可言之处呵。无须点破,千言万语尽在其中。结得多么含蓄而富有韵味啊。至此,一个娇美多情的少女形象不是呼之欲出了吗。
全诗刻画细腻,侧重于人物心理的刻画。语言形象凝练,真切自然,给人活脱脱之感。
2008-12-0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