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2012-06-18 17:33: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试题编写 |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课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能力测评量表(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字词能力
等级 |
|
评语 |
|
一、
二、给加点的字或词语注音。(3分)
三、填空。(8分)
(
(
四、选词填空。(5分)
热爱
几年过去了,赛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
五、根据要求写成语。(10分)
1.春天的景色多美啊!我情不自禁联想起许多成语。(3分)
例:春意盎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与来势汹汹的“非典”展开了搏斗,这使我想用: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来形容这场景。另外,我还收集了歌颂白衣天使品质的成语:
3.由《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的母亲,使我想起许多描写母亲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六、照样子,写句子。(4分)
2.昨天,郑成功手指东南方向,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今天,我们临风眺望烟波浩渺的南海,义正词严地说:“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2.祁黄羊举荐人才出以公心,他做到了“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
等级 |
|
评语 |
|
八、课内阅读。(4分)
1.那是怎样的情景? (2分)
2.“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说明什么?(2分)
九、课外阅读
好心人的无私帮助
父亲带着克拉克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盼到在他们的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克拉克印象很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之下的小孩。他们穿着全家的衣服,看来虽然没有什么钱,但全身干干净净的,举止很乖巧。排队时,他们两个两个成一排,手牵手跟在父母的身后。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着小丑和大象。克拉克想:今晚必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了。
他们的父母神气地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这个母亲挽着父亲的手,注视她的丈夫,好像在说:“你真像个佩着光荣勋章的博士。”而沐浴在骄傲中的他也微笑着,凝视着他的妻子,好像在回答:“没错,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样子。”
卖票女子问这个父亲:“您要多少张票?”
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我带全家看马戏。”售票员开出了价格。这个的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售票员又报了一次价格。
这个的钱显然不够。
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
克拉克的父亲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 )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出来,让它掉在地上(事实上,克拉克家一点儿也不富有!),他又( )下来,( )起钞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你口袋里掉出来的!”
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他并没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忙。他直视着克拉克父亲的眼睛,用双手握住克拉克父亲的手,把那张20元的钞票紧紧压在中间,他的嘴唇颤抖着,泪水忽然滑落他的脸颊,答道:“谢谢,谢谢您,先生,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克拉克和父亲那晚并没有进去看马戏,但克拉克觉得自己的收获更大。
1.联系上下文写出“兴致勃勃”的意思。(2分)
2.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的效果。(5分)
⑴“这人的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联系短文内容,你从加点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请选择下列合适的动词填入短文括号里。(填序号)(3分)
A蹲 B抽 C捡 D伸
从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你感受到克拉克的父亲当时这样做的原因是:
3.短文两次写到了那8个小孩的父亲嘴唇在“颤抖”,第一次“颤抖”是因为
4.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体会和积累词语,文中表示“看”的词语很多,如(不含“看”字的)“
5.克拉克和父亲那晚并没有进去看马戏,但克拉克为什么觉得自己的收获更大?(3分)
第三部分 习作能力
等级 |
|
评语 |
|
十、习作(30分)
过去人们使用钢笔书写,后来改用中性笔,现在许多人都用键盘代替它们。有一天,当钢笔、中性笔键盘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又会交谈些什么?
要求: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做到内容具体,书写规范,整洁。
第四部分 口语能力
等级 |
|
评语 |
|
十一、阳春三月,校园里正大面积地栽种花草树木,瞧,操场旁的围墙边新栽了一排香樟树。体育课上,小明用脚踩在香樟树的护绳上,“欲与香樟试比高”。如果你见到此景该如何劝说小明呢?(5分)
第五部分 综合能力
等级 |
|
评语 |
|
十二、一些来自外地的老师慕名来参观你们的学校,如果请你做导游,你会如何介绍?请写一段吸引参观者的导游词。(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