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五牌楼】
“五牌楼”是指前门大街上那座的牌楼。它的正式名称是“正阳桥牌楼”,因其造型形式为五间六柱五楼式而俗称五牌楼。明朝正统四年(1439
年)建成时为木结构,6
根立柱均为通天柱,每根立柱各有一对戗柱,每间上有两道额仿,仿间有镂空花板,仿上各以斗拱承楼顶,五楼均为四坡顶,正间额仿间镶“正阳桥”匾额,夹杆石上有石雕小兽。
五牌楼始因其木制,在明万历,清乾隆,道光,同治年间先后多次遭遇大火。最大一次是1900年庚子之变中,义和团火烧专卖洋药的“老德记”,大火蔓延到正阳门下的五牌楼。牌楼后来几经翻修,民国2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消了戗柱,满汉合璧的正阳桥匾额去掉了满文。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正阳门箭楼、城楼、瓮城、正阳桥和五牌楼是一组布局合理、造型庄严、气势凝重的建筑群,显示了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也是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五牌楼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历史!
【1872
年,前门五牌楼 出自John Thomson汤姆森】
这张照片也许是五牌楼最早的影像。
1901,正阳桥五牌楼 [(德)穆默 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00年
庚子之变中,义和团火烧专卖洋药的“老德记”,大火蔓延到正阳门下的五牌楼。正阳门箭楼焚毁,五牌楼幸免于难,五牌楼“正阳桥”匾额尚在
。[(英)乔治·莫理循 George Ernest Morrison]。
1900-10,五牌楼“正阳桥”匾额已缺失。正阳门箭楼焚毁後的情形。
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五牌楼上挂龙旗,悬“普天同庆”横幅。
1915年正阳门改建前(箭楼没有窗檐),皇帝已经退位。五牌楼的匾额虽仍为满汉双语,但已经改为汉字在前(右侧),满文在后(左侧)了。
1920年前後(前门箭楼改造完毕),正阳桥五牌楼匾额仅有汉文,满文已经被取消了。
1921,正阳桥五牌楼南向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这时前门大街上还没有电车。
1930年代,五牌楼下前门大街上已经有了噹噹车轨道。
1936年民国二十四年五牌楼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消了戗柱。这是改建后油饰一新的全貌。
1937年8月8日,七七事变後,北平沦陷,日军穿过正阳桥五牌楼举行入城式,开进北平内城。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37年8月8日,七·七事變後日軍舉行佔領北平入城式。
1939年日伪统治时期的五牌楼。箭楼上刷有日伪帖的标语:“剿共和平建国”和“打倒英国”。
1945年,抗戰胜利后,箭樓上悬挂蔣介石大幅畫像及“實現三民主義”、“明禮義,知廉恥”標語。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46年,正陽橋五牌樓上挂起横幅,國民政府頒行道路“車馬改靠右行”的交通法规。
1949年1月31日,解放軍经过五牌楼前门大街举行入城式。
1949年1月31日,解放軍经过五牌楼前门大街举行入城式。
1950年10月1日,国庆一周年庆典。五牌楼上挂紅星,紅旗,紅燈。
1959年国庆期间,前门大街上张灯结彩,人们喜气洋洋。可是已经看不见五牌楼了。
【五牌楼拆除过程】
1952 年5
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此问题由公安局交通管理处首光提出。他们认为,大街上的牌楼附近交通事故频繁,牌楼影响交通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建议建设局养路工程事务所拆除牌楼。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负责拆除工作。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梁思成认为,城门和牌楼、牌坊构成了北京城古老的街道的独特景观,是街市中美丽的点缀与标志物,可以用建设交通环岛等方式合理规划,加以保留。可是,吴晗作答:“在处理中应尊重专家的意见,但专家不能以为自己的意见必须实现。”会后,对牌楼做出了保、迁、拆三种处理方式,即在公园、坛庙之内的可以保下来;大街上的除了成贤街和国子监的4
座外,全部迁移或拆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1955
年五牌楼因为妨碍交通终被拆除。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一次重建】
1996年在老五牌楼消失40年之后,有关部门曾参照老牌楼的外形,在前门箭楼以南复建过一次五牌楼,钢筋水泥结构。当时的设计师考虑到对交通的影响,牌楼的六根立柱中有4
根采取悬空设计,距地面为6.5
米,样子极其古怪,因此被人称之为“假五牌楼”。
这座仿建的五牌楼不仅样子古怪,而且把本来是桥牌楼(匾额题为“正阳桥”),弄成了街牌楼(匾额题为“前门大街”),因此在众人的反对下,没存在几年,就被拆除了。
【第二次重建】
2008年5月,前门大街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五牌楼也进行重建。这次严格按照历史照片和文字记载进行,照原样、原工艺在原地重新复建。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五牌楼完工亮相。牌楼上书写“正阳桥”3个大字的“五间、六柱、五楼”柱出头式木牌楼与巍峨的正阳门箭楼相得益彰。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 [转载]【百年穿越】前门五牌楼(正阳桥牌楼)的历史见证](//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如今五牌楼每天迎接着老北京人和四面八方的游客,继续见证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