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

(2016-11-13 22:18:03)
标签:

转载

分类: 史志*老照片

    116年前, 伴随着“铛铛”的清脆声响,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出现在北京街头, 这就是有轨电车。“有轨电车”是后来相对于后来的“无轨电车”而有的名称。实际上当年就叫“电车”, 老北京人对它有着更加亲切的称呼, 叫“铛铛车”, 这是因为有轨电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出了清脆的丁丁当当的声音。这声音来自司机脚下的铃铛,司机边驾驶车辆边不断踩动脚下的铃铛,,以提醒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铛铛”之声清脆悦耳, 成为老北京人至今抹不去的记忆。“铛铛车”—老北京人发音“diangdiang”后缀北京特有的儿话音。严格地说“铛铛车”不能叫做“当当车”。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1900年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永定门-马家堡】
   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出现在清朝末年,为了方便人们从马家堡火车站进入北京城,英国人在马家堡修建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当时的路线是从马家堡到永定门,全长为7.5 公里,俗称“马永线”,可惜寿命不长,在疯狂的义和团运动中,  捣毁了这条轨道, 电车也被砸烂。后来这条有轨电车线路没有修复。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1924年12月17日北京有轨电车通车典礼

    后来一直到1921 年, 北京才正式筹建电车公司。当时北京的工业非常落后, 几乎等于零, 一切电车设备均依赖国外进口, 钢轨及附件订购于法国, 电车线来自日本, 发电机等设备购自瑞士和德国, 车辆维修设备由英国提供。,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到1924年底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开通。 1924 年12 月17 日, 举行了通车典礼。当时的北京《晨报》记录了典礼的盛况: “典礼毕, 有中外来宾数百人, 分乘八辆 彩车, 以天安门为起点, 经东单、东四至北新桥, 过后门及太平仓, 经西四、西单至天安门, 绕行一周。下午二时起, 除八辆花车外, 另加四辆普通车, 共十二辆车, 绕行全线, 车上乘客异常拥挤, 沿途观者亦人山人海。”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开往天桥的电车】

   到1930年,北京的有轨电车线路发展到六条,它们的运营方向分别是:1路由天桥到西直门,这就是今天105路电车的前身;2路由天桥到北新桥,这是今天106路电车的前身;3路从东四到西四;4路从北新桥到太平仓;5路从崇文门到宣武门;6路则是从崇文门到和平门。 1938年1 月, 天桥至永定门的一段轨道竣工通车,  六路由崇文门经珠市口可达永定门, 称为新六路。从那时起, 直到北京解放前, 除了运营线路进行过多次调整外, 再未增铺新轨, 也未再开辟新线。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电车总站?还是突然停电?】
    1929 年时, 北京市的有轨电车扩大到60 余辆, 线路也增加为5 条。当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各路电车路牌颜色不同,有人说是为不识字的人认着方便而设,因为各路车牌颜色不同,一目了然,不会坐错车。当时一路车路牌是红牌白字;二路是黄牌红字;三路是蓝牌白字;四路是白牌黑字;五路是绿牌白字;六路是粉牌黑字;七路是灰牌红字;八路是蓝牌红字;环行路是白牌黑字,颜色醒目,不容易搞混。有轨电车因票价低、速度快、容纳乘客多, 受到北京老百姓的欢迎。北京是在1935年才有的公共汽车,可是由于公共汽车的车辆和线路都不多,故而有轨电车是当时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 【行驶在新华门前】
    1950 年3月, 北京市区开辟了由平安里经西四、西单、天安门、东单、东四、北新桥、地安门返回平安里的有轨电车环行线。行走路线就是北京的“一环路”。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两辆行驶在五牌楼下】

    1956 年 第一辆无轨电车从西四出发, 顺利到达阜成门, 一次试车成功。这次试车成功预示着有轨电车被无轨电车取代的日子到来了。1957 年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诞生。往返于北池子至阜成门之间。1958 年8 月22 日, 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做出决定 : 为了迎接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要在1959 年10 月以前, 将北京城内所电车轨道全部拆除, 改行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

老北京的交通工具.17.电车 <wbr><wbr>“铛铛车”

【1959年3月9日是北京内城“铛铛车”运营的最后一天】

    1959 年3 月9日一夜之间,在北京内城“铛铛车”消失了踪影。1966 年5 月6 日,北京外城“铛铛车”( 永定门火车站至北京体育馆)的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停驶了。至此, 在北京行驶了42 年的有轨电车, 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前门到珠市口“铛铛车”

   有轨电车退出北京人的视野。年长的北京人在记忆深处依旧惦记着“铛铛车”, 在前门大街修缮整治计划中, 前门步行街重铺铁轨, 恢复有轨电车, 届时曾在前门地区风行一时的“铛铛车”将成为整个步行街唯一的交通工具穿行在前门到珠市口之间。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      2009年1月1日,改造后的新前门大街按照计划铺设了有轨电车的铁轨,使消失了50年之久的“铛铛车”重新开通。新“铛铛车”车顶部的受电弓仍在, 只是装饰作用取代了实际功效; 车辆动力采用可反复充电的超级电容, 避免架设空中网线, 有碍观瞻,车轮与钢轨摩擦时发出的“铛铛”声降至最小。

[转载]【百年穿越】风光一时的“铛铛车”

  2009年1月1日,改造后的新前门大街按照计划铺设了有轨电车的铁轨,使消失了50年之久的“铛铛车”重新开通。(全程840米,票价20元。)   但这条线路只有旅游观光功能,算不上“交通工具”的。而且“铛铛”声也不如过去的响亮!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