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人生活见闻二则(290农场四连贴吧,作者:司马城)
(2013-01-16 20:59:32)
标签:
老年人看病难未来我们怎样养老老人与独生子女外地老人进北京北京小学生接送难 |
分类: 养老*人生*亲情乡情 |
去医院看到的。之一
今天我和家里请的护工带着93岁的父亲去医院打点滴,看到两个场景,想将他记下来。其实我们本身就是一景。一个63岁的老头用轮椅推着93岁的老头。打的的时候,我要先上前将出租车拦下,然后,躲在一边的护工再将我父亲赶紧推过来。否则,有些司机看到坐在轮椅里的老人是不停的。书归正传,场景一:在医院里,坐在我对面的老太太大约70多岁,我们互相微微点头打了招呼。过了许久,一个拄双拐的老头艰难地走过来,老太太赶忙起身,推过来一个轮椅来接他。我赶紧搭把手,那老先生才得以坐到轮椅里。原来那老太太是带着他老伴来打点滴的。我问了老先生的岁数,他说80岁了。看着他们俩的艰难程度,我和我父亲这样就不算什么了。但是,再过几年呢?(事后我在想:轮椅推起来很沉,要是走到马路上可不是那么好推的,这个老太太真够棒的)。
去医院看到的。之二
我和家里请的护工带着93岁的父亲去医院打点滴。因为去医院的次数多了,有经验了 。等我父亲打上点滴后,我就买了两张报纸,在附近的肯德基餐厅找个座位坐了下来。在我对面,是一个比我年纪稍轻,很文雅的女士。桌上摆着她自带的茶杯,泡着茶,还带着一纸袋毛线活,双手正悠闲的织着。我问她:你这是有备而来啊,也是家里有病人在医院吗?她说:不是的。是在等着接上学的孙子。通过攀谈,我得知,她的 孙子在人民医院附近的实验二小分校上一年级,每周二,这个学校只上半天课,所以每周都要接一次孙子。她现在与儿子、孙子一家三代住在六里桥附近。今天 早上7点多,她就将孙子送来上学了。然后就在餐厅坐下,等着中午将孙子接走。
(作者的话:上文的儿子、孙子只是代词。很遗憾,这位女士是给儿子带第三代,还是给女儿带第三代,我竟然没有问。事后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很重要。据我观察,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父母将自己的晚年托付给女儿,母亲愿意与自己的女儿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