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方便的故事之三:厕所刨粪记(290农场四连贴吧)作者:聂贵友
(2012-11-23 14:40:15)
标签:
知青故事上山下乡记忆北大荒如厕记忆黑龙江兵团二师八团宝泉岭290农场 |
分类: 北大荒290农场 |
关于北大荒方便的故事之三:厕所刨粪记
聂贵友
2011-12-23 14:34
往事回忆----积肥。俗语讲: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春、夏、秋三季,播种、锄草、夏收、秋收----各种农活忙的一塌糊涂,积肥根本顾不过来,只有等到数九寒冬才有了积肥的好时机。人粪、猪粪、马粪、牛粪、羊粪,还有李刚写的冬季积肥到蜿蜒河挖的草碳泥等都是好肥料。积肥时,给我印象最脏的活儿就是冬天刨厕所。连队厕所的特点就是大,其中一个印象最深的厕所在女宿舍和食堂中间的最东头。面积有四五十平米,深大约3、4米。四周用石头砌的,上面码方子木,再铺一层木板,等距离的挖出蹲坑。春、夏、秋三季,除了味道不佳外,都能正常使用,可冬季就有麻烦了。到了冬季,厕所下面就变成了溶洞 — 石(屎)花洞。在战友们浇灌培育下,下面长出了石(屎)笋。外表黄灿灿,晶莹剔透,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味道。真正的石笋一百年才长一厘米,而厕所的石(屎)笋却日新月异:刚刚看鼓出个包儿,没几天就“离天三尺三”,再几天就“刺破青天锷未残”了。厕所无法正常使用,怎么办?这时,我们只有拿镐站在厕所上面刨,“轰隆”一声响,石(屎)笋断了。可过几天又长高了。如此周而复始,刨了长,长了刨。终于有一天,人要下到石(屎)花洞里去彻底解决问题了。
这任务一般由菜园班承担。下去之前,我们都要全副武装:穿上破棉袄,脚上包好麻袋片儿,头顶先包上披布,再顶一个麻袋,脖子围上围脖儿,腰里用草绳扎紧,再戴上口罩(只是没有风镜)。这时人也就露两只眼。下去后的第一感觉是脚底下湿漉漉、滑溜溜,就像在冰面上一样。我蹭到石(屎)笋前,抡起镐头照石笋砸去,同时头也往后一扭,眼睛一闭,“咔”的一声,随镐溅起的一片片屎尿冰渣儿纷纷落了一身。一下、两下、三下,“轰隆”一声,石笋倒下,断成几截。我们再用筐把这一块块儿敲碎的肥料从厕所最东面的出口运上去。一般清理这样的厕所要用一、两天。中午、晚上收工后,我们都不能直接进宿舍,不然一进热屋子,身上沾的屎尿冰渣儿一化,那屋子就别待人,衣服也就别穿了。在宿舍外脱掉外衣,小跑着钻进屋。换一身衣服再去吃饭。在连队,我干过的活儿不少,可再也没比这活儿脏的了。以后回京在学校当老师时,也遇到厕所堵塞的问题。我找来竹劈子和总务处工人一起疏通,他们都很惊讶,你为什么不怕脏?我给他们讲了东北积肥的故事。我说有那时干的活垫底,还有什么不能干呢!
刨粪这活。。。
徐如英2011
2011-12-23 15:04
乐坏我了,能把这四连最脏的地方,描写成溶洞。亏你想得出来,文章写得如此生动,不愧是二中的高材生呀,爱看。只是别再写厕所了,虽然那也非常重要的场所,但还是写写蜿蜒河让人看赏心悦目。
白更生
2011-12-23 15:12
我们班也刨过厕所。可你却把它描写的如此精彩,难能可贵.
吕连义
2011-12-23 17:20
刨厕所这活我们八班也干过。想想当年我们什么苦没吃过,水中割麦子,上盾抗麻袋,打草,江边卸煤,江通砍条子,兴修水利,挖草碳土,沤麻,从沙洞里往外挑沙子,这些都是累活。象割玉米,割豆子,铲地,割麦子,都是轻的了。另外没干过机务的不知道,春播可是累活。一天下来浑身全是土,那滋味别提啦!麦收时赶上好天气那没说的,有时赶上水涝那可就遭罪了。有一年涝的厉害,咱连的“斯大林100号”前面再连上三台“东方红”拉一台“康拜因”那阵势马达震天响,气壮山河。我们当学员的裤子挽到大腿根,光着脚在车与车之间挂拉筋,拿货又累又危险。有一次拉筋断了把我打出去两米远。想想当时打粮食真不容易。贵友大哥把刨粪这活描绘的太精彩了!
司马城:
我上班的时候,有一次到一家出版社办事,出版社的男厕所里挂着三张大画家黄永玉画的小品画,画的是北方冬天上厕所蹲坑的场景。画家将寒冷的北方的厕所里的“石笋”、“溶洞”,用小品画、漫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想来他也是在那个地方下放过的,对那种场景有着抹不去的记忆。
阿之姆(宝泉岭论坛):
护林人(宝泉岭论坛): 记得当年初到北大荒一位小个子的上海知青,在冬季半夜拉肚子懵懵懂懂去如厕。没想到直接走到第一个小便的冰坑里,又恰逢刚刚刨完厕所不久,一下滑到隔壁的厕所中间——得亏那晚间的大便已经结成结结实实的小粪柱,没有弄一身。 |
司马城的博客在手机上看:点击,点准司马城某一篇博文上方的司马城三个字,下一步在点击全部博文右边的对勾,即可看到15个分类。。
司马城的博客
(可以在电脑上看,电脑上网,搜百度,搜司马城即可。点击博客上方,博文目录,可以看到15个分类,继续点击,可以分别进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