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十八重溪之七八重山脊穿越(60帧)图/文:铁马.走遍福建

标签:
闽侯十八重溪闽侯七八重山脊七八重山脊蔡闽建铁马走遍福建 |
分类: 闽侯、闽清户外线路、旅游 |

闽侯十八重溪之七八重山脊穿越,山高路远,惊险刺激,为福州户外最受推崇的线路之一。
入口:永泰赤鲤村观音桥。


途经一处施工现场,景色也是醉了。

沿山谷而上,最高处为四角尾垭口。


刚刚认识的驴友围城,像个坦克,满山乱窜,真佩服他的体能。刚进山,我跟着他后面,爬了近百米才发现走错了。重新折返,遇到另一部分同样走错的驴友,呵呵,走错路也是快乐的组成部分。

别人钻草丛,多少都会用胳膊搁挡一下,围城稍一弯腰,直接就冲了进去。上山途中,一直嚷嚷要我给他照相,可到了山脊景色最美的地方,又不见了人影。呵呵,非常可爱的驴友。




(上图)一支无名干溪,右侧上方有机耕道(下图)。


从上方垭口翻越过去,可以去往七重溪。因为是走山脊,我们沿机耕道向右上方继续前行登顶(下图)。

曾经走过七重溪。当时从峡谷中上来,在此工棚处午餐(下图)。

翻过下图的尖顶,对面进入七、八重溪之间的山脊。

一台趴窝的拖拉机,引起驴友们极大的兴趣。

对面小突出的岩石处—火焰石山。

登顶。



途经一处施工现场,景色也是醉了。

沿山谷而上,最高处为四角尾垭口。


刚刚认识的驴友围城,像个坦克,满山乱窜,真佩服他的体能。刚进山,我跟着他后面,爬了近百米才发现走错了。重新折返,遇到另一部分同样走错的驴友,呵呵,走错路也是快乐的组成部分。

别人钻草丛,多少都会用胳膊搁挡一下,围城稍一弯腰,直接就冲了进去。上山途中,一直嚷嚷要我给他照相,可到了山脊景色最美的地方,又不见了人影。呵呵,非常可爱的驴友。




(上图)一支无名干溪,右侧上方有机耕道(下图)。


从上方垭口翻越过去,可以去往七重溪。因为是走山脊,我们沿机耕道向右上方继续前行登顶(下图)。

曾经走过七重溪。当时从峡谷中上来,在此工棚处午餐(下图)。

翻过下图的尖顶,对面进入七、八重溪之间的山脊。

一台趴窝的拖拉机,引起驴友们极大的兴趣。

对面小突出的岩石处—火焰石山。

登顶。

(下图)回望对面的山脊。围城和几位驴友从拖拉机上方离开机耕道,钻进一人多高的茅草丛直接登顶,此时还不见人影。

对面的七重山峰像一个巨大的怪兽,探头而出(下图)。


(上图)百米高的悬崖上人影绰绰,充满了挑战。山脊看似近在咫尺,真正想登上去,还需先下后上,花费一番周折(下图)。


耸立于林中的“福建山地救援队”警示牌。从赤鲤村到七八重山脊,沿途大多数地方都有良好的手机信号。


驴在户外,美景有了人的点缀而生动。前面几处景色,因为等待拍摄的最佳时机,没能跟上强大的前队。此时只能跟随后队,走传统线路,直下七重溪。

对面的七重山峰像一个巨大的怪兽,探头而出(下图)。


(上图)百米高的悬崖上人影绰绰,充满了挑战。山脊看似近在咫尺,真正想登上去,还需先下后上,花费一番周折(下图)。

没有人的景色,缺少灵魂和动感。要得到一张人景完美结合的照片,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沿百余米高的悬崖边攀爬,每一步都惊心动魄(下图)。

登上悬崖顶端后,再依次翻越下面图中的三个山头继续前行。

远处的福州城,景色无比美丽。可惜户外摄影,全程一路狂奔,除了一台相机外,任何辅助设备和器材,都没有时间使用。

对面的二座大山,泾渭分明。一座森林如盖,另一座却遍山茅草,不见一棵树木(下图)。

脚下的八重溪—知音瀑布,山崖峭立,险象环生,是十八重溪流域中最大的支流。




坚强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是驴友们前进的动力。(上图)七、八重山脊,多为石壁攀爬。虽然惊险,但抓点和踩点清晰,安全系数较高(下图)。走线多年,背包中的一副手套,换了几次,从未用过。无奈此山脊荆棘丛生,刚硬无比,没走多远,二手已经被划得鲜血淋漓,疼痛难忍。不得已戴上手套。此后划痕虽然少了,却依然被扎出了好几个血洞。


回望走过的山头,“万水千山只等闲”,成就感油然而生。


沿百余米高的悬崖边攀爬,每一步都惊心动魄(下图)。

登上悬崖顶端后,再依次翻越下面图中的三个山头继续前行。

远处的福州城,景色无比美丽。可惜户外摄影,全程一路狂奔,除了一台相机外,任何辅助设备和器材,都没有时间使用。

对面的二座大山,泾渭分明。一座森林如盖,另一座却遍山茅草,不见一棵树木(下图)。

脚下的八重溪—知音瀑布,山崖峭立,险象环生,是十八重溪流域中最大的支流。




坚强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是驴友们前进的动力。(上图)七、八重山脊,多为石壁攀爬。虽然惊险,但抓点和踩点清晰,安全系数较高(下图)。走线多年,背包中的一副手套,换了几次,从未用过。无奈此山脊荆棘丛生,刚硬无比,没走多远,二手已经被划得鲜血淋漓,疼痛难忍。不得已戴上手套。此后划痕虽然少了,却依然被扎出了好几个血洞。


回望走过的山头,“万水千山只等闲”,成就感油然而生。


耸立于林中的“福建山地救援队”警示牌。从赤鲤村到七八重山脊,沿途大多数地方都有良好的手机信号。


驴在户外,美景有了人的点缀而生动。前面几处景色,因为等待拍摄的最佳时机,没能跟上强大的前队。此时只能跟随后队,走传统线路,直下七重溪。
下山的路迹依然明显,但山体极其陡峭,土质疏松,落叶遍地。七八重山脊是福州户外的热门线路,走得人多了,沿途许多地方,常年遭人踩踏,灌木缺失,寸草不生,横切时没有抓点,只能抠着泥土或细小的草根,坐在斜坡上,慢慢地挪过去(下图)。
虽然横切时的风险较大,但是下山时顺势下滑,却是非常爽的事。七八重山脊和前不久走过的宝塔沟,山高坡陡,碎石遍地,加之深秋,地面铺满落叶,下滑过程风险极大。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正确的操作方法:坐在地上,两手支撑,抬起屁股,两脚交替蹬着树根、石头或踩点,向下移动,然后坐下,再向前移动手臂,如此循环往复。遇到草厚处,可以坐在草上滑行,但是,一只脚必须放在草地外面的地面上,控制速度,随时刹车。下滑看似简单,其实充满着风险。一是自身速度和路径的控制。二是下滑过程中,屁股和背包底部与地面刮蹭带起浮石滚落,造成对下方驴友的伤害。所以,下滑有风险,操作须谨慎。此行有小驴友学着我坐在地上向下滑,没有经验,不慎失控,一下滑落十余米。要不是被一棵小树挡了一下,身体回旋大半圈,降低了下滑速度停了下来,前面不足一米处就是深不见底的垂直悬崖。一段小插曲,惊心动魄。失控的人身不由己,身边的人爱莫能助。所以户外有风险,生命须珍惜,安全意识不能有半点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