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下湄溪—休闲练脚两相宜(50帧)图/文:蔡闽建

标签:
莆田下湄溪莆田菜溪岩景区蔡闽建铁马走遍福建仙水洋景区 |
分类: 福州周边地、市户外线路 |

此前,没有听说过下湄溪。一家人户外活动召集,根据“没有走过的线路优先”原则,俺自然跟上。
乡村公路,大车进不去。一行十余人,五辆车,浩浩荡荡从菜溪出口下了高速,往仙水洋方向前进。行车途中,领队37.5℃指着公路下方的峡谷道:刺刀峡谷。独特、壮观的地貌看得俺眼热心跳,有机会一定要来走一趟。


车辆转入乡村公路,终点:溪梅村。村庄不大,庄户人家比较分散,景色无比美丽。


(下图)一条机耕道一直伴溪而行。出村后不久,于机耕道旁一块标注:“核心区023”号水泥桩处,沿小路入溪。(再往前不远,核心区022号水泥桩旁亦有小道入溪。)


几近垂直的崖壁,土质松软,全靠几枝树根攀援而下。











巨大塌方,半座山没了。



休息时,一群大龄孩子,嬉戏于老藤之上。

下湄溪有所谓全程和半程之分。半程者走到这块二层石头旁,钻进树林中的小路上山(入口处树木茂密,有户外路标。)。全程则继续向前走约一小时,到达下方一座小水库。







(上图)地质变化形成的独特地貌,右上方隐匿在大石后面,还有更加精彩的去处(下图)。


石门下就是水库。

两处红色衣服处都可下来,从瀑布旁下,更加方便些。


(下行)大坝的右侧有小路直达溪梅村。

山腰俯瞰水库景色。


石长城,非常壮观。


后记:下湄溪,福州户外涉足不多。景色优美,地貌独特,行进路线可长可短。溪内处处林荫,一路下溯,水清石媚,泅渡、野餐皆宜。从溪梅村出发至小水库,溪床大多平坦,运动强度低,中等偏慢速度约五小时。自小水库回程,沿机耕道登顶时,强度略大,中等速度回到村里,用时约二小时。(福州宝龙出发至溪梅村,全程自驾约二小时。)


车辆转入乡村公路,终点:溪梅村。村庄不大,庄户人家比较分散,景色无比美丽。


(下图)一条机耕道一直伴溪而行。出村后不久,于机耕道旁一块标注:“核心区023”号水泥桩处,沿小路入溪。(再往前不远,核心区022号水泥桩旁亦有小道入溪。)

溪床宽阔、平坦,见不到一块多余的石块。

非常经典的一处景观,可惜当天水量小了点。




赤日炎炎,是下水泅渡的最好理由,消暑必须的。





(上图)最大一处瀑布的出口。旁边横切处,当地管理部门安置有包着塑料套管的钢缆,地上有角钢固定成的踏脚,看似惊险,其实很安全。

非常经典的一处景观,可惜当天水量小了点。




赤日炎炎,是下水泅渡的最好理由,消暑必须的。





(上图)最大一处瀑布的出口。旁边横切处,当地管理部门安置有包着塑料套管的钢缆,地上有角钢固定成的踏脚,看似惊险,其实很安全。

几近垂直的崖壁,土质松软,全靠几枝树根攀援而下。











巨大塌方,半座山没了。



休息时,一群大龄孩子,嬉戏于老藤之上。

下湄溪有所谓全程和半程之分。半程者走到这块二层石头旁,钻进树林中的小路上山(入口处树木茂密,有户外路标。)。全程则继续向前走约一小时,到达下方一座小水库。







(上图)地质变化形成的独特地貌,右上方隐匿在大石后面,还有更加精彩的去处(下图)。


石门下就是水库。

两处红色衣服处都可下来,从瀑布旁下,更加方便些。

下湄溪很长,据说下方还有一座更大的水库,只因回程路线无法设置,只能到此折返。

(下行)大坝的右侧有小路直达溪梅村。

山腰俯瞰水库景色。


石长城,非常壮观。


后记:下湄溪,福州户外涉足不多。景色优美,地貌独特,行进路线可长可短。溪内处处林荫,一路下溯,水清石媚,泅渡、野餐皆宜。从溪梅村出发至小水库,溪床大多平坦,运动强度低,中等偏慢速度约五小时。自小水库回程,沿机耕道登顶时,强度略大,中等速度回到村里,用时约二小时。(福州宝龙出发至溪梅村,全程自驾约二小时。)
鸣谢:仙游下湄溪,跟随福州一家人户外俱乐部:领队:龙笑天、37.5℃、密码及十余位驴友一路同行,承蒙关心、帮助,顺利完全拍摄,谨此一并致谢!